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及车架及车辆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工程
,特别是一种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及车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推力杆的作用是防止车架移位的,一般的直推力杆只能防止中后段车架前后移位,而V型推力杆除了可以防止中后段车架前后移位,还可以防止左右移位,因为在汽车转弯时,中后段车架可能会产生左右移位的问题,导致板簧与轮胎产生摩擦,严重时会导致轮胎早磨甚至发生爆胎的恶劣事故,通常情况下,推力杆座与车架的连接方式为直接焊接连接,定位困难,连接强度不高,容易造成损坏,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及车架及车辆,该连接结构通过连接板实现推力杆座与车架主体的连接,便于定位,提高了推力杆座的连接强度,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保障。为达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包括连接板和推力杆座,所述连接板连接在车辆的车架主体上,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呈“Z”形,包括上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其中,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横向连接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中间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和推力杆座,所述连接板连接在车辆的车架主体上,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呈“Z”形,包括上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其中,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横向连接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中间连接部大致竖向连接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推力杆座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连接板和推力杆座,所述连接板连接在车辆的车架主体上,所述连接板的横截面呈“Z”形,包括上连接部、中间连接部和下连接部,其中,所述上连接部和下连接部横向连接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中间连接部大致竖向连接在所述车架主体上,所述推力杆座设置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部包括上横梁连接部和上纵梁连接部,所述上纵梁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上横梁连接部的端部并位于靠近所述上横梁连接部两侧的位置;和/或,所述下连接部包括下横梁连接部和下纵梁连接部,所述下纵梁连接部设置在所述下横梁连接部的端部并位于靠近所述下横梁连接部两侧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横梁连接部和/或上纵梁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一通孔;在所述下横梁连接部和/或下纵梁连接部上设置有第二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板的中间连接部和车架主体之间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连接板的连接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中间连接部上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横向设置,所述推力杆座的上端连接在所述支撑板的下表面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后悬下推力杆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通槽,所述推力杆座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推力杆座构造为,在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杨,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广通汽车有限公司,银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