地下管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9046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廊,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燃气舱,燃气舱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燃气舱功能口,燃气舱通过燃气舱功能口与地面上方的空间连通;位于地面以下的综合舱,综合舱与燃气舱并排布置,综合舱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综合舱功能口,综合舱通过综合舱功能口与地面上方的空间连通,其中燃气舱功能口与综合舱功能口均设在燃气舱的上方、或者设在综合舱的上方。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下管廊路面布置简单,具有空间利用率高、美观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地下管廊
本专利技术涉及城建
,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地下管廊。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已建设(设计)的燃气舱综合管廊较少,燃气舱建设处于起步阶段,均在实际项目中不断地改进工艺。根据《城市综合管廊工程技术规范》(GB50838-2015)5.4.7条,天然气管道舱室的排风口与其他舱室排风口、进风口、人员出入口及周边建(构)筑物口部距离不应小于10m,天然气管道舱室的各种孔口不得与其他舱室连通。由于规范要求的设置限制,同时,进风口节点往往还承担卸料口、逃生口、配电室的功能,因此相关技术中的双舱式管廊进风口节点尺寸往往设置的比较大,节点漏出道路路面的孔口也往往尺寸较大,给节点的设置造成了一定得困难。同时燃气舱与其他舱不能共用孔口,两个舱室的节点往往不在一条直线上,影响路面美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地下管廊,所述地下管廊的功能口大致位于同一直线上,路面布置简单,空间利用率高、美观。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地下管廊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燃气舱,所述燃气舱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燃气舱功能口,所述燃气舱通过所述燃气舱功能口与地面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燃气舱,所述燃气舱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燃气舱功能口,所述燃气舱通过所述燃气舱功能口与地面上方的空间连通;位于地面以下的综合舱,所述综合舱与所述燃气舱并排布置,所述综合舱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综合舱功能口,所述综合舱通过所述综合舱功能口与地面上方的空间连通,其中所述燃气舱功能口与所述综合舱功能口均设在所述燃气舱的上方、或者设在所述综合舱的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包括:位于地面以下的燃气舱,所述燃气舱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燃气舱功能口,所述燃气舱通过所述燃气舱功能口与地面上方的空间连通;位于地面以下的综合舱,所述综合舱与所述燃气舱并排布置,所述综合舱包括位于地面上方的综合舱功能口,所述综合舱通过所述综合舱功能口与地面上方的空间连通,其中所述燃气舱功能口与所述综合舱功能口均设在所述燃气舱的上方、或者设在所述综合舱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舱功能口包括:燃气舱投料口、燃气舱逃生口和燃气舱通风口;所述综合舱功能口包括:综合舱投料口、综合舱逃生口和综合舱通风口;其中,所述燃气舱投料口、所述燃气舱逃生口、所述燃气舱通风口、所述综合舱投料口、所述综合舱逃生口和所述综合舱通风口均位于所述燃气舱的上方且沿直线方向排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地面下方燃气舱中间层,所述燃气舱中间层位于所述燃气舱和所述综合舱上方;位于地面下方综合舱中间层,所述综合舱中间层位于所述燃气舱和所述综合舱上方;其中所述燃气舱中间层和所述综合舱中间层之间通过第一防火隔层隔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管廊,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舱中间层包括燃气舱中间投料口、燃气舱中间逃生口和燃气舱中间通风口,其中所述燃气舱中间投料口分别与所述燃气舱和所述燃气舱投料口连通,所述燃气舱中间逃生口分别与所述燃气舱和所述燃气舱逃生口连通,所述燃气舱中间通风口分别与所述燃气舱和所述燃气舱通风口连通;或者所述综合舱中间层包括综合舱中间投料口、综合舱中间逃生口和综合舱中间通风口,其中所述综合舱中间投料口分别与所述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陈希勇郭瑶金洋许煜乾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恩菲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