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继节点的部署方法、装置与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8121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5 0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继节点的部署方法、装置与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源节点与宿节点之间的全部量子密钥分发QKD路径以及目标需求,所述目标需求为所述源节点与所述宿节点之间所请求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然后,根据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与成本特征、所述目标需求,确定QKD部署路径;其中,所述需求特征包括:光纤上能够产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和/或光纤类型;所述成本特征包括:光放大器的数目、光纤承载的数据量与路径长度中的至少一种,从而,在所述QKD部署路径上部署中继节点。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光纤QKD网络中为满足QKD节点间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需求而部署中继节点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Deployment of Relay Nodes, Devices and Equipment,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deploying a relay node, a device and a device, and a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The method includes: acquiring all QKD paths and target requirements of QKD between source node and destination node.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are the rate of quantum key generation requested between source node and destination node. Then,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characteristics and cost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QKD path and the target requirements, the QKD deployment paths are determined, in which the requirement feature packages are described. The cost characteristics include the number of optical amplifiers, the amount of data carried by optical fibers and at least one of the path lengths, thereby deploying relay nodes on the QKD deployment path. The method of the invention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high cost of deploying relay nodes in existing optical fiber QKD networks to meet the requirement of quantum key generation rate among QKD no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中继节点的部署方法、装置与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中继节点的部署方法、装置与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KeyDistribution,QKD)技术是一种可以基于量子力学原理为通信双方实现“无条件安全”的对称密钥分发技术。其中,光纤QKD技术已经应用于一部分对安全通信要求较高的金融、政务和军事专网中。现有技术中,中继节点一般在现有光网络的基础上进行部署,并且,一般是由作业人员根据业务需求主观选择中继节点的部署位置,其主要手段是采用堆叠的方式在中继节点中布置多个QKD发送端和多个QKD接收端来满足QKD节点间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需求。现有的光纤QKD网络部署中为满足QKD节点之间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并未考虑现有光网络上光纤、光放大器等物理组件对中继节点部署的影响,存在为满足QKD节点间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需求而部署中继节点的成本较高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中继节点的部署方法、装置与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光纤QKD网络中为满足QKD节点间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需求而部署中继节点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继节点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源节点与宿节点之间的全部量子密钥分发QKD路径以及目标需求,所述目标需求为所述源节点与所述宿节点之间所请求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根据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与成本特征、所述目标需求,确定QKD部署路径;其中,所述需求特征包括:光纤上能够产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和/或光纤类型;所述成本特征包括:光放大器的数目、光纤承载的数据量与路径长度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QKD部署路径上部署中继节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继节点的部署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源节点与宿节点之间的全部量子密钥分发QKD路径以及目标需求,所述目标需求为所述源节点与所述宿节点之间所请求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根据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与成本特征、所述目标需求,确定QKD部署路径;其中,所述需求特征包括:光纤上能够产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和/或光纤类型;所述成本特征包括:光放大器的数目、光纤承载的数据量与路径长度中的至少一种;在所述QKD部署路径上部署中继节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与成本特征、所述目标需求,确定QKD部署路径,包括:判断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是否满足所述目标需求;将满足所述目标需求的QKD路径作为第一候选QKD路径,并将具备最小成本特征的一条所述第一候选QKD路径确定为所述QKD部署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需求特征为光纤类型时,所述判断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是否满足所述目标需求,包括:判断各所述QKD路径上是否设置有暗光纤,所述暗光纤为现有光网络中未被数据信道或其他信道占用的光纤;当所述QKD路径上设置有所述暗光纤时,确定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满足所述目标需求。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需求特征为光纤类型时,所述判断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是否满足所述目标需求的方法,还包括:当各所述QKD路径上均未设置暗光纤时,判断各所述QKD路径上是否设置有低损耗光纤;当所述QKD路径上设置有所述低损耗光纤时,确定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满足所述目标需求。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需求特征为光纤上能够产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时,所述判断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是否满足所述目标需求,包括:将各所述QKD路径所在光纤上能够产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分别与所述目标需求进行比较;当所述QKD路径所在光纤上能够产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目标需求时,确定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满足所述目标需求。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具备最小成本特征的一条所述第一候选QKD路径确定为所述QKD部署路径,包括:将各所述第一候选QKD路径的成本特征进行比较;将成本特征对应的成本最少的一条所述第一候选QKD路径确定为所述QKD部署路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所述QKD路径的需求特征与成本特征、所述目标需求,确定QKD部署路径,包括:比较各所述QKD路径的成本特征,得到第二候选QKD路径;在所述第二候选QKD路径中,将需求特征满足所述目标需求的一条所述第二候选QKD路径确定为所述QKD部署路径。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QKD部署路径上部署中继节点,包括:根据所述QKD部署路径对应的光层路径设置的光放大器的位置和数目,在所述QKD部署路径上的QKD层部署所述中继节点;根据所述QKD部署路径所在光纤上能够产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所述目标需求,计算QKD发送端的数目与QKD接收端的数目;根据所述QKD发送端的数目在各所述中继节点中部署QKD发送端与QKD接收端;在各所述中继节点中部署QKD辅助设备;根据所述QKD部署路径所在光纤上能够产生的量子密钥生成速率、所述目标需求,计算各所述中继节点需要占用的波长通道的数目;根据所述中继节点需要占用的波长通道的数目,确定量子信道与协商信道;利用所述量子信道与所述协商信道,连通所述源节点、各中继节点与所述宿节点之间的QKD发送端与QKD接收端;在各所述中继节点中部署加固安全设施。9.一种中继节点的部署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利曹原王健全郁小松马彰超张杰孙雷胡昌玮冯冲李新中
申请(专利权)人:国科量子通信网络有限公司北京邮电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