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熔套及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存储运输方法、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8424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热熔套及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存储运输方法、施工方法。所述热熔套包括无缝橡胶套。所述无缝橡胶套一端内侧面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第一网片条,所述第一网片条的两端相接近,所述第一网片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火线电极,所述第一网片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零线电极。所述无缝橡胶套另一端内侧面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第二网片条,所述第二网片条的两端相接近,所述第二网片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火线电极,所述第二网片条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零线电极。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热熔套不会因热熔套的厚度而产生缝隙,有利于热熔套与保温管之间的密封固定连接;同时,用于生产热熔套的生产工具占地较小;热熔片的生产方法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

Hot melt sleeve and production tools, production methods,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methods, construction method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t melt sleeve, a production tool, a production method, a storage and transportation method and a construction method. The hot melt sleeve comprises a seamless rubber sleeve. The inner edge of one end of the seamless rubber sleeve is circumfer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mesh strip, the two ends of the first mesh strip are close, one end of the first mesh stri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ire line electrod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first mesh strip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zero line electrode. The inner edge of the other end of the seamless rubber sleeve is circumferentially provided with a second mesh strip, the two ends of the second mesh strip are close to each other, one end of the second mesh stri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fire wire electrode,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econd mesh strip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zero wire electrode. The hot melt sleeve of the invention does not produce cracks due to the thickness of the hot melt sleeve, and is beneficial to the sealing and fixing connection between the hot melt sleeve and the insulating pipe; at the same time, the production tool used for producing the hot melt sleeve occupies less space;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hot melt sheet is simple and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is hig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热熔套及生产工具、生产方法、存储运输方法、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供热工程直埋高温热水管网保温接头的密封连接部件、该密封连接部件的生产工具、该密封连接部件的生产方法、该密封连接部件的存储运输方法、该密封连接部件的施工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热熔套、一种热熔套的生产工具、一种热熔套的生产方法、一种热熔套的存储运输方法、一种热熔套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自从20世纪80年代我国引进国外预制直埋保温管以来,我国直埋供热保温管道的施工技术发展很快,通过借鉴国外技术,加上国内业界的不断总结、提高,保温接头技术也有较大进步;目随着高温热水管道直埋技术的普及,保温接头所引发的问题也日益突出,受到业内的高度关注。目前当直埋保温管道敷设于地下水较为丰富的地区时,如果管道系统的任意一处从外部破损,导致地下水进入管道保温系统,高温地下水的汽化会加速聚氨酯保温层的碳化使其失效,地下水会直接接触钢管,会有更多的热量向外传递、并造成管道外表面腐蚀,管道内的高温介质将加热更多的地下水,形成更多的蒸汽,并更加迅速地向两端延伸,破坏更多的聚氨酯保温层,形成恶性循环,最终将导致管道全线保温失效、地下水腐蚀工作钢管,给供热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管道系统中,保温管道一般为工厂预制,质量较为容易保证;而接头保温需要在施工现场制作,受到实际施工诸多条件的影响,保温接头的牢固程度要远低于预制保温管道,成为供热管道系统的短板。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用于供热工程直埋高温热水管网保温接头的密封连接部件是热熔片1',热熔片1'包括长条形的橡胶片1'-1,橡胶片1'-1同一平面上,一个长边的边缘沿长度方固定有第一网片条1'-2,另一个长边的边缘沿长度方固定有第二网片条1'-3,一个宽边的边缘沿宽度方固定有第三网片条1'-4;第一网片条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火线电极1'-2-1,第一网片条1'-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零线电极1'-2-2,第二网片条1'-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火线电极1'-3-1,第二网片条1'-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零线电极1'-3-2,第三网片条1'-4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火线电极1'-4-1,第三网片条1'-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零线电极1'-4-2。热熔片1'是用热熔片生产工具2'生产的。如图3所示,热熔片生产工具2'包括底板条2'-3,底板条2'-3的两端分别固定有导杆2'-4,两个导杆2'-4的下端分别垂直于底板条2'-3,两个导杆2'-4分别与加热板条2'-1的两端滑动连接,两个导杆2'-4的上端通过支撑杆2'-5固定连接,支撑杆2'-5与加热板条2'-1之间通过气缸2'-2加压连接。如图3所示,热熔片1'的生产方法是,先将第一网片条1'-2置于橡胶片1'-1同一平面一个长边的边缘,将带有第一网片条1'-2的边缘置于底板条2'-3和加热板条2'-1之间,对加热板条2'-1进行加热,启动气缸,通过热板条2'-1对第一网片条1'-2施压,使第一网片条1'-2固定在橡胶片1'-1同一平面一个长边的边缘,在第一网片条1'-2的一端固定有第一火线电极(1-2-1),在第一网片条1'-2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一零线电极(1-2-2);再将第二网片条1'-3置于橡胶片1'-1同一平面另一个长边的边缘,将带有第二网片条1'-3的边缘置于底板条2'-3和加热板条2'-1之间,对加热板条2'-1进行加热,启动气缸,通过热板条2'-1对第二网片条1'-3施压,使第二网片条1'-3固定在橡胶片1'-1同一平面另一个长边的边缘,在第二网片条1'-3的一端固定有第二火线电极(1-3-1),在第二网片条1'-3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二零线电极(1-3-2);还要将第三网片条1'-4置于橡胶片1'-1同一平面一个宽边的边缘,将带有第三网片条1'-4的边缘置于底板条2'-3和加热板条2'-1之间,对加热板条2'-1进行加热,启动气缸,通过热板条2'-1对第三网片条1'-4施压,使第三网片条1'-4固定在橡胶片1'-1同一平面一个宽边的边缘,在第三网片条1'-4的一端固定有第三火线电极(1-4-1),在第三网片条1'-4的另一端固定有第三零线电极(1-4-2)。如图4所示,热熔片1'的存储运输方法是先将多个热熔片1'摞在一起,再将摞在一起的多个热熔片1'捆起来。如图2所示,热熔片1'的施工方法是先将热熔片1'包在两个保温管之间的接头处,热熔片1'一个长边的第一网片条1'-2与一个保温管接头处外护管外周面搭接并通过箍紧部件紧箍连接,通过对第一火线电极1'-2-1和第一零线电极1'-2-2加电使第一网片条1'-2生热将热熔片1'与一个保温管密封连接在一起;热熔片1'另一个长边的第二网片条1'-3与另一个保温管接头处外护管外周面搭接并通过箍紧部件紧箍连接,通过对第二火线电极1'-3-1和第二零线电极1'-3-2加电使第二网片条1'-3生热将热熔片1'与另一个保温管密封连接在一起;还要将热熔片1'一个宽边的第三网片条1'-4与热熔片1'的另一个宽边搭接,通过对第三火线电极1'-4-1和第三零线电极1'-4-2加电使第三网片条1'-4生热将热熔片1'的两个宽边密封连接在一起;两个保温管和热熔片1'围成一个环形密封空间;在热熔片1'上开设两个注料出气孔,通过注料出气孔向环形密封空间内注入发泡保温材料,注满发泡保温材料后,用封堵将两个注料出气孔密封焊接。现有技术中的热熔片由于需要将两个宽边搭接进行密封,所以,因热熔片的厚度而产生的缝隙是无法避免的,更是无法彻底消除的;同时,用于生产热熔片的生产工具占地较大;热熔片的生产方法较复杂,生产效率较低;热熔片的存储和运输需要单独占用空间;热熔片的施工方法更复杂,施工效率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熔套,该热熔套不会因热熔套的厚度而产生缝隙,有利于热熔套与保温管之间的密封固定连接;同时,用于生产热熔套的生产工具占地较小;热熔片的生产方法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热熔片的存储和运输不需要单独占用空间;热熔片的施工方法更简单,施工效率更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熔套生产工具,用该热熔套生产工具生产出的热熔套不会因热熔套的厚度而产生缝隙,有利于热熔套与保温管之间的密封固定连接;同时,用于生产热熔套的生产工具占地较小;热熔片的生产方法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热熔片的存储和运输不需要单独占用空间;热熔片的施工方法更简单,施工效率更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三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热熔套生产方法,用该热熔套生产方法生产出的热熔套不会因热熔套的厚度而产生缝隙,有利于热熔套与保温管之间的密封固定连接;同时,用于生产热熔套的生产工具占地较小;热熔片的生产方法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热熔片的存储和运输不需要单独占用空间;热熔片的施工方法更简单,施工效率更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四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存储运输方法,能用该存储运输方法存储运输的热熔套不会因热熔套的厚度而产生缝隙,有利于热熔套与保温管之间的密封固定连接;同时,用于生产热熔套的生产工具占地较小;热熔片的生产方法较简单,生产效率较高;热熔片的存储和运输不需要单独占用空间;热熔片的施工方法更简单,施工效率更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第五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施工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缝橡胶套(1‑1);所述无缝橡胶套(1‑1)一端内侧面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第一网片条(1‑2),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两端相接近,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火线电极(1‑2‑1),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零线电极(1‑2‑2);所述无缝橡胶套(1‑1)另一端内侧面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第二网片条(1‑3),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两端相接近,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火线电极(1‑3‑1),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零线电极(1‑3‑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熔套,其特征在于:包括无缝橡胶套(1-1);所述无缝橡胶套(1-1)一端内侧面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第一网片条(1-2),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两端相接近,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火线电极(1-2-1),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一零线电极(1-2-2);所述无缝橡胶套(1-1)另一端内侧面的边缘沿周向设置有第二网片条(1-3),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两端相接近,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一端设置有第二火线电极(1-3-1),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零线电极(1-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熔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形状呈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两端相斜对;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形状呈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两端相斜对;或者,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两端相正对;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两端相正对;或者,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两个宽边上分别设置有齿凸,和/或,齿凹;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两端相互接近呈啮合状;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两个宽边上分别设置有齿凸,和/或,齿凹;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两端相互接近呈啮合状;所述齿凸的形状呈矩形或梯形或三角形;相应地,所述齿凹的形状呈矩形或梯形或三角形;所述第一网片条(1-2)的两端和所述第二网片条(1-3)的两端位于无缝橡胶套(1-1)的同一条母线上;所述同一条母线的中点附近开设置有两个注料出气孔(1-1-1);两个所述注料出气孔(1-1-1)之间的连线垂直于所述同一条母线;或者,两个所述注料出气孔(1-1-1)之间的连线平行于所述同一条母线;或者,两个所述注料出气孔(1-1-1)之间的连线重合于所述同一条母线。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热熔套的生产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加热辊(2-1)和驱动辊(2-3),所述加热辊(2-1)的轴线平行于所述驱动辊(2-3)的轴线,所述加热辊(2-1)与气缸(2-2)垂直连接,所述驱动辊(2-3)与第一传动机构(2-5)传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产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热熔套生产工具配置有支撑辊(2-4);所述加热辊(2-1)有一个;所述驱动辊(2-3)有一个;一个所述加热辊(2-1)位于一个所述驱动辊(2-3)的下方;一个所述支撑辊(2-4)位于一个所述加热辊(2-1)的上方;所述支撑辊(2-4)的两端分别与开口支座(2-4-1)转动连接;所述加热辊(2-1)与所述气缸(2-2)的活塞杆端头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辊(2-3)与支座(2-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5)包括第一主动轮(2-5-1)、第一从动轮(2-5-2)、第一传动条带(2-5-3);所述第一主动轮(2-5-1)是第一主动齿轮或第一主动链轮;所述第一从动轮(2-5-2)是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一从动链轮;所述第一传动条带(2-5-3)是第一同步齿型带或第一链条;所述第一从动轮(2-5-2)与所述驱动辊(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2-5-1)与电机(2-6)的转动轴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2-5-1)与所述第一从动轮(2-5-2)通过所述第一传动条带(2-5-3)传动连接;或者,所述加热辊(2-1)位于所述驱动辊(2-3)的上方;所述加热辊(2-1)位于所述驱动辊(2-3)的前方;或者,所述加热辊(2-1)位于所述驱动辊(2-3)的后方;所述加热辊(2-1)有两个;两个所述加热辊(2-1)位于同一条轴线上;所述驱动辊(2-3)有两个;两个所述驱动辊(2-3)位于同一条轴线上;两个所述加热辊(2-1)位于两个所述驱动辊(2-3)的下方;所述支撑辊(2-4)位于两个所述加热辊(2-1)的上方;所述支撑辊(2-4)的两端分别与开口支座(2-4-1)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加热辊(2-1)通过支架(2-2-1)与气缸(2-2)的活塞杆端头连接;所述支架(2-2-1)的形状呈倒“凹”字形;所述支架(2-2-1)的横杆中部与气缸(2-2)的活塞杆端头垂直固定连接;所述支架(2-2-1)的一个竖杆与一个所述加热辊(2-1)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支架(2-2-1)的另一个竖杆与另一个所述加热辊(2-1)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所述驱动辊(2-3)分别与支座(2-3-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5)有两个;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机构(2-5)包括两个第一主动轮(2-5-1)、两个第一从动轮(2-5-2)、两个第一传动条带(2-5-3);两个所述第一主动轮(2-5-1)是第一主动齿轮或第一主动链轮;两个所述第一从动轮(2-5-2)是第一从动齿轮或第一从动链轮;两个所述第一传动条带(2-5-3)是第一同步齿型带或第一链条;一个所述第一从动轮(2-5-2)与一个所述驱动辊(2-3)的一端固定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轮(2-5-2)与另一个所述驱动辊(2-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主动轮(2-5-1)与第二传动机构(2-7)传动连接;一个所述第一主动轮(2-5-1)与一个所述第一从动轮(2-5-2)通过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条带(2-5-3)传动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主动轮(2-5-1)与另一个所述第一从动轮(2-5-2)通过另一个所述第一传动条带(2-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华伟邱荣来胡作会徐广永
申请(专利权)人:唐山兴邦管道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