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illustrates a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for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The method includes: building a power prediction model of distribution node in the next prediction period based on the dynamic response value of each energy storage unit; optimizing and solving the predicted value of the power prediction model according to the predicted value of the power prediction model and the target value of the power of the distribution node to obtain the energy storage units. Control increment. The technical scheme illustrated in the embodiment of this application can predict the future behavior of the controlled object, control the energy storage of the same distribution node in the active distribution network according to the control increment, make the power value of the distribution node track the target value of the upper optimization control more accurately and quickly, and minimize the influence of intermittent energy fluctuation on the distribution node optimization. The noise and impact improve the control accuracy and speed of the existing control technolog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主动配电网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计算机
,特别涉及一种主动配电网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主动配电网技术的发展及实施给分布式能源的高渗透并网及其协调控制创造了条件,是智能配主动配电网未来发展的趋势所在,可有效解决当前日益严重的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储能系统兼具供蓄电能力,正是主动配电网能高效、可靠地对广泛接入的分布式能源实现主动管理与协调控制的关键所在。目前主动配电网对储能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均是基于PI(PlantInformationSystem,PI)控制,使控制量自适应跟踪目标值。但是,PI(PlantInformationSystem,PI)控制缺乏对被控对象未来行为的预见,不能同时满足较小的超调量和较短的调节时间的要求,在快速性和稳定性方面往往难以兼顾,而且对于跟踪控制或对象动态特性复杂而又要求较高控制质量的情形往往力不从心。模型预测控制是一种新型计算机控制技术,对控制系统模型要求不高,而且对非线性、不确定系统的控制性能明显优于PI控制。因此,为了使主动配电网中接入同一配电节点的储能通过协调控制使配电节点的功率值在存在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动配电网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储能单元的动态响应值为基础,构建下一预测时间段的配电节点的功率预测模型;根据所述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以及,配电节点的功率的目标值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储能单元的控制增量。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动配电网的功率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根据各储能单元的动态响应值为基础,构建下一预测时间段的配电节点的功率预测模型;根据所述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以及,配电节点的功率的目标值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储能单元的控制增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测值的计算过程具体为:获取配电节点实时功率;根据所述配电节点的功率的目标值,以及,所述配电节点的实时功率,计算出各储能单元的控制增量;计算公式:为k时刻该配电节点处的实时功率值;ωP(k)为配电节点的功率的目标值;判断所述控制增量是否大于等于增量阈值;如果小于则控制输出量为μ:判断所述控制输出量是否大于等于控制量阈值;如果小于,则k时刻对未来P个时刻该配电节点的功率的预测值为:为k时刻该配电节点处的实时功率值,ΔuM(k)为由n个储能单元各自在M个控制时间上的控制增量构成的nM*1维的控制增量阵,A是由n个储能单元各自动态响应矩阵构成的下三角矩阵。3.一种基于预测控制的储能就地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网中同一配电节点的一次系统和储能预测控制系统;所述电网中同一配电节点的一次系统包括一个或多个储能单元、负荷、不可控间歇式能源;所述储能预测控制系统包括:功率预测模型单元,以及,优化求解单元;所述功率预测模型单元用于根据各储能单元的控制动态响应值确定配电节点的功率预测模型;所述优化求解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功率预测模型的预测值,以及,配电节点的功率的目标值进行优化求解,得到各储能单元的控制增量;其中,所述一次系统还可以包括:间歇式能源和/或负荷。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预测控制的储能就地协同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预测模型用于描述该配电节点中n个储能单元的M阶控制动态响应对未来P个时刻的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京希,李维,曹敏,王洪林,王科,聂鼎,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