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6737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5: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属于废水处理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壳体、第一主转轮、第二主转轮、容纳网和多个收集管。通过在容纳网内放置处理待处理废水的除臭菌剂,当第一主转轮被第一电机驱动转动,以及第二主转轮被第二电机驱动转动,且第二主转轮的转动方向与第一主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进而第一主转轮和第二主转轮共同推动整个壳体内的待处理废水在壳体中以“8”字循环流动,从而使得待处理废水流动后与除臭菌剂进行了充分的接触,进而防止待处理废水产生沉淀作用,因而显著的提高了废水处理时的处理效率。因此,通过提高对待处理废水的收集和处理效率,以实现全面的提高对待处理废水进行处理的整个流程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水处理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
技术介绍
在牲畜饲养过程冲洗排泄物的废水往往需要处理后才能排放。但目前,在对该废水进行处理的过程中,虽然能够实现处理到满足排放标准再排放,但处理设备的处理效率太低。小型处理设备虽然能够节约成本,但是当废水量大时,则没有办法处理到满足排放标准再排放。而大型处理设备虽然能够满足废水量大时的处理效果,但却设备成本过高。此外,由于在收集废水时,各处冲洗排泄物的水量大小不一从而导致处理设备难以高效均匀的对废水进行收集,从而也降低了对废水在整个处理流程中的处理效率。因此,如果有效的提高对冲洗排泄物的废水的处理效率是目前业界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及系统,以有效改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包括:壳体、第一主转轮、第二主转轮、容纳网和多个收集管。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待处理废水流入所述壳体的进水口。所述多个收集管中每个收集管均用于收集外部流入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所述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主转轮、第二主转轮、容纳网和多个收集管;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待处理废水流入所述壳体的进水口;所述多个收集管中每个收集管均用于收集外部流入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所述每个收集管均按与水平面形成对应该所述每个收集管的预设角度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以使从所述每个收集管流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按水量由小至大的顺序依次流入所述进水口;所述容纳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容纳网用于放置处理所述待处理废水的除臭菌剂;所述第一主转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主转轮用于被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主转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主转轮、第二主转轮、容纳网和多个收集管;所述壳体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设有用于待处理废水流入所述壳体的进水口;所述多个收集管中每个收集管均用于收集外部流入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所述每个收集管均按与水平面形成对应该所述每个收集管的预设角度与所述进水口连接,以使从所述每个收集管流出的所述待处理废水按水量由小至大的顺序依次流入所述进水口;所述容纳网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容纳网用于放置处理所述待处理废水的除臭菌剂;所述第一主转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一主转轮用于被第一电机驱动转动;所述第二主转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靠近所述第二端,所述第二主转轮用于被第二电机驱动转动,以使所述待处理废水被所述第一主转轮和所述第二主转轮推动后与所述除臭菌剂接触;其中,所述第二主转轮的转动方向与所述第一主转轮的转动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网为多个;所述第一主转轮的中心和所述第二主转轮的中心之间的连线具有一中点,多个容纳网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多个容纳网中每个所述容纳网距所述中点的距离与其它所述容纳网距所述中点的距离均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装置还包括:从转轮;所述从转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从转轮距所述中点的距离大于所述多个容纳网中每个所述容纳网距所述中点的距离,所述从转轮用于被第三电机驱动而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废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转轮为多个;多个从转轮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多个从转轮中每个所述从转轮距所述中点的距离与其它所述从转轮距所述中点的距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玉良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万兆羊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