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晒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6020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5: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晒谷机,包括:机架,其底部设有地轮;壳体,其安装在机架上,壳体内分隔有扬谷腔和集物腔,扬谷腔的底部开口,扬谷腔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且扬谷腔内设置有一位于进料口的右侧的鼓风机;集物腔设置于扬谷腔的左侧,集物腔的右侧壁的上部设置有一与扬谷腔连通并位于鼓风机的左侧的集物口;刮谷板,其以高度能够调节的方式安装在扬谷腔内并位于进料口的右侧;以及进料装置,其安装在机架上并位于壳体的上方。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晒谷机的壳体内设置有扬谷腔和集物腔,能够对稻谷进行扬谷操作,并通过调节刮谷板的高度,能够调节晾晒稻谷层的厚度,该晒谷机集扬谷与晾晒与一体,具有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晒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用机械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晒谷机。
技术介绍
稻谷等粮食作物在收割后需进行扬谷和晾晒,传统的扬谷方式是采用簸箕在露天场所进行手工作业,需利用自然风或者机械风。稻谷需要晒干燥低水分后再存储,在储存期间也要经常进行干燥处理,现有的干燥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晾晒方法。传统的晾晒方法是将收割回来的稻谷运输至由水泥地面铺设而成的晒谷场上,并将稻谷一袋一袋的均匀的铺晒在晒谷场上。晾晒时,先将稻谷搬到晒谷场上并间隔一定的距离后倒出,形成一个个谷堆,然后再用推板等工具将谷堆均匀推开,扬谷和晾晒主要是靠人力完成,费时费力,人工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公开于该
技术介绍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晒谷机,从而克服现有传统扬谷和晾谷方式的人工劳动强度大和工作效率低的缺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功能晒谷机,包括:机架,其底部设有地轮;壳体,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壳体内分隔有扬谷腔和集物腔,所述扬谷腔的底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晒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其底部设有地轮;壳体,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壳体内分隔有扬谷腔和集物腔,所述扬谷腔的底部开口,所述扬谷腔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且所述扬谷腔内设置有一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右侧的鼓风机;所述集物腔设置于所述扬谷腔的左侧,所述集物腔的右侧壁的上部设置有一与所述扬谷腔连通并位于所述鼓风机的左侧的集物口;刮谷板,其以高度能够调节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扬谷腔内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右侧;该刮谷板通过一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其高度;以及进料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该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输送筒,所述输送筒设置于所述进料斗的下方,所述输送筒的后端与所述进料斗的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晒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其底部设有地轮;壳体,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该壳体内分隔有扬谷腔和集物腔,所述扬谷腔的底部开口,所述扬谷腔的顶部设置有一进料口,且所述扬谷腔内设置有一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右侧的鼓风机;所述集物腔设置于所述扬谷腔的左侧,所述集物腔的右侧壁的上部设置有一与所述扬谷腔连通并位于所述鼓风机的左侧的集物口;刮谷板,其以高度能够调节的方式安装在所述扬谷腔内并位于所述进料口的右侧;该刮谷板通过一高度调节装置调节其高度;以及进料装置,其安装在所述机架上并位于所述壳体的上方,该进料装置包括进料斗和输送筒,所述输送筒设置于所述进料斗的下方,所述输送筒的后端与所述进料斗的底部连通,且所述输送筒的前端设置有一套设于所述进料口内的出料口,所述输送筒内设置有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古权
申请(专利权)人:天峨县宏昌农机专业合作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