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上搜救跟踪浮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5315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4: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微控制单元的海上搜救跟踪浮标,利用浮标漂浮状态可调及跟随海洋潮流漂流的原理,将浮标启动后抛入海中,伴随洋流运动,实时发送自身的位置信息,并在数据接收端将轨迹可视化,实现跟踪的功能;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海上人员落水后未能及时救助时模拟落水人员的漂流轨迹,对风压漂移模型的预测轨迹进行修正,进而提供搜索路径,实现对落水人员的快速定位和救助;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并且通讯方式多样,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上搜救跟踪浮标
本专利技术涉及海上漂流浮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上搜救跟踪浮标。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海上贸易和旅游业日渐繁荣,海上的船舶也越来越多,因恶劣海况和船舶碰撞等原因所发生的海上交通事故也日渐增多。对于海上突发事件的救助,一般都涉及到对船舶和落水人员的搜救,而落水人员在海上相对渺小,位置很难确定,一旦搜救不及时,更是无处找寻。海上搜救定位设备在这时就显得尤为重要。海上的跟踪浮标是一种很好的模拟海洋表层洋流的装置,但是,现阶段海上的跟踪浮标大都是对海洋表层洋流的跟踪或溢油的跟踪模拟,对其它海上漂移对象尤其是海难发生后落水人员的跟踪搜救应用较少。海上的跟踪浮标是表层漂流浮标的一种,市场上已有的表层漂流浮标产品大都运用GPRS/GSM、铱星、北斗卫星、海事卫星、Argos等通信方式,制作方式不一,成本高,而且海上漂移对象众多,不同对象由于形状、材料、规格等因素的影响会有不同的漂移轨迹,针对不同的对象研制浮标会加大浮标的研制难度。这就急需一款针对落水人员的体积小、成本低、通信稳定,高度模块化的漂流浮标。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缩短海上搜救时间,减少海上落水人员的伤亡,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上搜救跟踪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标筒、内部构件;所述浮标筒包括:筒身、筒盖;所述的内部构件包括:定位通讯模块、水密装置、支撑装置、电源、配重块、启动装置;所述筒盖包括:亚克力板、底盖、顶盖;所述定位通讯模块包括:天线、GPS模块、GSM模块、电路板、微控制单元;所述水密装置包括:密封圈、水密连接器;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铜螺柱;所述电源包括:锂电池组;所述配重块包括:铅块;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船型开关;所述浮标筒为一个抗压的圆柱筒,所述内部构件装置在浮标筒内,所述顶盖采用螺纹结构与浮标筒连接,所述底盖采用热熔技术与浮标筒连接,所述定位通讯模块通过支撑装置铜螺柱固定在浮标筒内,所述天线为G...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上搜救跟踪浮标,其特征在于包括:浮标筒、内部构件;所述浮标筒包括:筒身、筒盖;所述的内部构件包括:定位通讯模块、水密装置、支撑装置、电源、配重块、启动装置;所述筒盖包括:亚克力板、底盖、顶盖;所述定位通讯模块包括:天线、GPS模块、GSM模块、电路板、微控制单元;所述水密装置包括:密封圈、水密连接器;所述支撑装置包括:铜螺柱;所述电源包括:锂电池组;所述配重块包括:铅块;所述启动装置包括:船型开关;所述浮标筒为一个抗压的圆柱筒,所述内部构件装置在浮标筒内,所述顶盖采用螺纹结构与浮标筒连接,所述底盖采用热熔技术与浮标筒连接,所述定位通讯模块通过支撑装置铜螺柱固定在浮标筒内,所述天线为GSM和GPS组合天线,既可以通过GSM网络进行数据传输,也可以接收GPS卫星信号,所述GPS模块通过天线接收GPS卫星信号得到自身的位置信息,所述GSM模块将浮标的位置及其它信息发送到陆地接收端,所述电路板以微控制单元作为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辰阳陈必文高郭平陈伟炯李雪伟张盼飞孙月娇朱俊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海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