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浮标耐压筒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980304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5 05: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深海浮标耐压筒体,包括容纳舱体(7)、端部体;所述容纳舱体(7)与端部体相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舱体(7)包括一个或多个舱体单元;其中,多个舱体单元之间沿轴向方向依次连接;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一端连接一个端部体;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深海浮标耐压筒体,改善了接口处的应力传递及变形,所述接口处为端环和碳纤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深海浮标耐压筒体以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为代表的复合材料耐压舱,具有比强度、比刚度高的优点,重量能够比同等规格的金属耐压舱减少40%。因此,在深海环境中可以提供更高的净浮力,能够搭载更多的科学仪器及设备,具有优越的性能价格比。

Pressure Cylinder of Deep Sea Buoy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eep-sea buoy pressure-resisting cylinder, which comprises a holding cabin (7) and an end body; the holding cabin (7) is joined with an end body; the holding cabin (7) comprises one or more cabin units; among them, a plurality of cabin units are connected in turn along the axial direction; and one end of the components composed of a plurality of cabin units is connected with an end body; The other end of the component is connected with the other end. The pressure-resisting cylinder of the deep-sea buoy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mproves the stress transfer and deformation at the interface, which is composed of end rings and carbon fibers. The deep-sea buoy pressure chamber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a composite pressure chamber represented by carbon fiber/epoxy resin composite material, which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specific strength and stiffness, and the weight can be reduced by 40% compared with the metal pressure chamber of the same specification. Therefore, in the deep sea environment, it can provide higher net buoyancy, carry more scientific instruments and equipment, and have superior performance-price ratio.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深海浮标耐压筒体
本技术涉及一种深海浮标,具体地,涉及一种深海浮标耐压筒体,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深海浮标用复合材料耐压筒体。
技术介绍
传统的深海耐压舱主要采用锻钢及铝、钛合金等金属材料制成,技术相对成熟。但是,随着深海探测行业的发展,传统材料的深海耐压舱在重量、性能、经济型等方面已经逐渐满足不了需求。例如,专利文献CN203623913U公开了一种轻型耐压舱口盖及开盖专用工具,轻型耐压舱口盖包括围栏和铝制壳体,铝制壳体的圆周边沿设置多个爪,围栏的端面设置多个楔,每个爪和对应楔相互啮合。铝制壳体设有两个压力均衡装置、外齿轮轴、内齿轮轴和若干对外齿条,围栏装置若干对内齿条,压力均衡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压力均衡装置的手柄位于其中一个外齿条或内齿条的上方,并与外齿轮轴或内齿轮轴相抵。开盖专用工具的齿轮分别和外齿条、内齿条啮合匹配,外齿轮轴、内齿轮轴分别和齿轮轴孔插入匹配。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轻型耐压舱口盖及开盖专用工具,其操作简单、耐腐蚀,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海浮标耐压筒体。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深海浮标耐压筒体,包括容纳舱体、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深海浮标耐压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舱体(7)、端部体;所述容纳舱体(7)与端部体相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舱体(7)包括一个或多个舱体单元;其中,多个舱体单元之间沿轴向方向依次连接;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一端连接一个端部体;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海浮标耐压筒体,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纳舱体(7)、端部体;所述容纳舱体(7)与端部体相配合连接;所述容纳舱体(7)包括一个或多个舱体单元;其中,多个舱体单元之间沿轴向方向依次连接;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一端连接一个端部体;多个舱体单元所构成部件的另一端连接另一个端部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浮标耐压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舱体(7)的材料为碳纤维或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所述端部体的材料为钛合金材料;所述容纳舱体(7)的外部涂覆有防水层(8);所述防水层(8)的材料为聚氨酯树脂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海浮标耐压筒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端环(6)、第二端环(9);在多个舱体单元中,相邻的舱体单元分别记为舱体单元A、舱体单元B;所述舱体单元A的一端为第一凸止口;所述第一端环(6)的一端为第一凹止口;所述第一凸止口与第一凹止口相匹配连接;所述第一端环(6)的另一端为第二凹止口;所述第二端环(9)的一端为第二凸止口;所述第二凸止口与第二凹止口相匹配连接;所述第二端环(9)的另一端为第三凹止口;所述舱体单元B的另一端为第三凸止口;所述第三凹止口与第三凸止口相匹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深海浮标耐压筒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环(6)、第二端环(9)之间设置有密封圈(10);所述第一端环(6)、第二端环(9)之间还设置有连接部安装孔;所述第一端环(6)、第二端环(9)之间通过连接部安装于连接部安装孔紧固连接;所述端部体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军军连琏何东晓王秋野赵亮姚宝恒李戴维任平马厦飞平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玻璃钢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