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617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5: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装设在导轨上的预设位置;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连接;及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用于装设在井道底坑的预设位置、并与所述支撑机构可抵压配合。电梯轿厢便可以直接下落到支撑机构上,支撑机构在电梯轿厢的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与缓冲器接触,最终实现对轿厢的支撑止停。此时轿厢底部与底坑之间便可以形成足够高度的空间区域,进而为检修人员提供了足够的检修空间,满足国标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梯止停支撑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梯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止停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建设期较早的大量老式住宅楼都没有配备电梯设施,致使居住在高楼的居民出行很不方便,尤其对于老人、孩子、孕妇等特殊人群,上下楼更是成为一道难题,因此旧楼加装电梯迫在眉睫。然后,对于老式小区,地下埋设的电缆及管道错综复杂很难进行迁移。这就导致底坑的深度偏小,而底坑深度较小又无法满足电梯使用要求,利用浅底坑技术可以改善这一情况。但浅底坑技术通常要求提供足够的检修空间,底坑深度偏小则会影响检修空间,致使无法满足国标对于底坑检修空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电梯止停支撑装置,能够根据需要将电梯轿厢止停在所需位置,从而使底坑深度满足需求,进而获得足够的检修空间,满足国标要求。其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装设在导轨上的预设位置;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连接;及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用于装设在井道底坑的预设位置、并与所述支撑机构可抵压配合。上述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主要用于对电梯轿厢进行临时支撑并停止在井道内的预设高度位置,以获得足够的底坑深度。具体地,缓冲器预先安装在底坑地面的预设位置,充当整个装置的支撑载体。未工作时,翻转驱动机构、摆杆连通支撑机构一同紧贴井道侧壁,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处于收纳状态;而当需要对电梯进行例行检修保养时,操作翻转驱动机构使其输出旋转动力驱动摆杆向井道内的缓冲器摆动靠近,直至支撑机构移动到缓冲器的正上方;此时电梯轿厢便可以直接下落到支撑机构上,支撑机构在电梯轿厢的压力作用下向下移动直至与缓冲器接触,最终实现对轿厢的支撑止停。此时轿厢底部与底坑之间便可以形成足够高度的空间区域,进而为检修人员提供了足够的检修空间,满足国标要求。下面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说明: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牵拉件、滑轮和过渡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或所述导轨上,所述过渡连接板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板上,所述牵拉件绕装于所述滑轮上,且所述牵拉件的自由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并向外引出。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过渡连接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和弹性件,所述第二支架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连接板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限位件,所述限位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上并与所述过渡连接板可限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摆杆上的导向组件、可移动设置于所述导向组件上的支撑筒、及设置于所述支撑筒的端部上的定位销,所述缓冲器的顶端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销与所述定位孔可定位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螺栓组件和过渡底座,所述螺栓组件的一端与所述过渡底座连接,所述螺栓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筒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与所述过渡底座之间配合形成缓冲间隙。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弹簧,所述弹簧套装于所述定位销上、并抵设于所述支撑筒与所述过渡底座之间。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导向组件包括间隔设置于所述摆杆上的第一导向板和第二导向板,所述第一导向板开设有第一导向孔,所述第二导向板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导向孔纵向对齐的第二导向孔,所述支撑筒可滑动穿设于所述第一导向孔和第二导向孔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三支架和磁吸件,所述磁吸件设置于所述第三支架上并与所述过渡底座可磁吸配合。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在不同工作状态间的切换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安装座与翻转驱动机构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装配结构图的后视视角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所述的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所示支撑结构的A-A处的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安装座,200、翻转驱动机构,210、第一支架,220、牵拉件,230、滑轮,240、过渡连接板,250、连接件,260、第二支架,270、弹性件,280、限位件,300、摆杆,400、支撑机构,410、第一导向板,420、第二导向板,430、支撑筒,440、定位销,450、螺栓组件,460、过渡底座,470、第三支架,480、磁吸件,500、缓冲器,510、定位孔,600、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连接的具体方式可以通过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优选采用螺纹连接的固定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第一”、“第二”不代表具体的数量及顺序,仅仅是用于名称的区分。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申请展示的一种实施例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包括:安装座100,所述安装座100用于装设在导轨600上的预设位置,也即安装座100充当整个电梯止停支撑装置的固定基体,使其能够机动且牢固的融入井道底坑的工作环境中;翻转驱动机构200,所述翻转驱动机构200装设在所述安装座100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具有动态的工作能力,能够通过摆动的方式在工作与收纳两种状态之间进行切换;具体来说,装置具有收纳状态、到位状态以及在该两种状态之间过渡的转动过程状态;摆杆300,所述摆杆300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200连接;支撑机构400,所述支撑机构400与与所述摆杆300的另一端连接;由于摆动的存在,使得支撑机构400通过弧线运动轨迹可以转动到井道空间的中心区域而进入工作状态;及缓冲器500,所述缓冲器500用于装设在井道底坑的预设位置、并与所述支撑机构400可弹性抵压配合,从而一同承担电梯轿厢的重量。上述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主要用于对电梯轿厢进行临时支撑并停止在井道内的预设高度位置,以获得足够的底坑深度。具体地,缓冲器500预先安装在底坑地面的预设位置,充当整个装置的支撑载体。未工作时,翻转驱动机构200、摆杆300连通支撑机构400一同紧贴井道侧壁,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处于收纳状态;而当需要对电梯进行例行检修保养时,操作翻转驱动机构200使其输出旋转动力驱动摆杆300向井道内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装设在导轨上的预设位置;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连接;及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用于装设在井道底坑的预设位置、并与所述支撑机构可抵压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用于装设在导轨上的预设位置;翻转驱动机构,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用于输出旋转动力;摆杆,所述摆杆的一端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连接;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与与所述摆杆的另一端连接;及缓冲器,所述缓冲器用于装设在井道底坑的预设位置、并与所述支撑机构可抵压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包括第一支架、牵拉件、滑轮和过渡连接板,所述第一支架设置于所述安装座或所述导轨上,所述过渡连接板与所述摆杆的一端连接,所述滑轮设置于所述过渡连接板上,所述牵拉件绕装于所述滑轮上,且所述牵拉件的自由端贯穿所述第一支架并向外引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相互转动连接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所述第一连接体与所述安装座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体与所述过渡连接板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支架和弹性件,所述第二支架装设在所述安装座上,所述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所述弹性件的另一端与所述过渡连接板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梯止停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宗耀洪水林哲航莫振锋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电梯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