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亮专利>正文

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8010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主要构造特征是由外框架、内筒体、内外肋墙、楼板和楼道筒体组成的方格蜂窝全方位减震挠性笼体。一是提出楼宇的减震结构和以震制震的抗震减灾新途径;二是采用减震与强化结合的新方案;三是兼容并包现有四种结构的特征与优势。主要用于房地产开发和建筑设计施工企业的楼宇建造;综合质量提高;整体性与稳定性改善;同比效益好;占地小、料耗少、总重轻和造价低。(*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本技术涉及一种新的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属于建筑、建材和装饰
公知的我国有七成国土为地震多发区,在楼宇的设计建造中的经验与教训都不少,抗震减灾的措施主要是结构强化,国外也有采用外加抗震装置的方案;但目前还缺少减震结构与结构强化结合的技术方案。现有的建筑结构型式包括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和筒体结构,虽然各具特色,但是有兼容,无并包。中国专利98205260.X“四合一方格结构系列”也只有兼容,尚无并包;还需要再发展和再完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的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其技术课题是:1、探索利用方格蜂窝单元的挠性变形实现以震制震的新途径;2、采用减震结构结合结构强化的新方案;3、兼容并包现有的四种结构的特征与优势;4、提高楼宇结构的整体性、稳定性与抗震减灾效能;5、同比占地小、料耗少、总重轻和造价低。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1、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是由多个多层方格蜂窝单元(1)和楼道筒体(2)组成的全方位减震挠性笼体,其特征在于:-->a、多个多层方格蜂窝单元(1)是由外框架(3)、内筒体(4)外肋墙(5)、内肋墙(6)和楼板(7)三维连接与组合;b、外框架(3)是笼体的外缘和纵贯承重的明梁明柱,不装墙板,四面落地采光,在外框架(3)上安装门窗、阳台或幕墙;c、内筒体(4)是纵贯笼体的内环中坚;其数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筒体截面形状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异形;筒壁是由丁字形或十字形的隐梁隐柱的实心或空心的连体墙体组成;d、外肋墙(5)是内筒体(4)在本层的外丁字形空心或实心墙体,撑挂连接在外框架(3)与内筒体(4)之间,可任意分割和置换;e、内肋墙(6)是内筒体(4)在本层的内丁字形空心或实心墙体,撑挂连接在内筒体(4)两内侧筒壁之间,可任意分割和置换;f、楼板(7)是横贯笼体各层的隐梁隐柱的连体空心楼板;也是方格蜂窝单元(1)的纵置底(顶)板或横置侧板。2、方格蜂窝单元(1)的特征在于:a、方格蜂窝单元(1)的截面形状是六边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与位移减震元件兼摇摆阻尼元件的截面形状相似又重合;b、方格蜂窝单元(1)是纵置或横置并互逆运作的挠性元件;-->位移减震元件是上端悬挂与下端支撑,在地震颠抖过程中,其构造形状呈现压缩—反弹—再压缩—再反弹的挠性变形并逐步衰减;摇摆阻尼元件是上下定位与节点连接,在地震摇晃过程中,其构造形状呈现摇出—摆回—再摇出—再摆回的挠性变形并逐步衰减;c、方格蜂窝单元(1)的立体组合构成全方位减震挠性笼体。3、楼道筒体(2)的其特征在于:楼道筒体(2)是由墙框楼框组合电梯间、顶置水柜、栅网式电梯、自然采光楼梯、楼道和筒体组成;楼道筒体(2)与内筒体(4)的连接形式是筒连筒(8)或筒中筒(9)或筒切筒(10)。和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优点:1、利用减震结构实现以震制震,整体性、稳定性和抗震减灾性能提高;2、楼宇的综合质量提高:安全性加强、适应性改进;可改造性扩大和功能性增加;3、同比效益好:占地小、料耗少、总重轻和造价低;4、现有四种结构的特征与优势合一。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四合一型建筑的外观示意图;图2是方格蜂窝单元的减震运作示意图;图3是四合一型塔楼结构的横剖面构造示意图;-->图4是四合一型连体塔楼结构的横剖面构造示意图;图5是四合一型多筒体塔楼组合结构的横剖面构造示意图;图6是四合一型多层砖混结构的横剖面构造示意图。图中1、方格蜂窝单元 2、楼道筒体 3、外框架 4、内筒体 5、外肋墙 6、内肋墙 7、楼板 8、筒连筒 9、筒中筒 10、筒切筒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的建筑外观四面落地采光,格局新颖,昼夜醒目;也是经几千年检验的古老长城秦砖砌筑和现代航空蜂窝结构的变异结合;其变异一是房间即面砖,结构即灰缝;二是方格蜂窝房间的截面形状是长方形或正方形。外框架(3)是笼体的外缘与纵贯承重的明梁明柱,并与隐梁隐柱相接;平面形如图4所示、异形台阶形如图5所示;不装墙板,四面自然采光与通风,高寒地区或特殊情况也可酌情安装墙板;在外框架(3)上任意安装门窗、阳台或幕墙,具有框架结构、幕墙结构和方格结构的三重优势。图2所示的方格蜂窝单元(1)是由三个方格结构单元组成三维蜂窝挠性架,多个多层方格蜂窝单元(1)组合成全方位减震挠性笼体;方格蜂窝单元(1)是本技术和减震结构的核心与主体,其截面形状与网筋配置均呈六边的长方形或正方形,并与位移减震元件兼摇摆阻尼元件的截面形状相似又重合;也是一个纵横互逆运作的挠性元件。上端悬挂与下端支撑的位移-->减震元件,从地震颠抖过程中吸收地震能量,呈现压缩—反弹—再压缩—再反弹的挠性变形,并随地震能量的逐步消耗而衰减。上下定位与节点连接的摇摆阻尼元件,从地震摇晃过程中吸收地震能量,呈现摇出—摆回—再摇出—再摆回的挠性变形,并随地震能量的逐步消耗而衰减。利用结构本身的挠性变形制约地震对本建筑物的影响与损害,实现以震制震;无需外加抗震装置。图3、4、5和6所示的实施例,都是本技术整体技术方案的具体化设计。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是由多个多层方格蜂窝单元(1)和楼道筒体(2)组成的全方位减震挠性笼体;方格蜂窝单元(1)是由外框架(3)、内筒体(4)、外肋墙(5)、内肋墙(6)和楼板(7)三维连接与组合;体现了框架结构、筒体结构、剪力墙结构和方格结构等特征的四合一。楼道筒体(2)和一个或多个内筒体(4)的连接与匹配是多种多样的以适应建筑造型的需要;其连接形式是筒连筒(8)如图3所示、筒中筒(9)和筒切筒(10)如图4和5所示。楼道筒体(2)是由墙框楼框组合电梯间、顶置水柜、自然采光楼梯环绕栅网式电梯、楼道和筒体组成;同比料耗减少、使用面积增大、造价降低、维修方便和自然采光通风又节电。内筒体(4)是纵贯笼体的内环中坚;数目是一个或多个;筒体截面形状是正方形如图3所示,长方形如图6所示,三角形、多边形和异形如图4与5所示;筒壁是由丁字形或十字形的隐梁隐柱的实-->心或空心的连体墙体组成。外肋墙(5)和内肋墙(6)是内筒体(4)的丁字形筒壁的外接与内接的空心墙体,并分别支撑、悬挂与连接在外框架(3)、内筒体(4)及其两内侧筒壁和各层楼板(7)之间,可任意分割和置换如图3、4、5和6所示,特别是上下两层的置换排列组合是多种多样的如图3所示;上下左右的错位形成运作中的互逆制约。各层楼板(7)是横贯本层笼体的隐梁隐柱的连体空心墙板,也是方格蜂窝单元(1)的纵置底(顶)板或横置侧板;全楼与各层的地震颠抖与摇晃都受到互逆制约。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塔楼上下两层房间的蜂窝排列相互置换,即可变成动态套型户型;房间、生活间与过道均可按住户意愿分割、连通或封闭;同比住宅的适应性提高和可改造性扩大。图4所示的实施例中,本技术连体塔楼采用筒连筒(8)、筒中筒(9)与筒切筒(10)三结合的内筒体(4)与楼道筒体(2)的连接形式。同比占地较小、使用面积较大和造价较低。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具体设计方案有多种多样,异形外框架(3)和异形内筒体(4)组成长楼道多筒体辐射式楼座组合以适应规划布局;动态套型户型均可按住户的意愿任选;塔楼密集但视野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是由多个多层方格蜂窝单元(1)和楼道筒体(2)组成的全方位减震挠性笼体,其特征是:a、多个多层方格蜂窝单元(1)是由外框架(3)、内筒体(4)外肋墙(5)、内肋墙(6)和楼板(7)三维连接与组合;b、外框架 (3)是笼体的外缘和纵贯承重的明梁明柱,不装墙板,四面落地采光,在外框架(3)上安装门窗、阳台或幕墙;c、内筒体(4)是纵贯笼体的内环中坚;其数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筒体截面形状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异形;筒壁是由丁字形或十字 形的隐梁隐柱的实心或空心的连体墙体组成;d、外肋墙(5)是内筒体(4)在本层的外丁字形空心或实心墙体,撑挂连接在外框架(3)与内筒体(4)之间,可任意分割和置换;e、内肋墙(6)是内筒体(4)在本层的内丁字形空心或实心墙体,撑挂连接 在内筒体(4)两内侧筒壁之间,可任意分割和置换;f、楼板(7)是横贯笼体各层的隐梁隐柱的连体空心楼板;也是方格蜂窝单元(1)的纵置底(顶)板或横置侧板。

【技术特征摘要】
1、四合一型方格蜂窝减震结构,是由多个多层方格蜂窝单元(1)和楼道筒体(2)组成的全方位减震挠性笼体,其特征是:a、多个多层方格蜂窝单元(1)是由外框架(3)、内筒体(4)外肋墙(5)、内肋墙(6)和楼板(7)三维连接与组合;b、外框架(3)是笼体的外缘和纵贯承重的明梁明柱,不装墙板,四面落地采光,在外框架(3)上安装门窗、阳台或幕墙;c、内筒体(4)是纵贯笼体的内环中坚;其数目可以是一个或多个;筒体截面形状是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多边形或异形;筒壁是由丁字形或十字形的隐梁隐柱的实心或空心的连体墙体组成;d、外肋墙(5)是内筒体(4)在本层的外丁字形空心或实心墙体,撑挂连接在外框架(3)与内筒体(4)之间,可任意分割和置换;e、内肋墙(6)是内筒体(4)在本层的内丁字形空心或实心墙体,撑挂连接在内筒体(4)两内侧筒壁之间,可任意分割和置换;f、楼板(7)是横贯笼体各层的隐梁隐柱的连体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亮
申请(专利权)人:王亮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