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安阳工学院专利>正文

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1018 阅读:10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21:24
本申请公开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包括伞柄、伞骨组件,伸缩伞杆下端固定伞柄,伸缩伞杆上端固定上巢,下巢与伸缩伞杆滑动配合,伞骨组件由若干个伞骨模块组成,伞骨模块包括七个伞骨,伞骨一内端与上巢铰接,伞骨一外端与伞骨三的中部铰接,伞骨二的内端与伞骨一靠近外端位置铰接,伞骨二的外端与伞骨五内端铰接,伞骨三的内端与下巢铰接,伞骨三的外端与伞骨五上靠近外端位置铰接,伞骨五的外端与连接块铰接,连接块与伞骨七的内端固定,连接块与伞骨六的外端铰接,伞骨六的内端与伞骨四的外端铰接,伞骨四的内端与伞骨三的中部铰接,实现折叠伞展开时,四杆机构转换为三角形支撑结构,增加折叠伞的抗翻效果。

A folding umbrella with anti-rollover performance

This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folding umbrella with anti-rollover performance, including umbrella handle, umbrella bone assembly, umbrella handle fixed at the lower end of telescopic umbrella rod, upper nest fixed at the upper end of telescopic umbrella rod, lower nest sliding with telescopic umbrella rod, umbrella bone assembly consists of several umbrella bone modules, umbrella bone module includes seven umbrella bones, one inner end of umbrella bone hinged with upper nest, one outer end of umbrella bone hing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umbrella The inner end of the second umbrella bone is articulated near the outer end of the umbrella bone, the outer end of the second umbrella bon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inner end of the fifth umbrella bone, the inner end of the third umbrella bon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lower nest, the outer end of the third umbrella bon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upper end of the fifth umbrella bone, the outer end of the fifth umbrella bon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connecting block and the inner end of the seventh umbrella bone are fixed with the outer end of the connecting block The inner end of the umbrella bone is articulated with the middle part of the umbrella bone 3. When the umbrella is unfolded, the four-bar mechanism is transformed into a triangular supporting structure to increase the anti-rollover effect of the folding umbrell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
本专利技术属于伞具
,具体是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特指一种通过四杆机构运动到固定位置,而形成的三角形稳定结构,解决了伞骨的变形问题,增强折叠伞伞骨的抗风能力,以达到折叠伞抗翻的目的。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伞装置,分为直杆伞和折叠伞,其中折叠伞有两折伞,三折伞,五折伞等不同的款式,用以遮阳或者下雨使用。虽然市场上现有的折叠伞已经被使用者接受,但它仍然存在着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在雨天遭遇阵风或连续强风时,处于外边缘的伞骨很容易变形,发生翻折,从而导致与外边缘伞骨相连的中间伞骨强制性发生形变,致使整个伞面被吹翻甚至伞骨发生断裂。在日常生活中,行人在遭遇强风的天气都会遇到伞被吹翻的尴尬场景,为我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目前现有的折叠伞装置在经历强风天气所导致的折叠伞翻折都会对折叠伞造成一定的损害,降低其使用寿命。考虑到现有折叠伞在使用中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改善伞骨的结构,提升伞骨的抗风性能,方便人们的生活。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其通过设计的四杆机构运动到达固定的位置,形成具有增强稳定性能的三角形结构,在结构上增强伞骨的稳固性,提高伞面的抗风性能,从而达到伞抗翻的目的;通过四杆机构的结构设计和伞的最外缘伞骨高弹性和高恢复性的材料要求,使折叠伞最外缘伞骨易于翻折,使部分风力沿着流线型伞面流走,减少折叠伞的抗风面积,避免了折叠伞结构与风的强力对抗,从而降低对折叠伞伞骨的损伤;同时由于四杆机构形成的三角形稳定性结构,只发生外缘伞骨翻折,翻折时折叠伞的展开面积是正常展开时的90%,完全可以正常避雨。当强风过后,由于伞骨的结构设计和外缘伞骨的高弹性和高恢复性,使伞骨易于复原。从而增强了折叠伞的高抗风性能、提高了折叠伞的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为求达成上述目的,其具体实行的技术手段及方案如下: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包括伞柄1、伸缩伞杆2、伞巢3、伞骨组件4,所述的伸缩伞杆2下端固定伞柄,所述的伞巢3包括下巢31、上巢32,伸缩伞杆2上端固定上巢32,下巢31与伸缩伞杆2滑动配合,所述的伞骨组件4由沿伞巢3圆周方向均布的若干个伞骨模块组成,伞骨模块包括伞骨一41、伞骨二42、伞骨三43、伞骨四44、伞骨五45、伞骨六46、伞骨七47,所述的伞骨一41内侧端部与上巢32铰接,伞骨一41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三43的中部铰接,伞骨二42的内侧端部与伞骨一41靠近外侧端部的位置铰接,伞骨二42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五45内侧端部的位置铰接,伞骨三43的内侧端部与下巢32铰接,伞骨三43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五45上靠近外侧端部位置铰接,伞骨五45的外侧端部与连接块铰接,连接块与伞骨七47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块与伞骨六46的外侧端部铰接,伞骨六46的内侧端部与伞骨四44的外侧端部铰接,伞骨四44的内侧端部与伞骨三43的中部铰接。优选地,所述的连接块呈三角形结构,连接块其中两个角分别与伞骨五45、伞骨六46铰接,连接块的另一个角与伞骨七47固定连接。优选地,所述的伞骨四44为下侧开口的方管,伞骨六46的内侧端部位于方管内,用以限制伞骨六46与伞骨四44的铰接转动位置。优选地,所述的伞骨一41、伞骨二42、伞骨三43、伞骨五45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优选地,所述的伸缩伞杆包括内管21、中管22、外管23,内管21、中管22、外管23由内侧至外侧组成嵌套式伸缩结构,内管21的远离中管22方向的端部固定伞柄1,所述的外管23上端固定上巢32,下巢31与外管23滑动配合。优选地,所述的伞骨七4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的伞骨组件4上设置有伞布。优选地,所述的伞骨模块的数量是8、10、12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1.折叠伞展开时,通过采用平行四连杆驱动,以及另一铰链四杆机构中的两杆处于共线位置,对折叠伞的外侧伞骨进行支撑,提高伞骨的抗翻性能;2.外侧伞骨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以适应风力的变形,减少对伞的阻力和损害;3.伞骨铰链四杆机构转化为三角形结构时,共线两个伞骨设置有限位结构,增强伞骨的抗翻性能。附图说明图1是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整体结构示意图一。图2是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整体结构示意图二。图3是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的伞架俯视图。图4是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的伞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伞架上伞骨之一收缩状态结构示意图。图6是伞架上伞骨之一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一)。图7是伞架上伞骨之一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二)。图8是伞架上伞骨之一展开状态结构示意图(三)。图9是伞骨四与伞骨六之间连接限位结构示意图(一)。图10是伞骨四与伞骨六之间连接限位结构示意图(二)。附图标记说明:1-伞柄、2-伸缩伞杆、21-内管、22-中管、23-外管、3-伞巢、31-下巢、32-上巢、4-伞骨组件、41-伞骨一、42-伞骨二、43-伞骨三、44-伞骨四、45-伞骨五、46-伞骨六、47-伞骨七。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1-10,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包括伞柄1、伸缩伞杆2、伞巢3、伞骨组件4,所述的伸缩伞杆包括内管21、中管22、外管23,内管21、中管22、外管23由内侧至外侧组成嵌套式伸缩结构,内管21的远离中管22方向的端部固定所述的伞柄1,本申请以伞展开时的外侧方向定义为外侧,以伸缩伞杆2的方向定义为内侧,以便描述本申请,所述的伞巢3包括下巢31、上巢32,所述的外管23上端固定上巢32,下巢31与外管23滑动配合,下巢31与上巢32之间安装有复位弹簧,用于下巢31下移,将伞处于收起状态,外管23上部设置有弹性凸起,与下巢31上设置的缺口,下巢31上移至弹性凸起嵌入到下巢31上设置的缺口时,伞处于打开状态,将弹性凸起按压如外管23内时,复位弹簧推动下巢31下移,将伞收起,该技术手段是常规设计,这里不在赘述。所述的伞骨组件4由沿伞巢3圆周方向均布的八个伞骨模块组成,伞骨模块包括伞骨一41、伞骨二42、伞骨三43、伞骨四44、伞骨五45、伞骨六46、伞骨七47,所述的伞骨一41内侧端部通过柱销一411与上巢32铰接,伞骨一41的外侧端部通过柱销三413与伞骨三43的中部铰接,伞骨二42的内侧端部与伞骨一41靠近外侧端部的位置通过柱销二412铰接,伞骨二42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五45内侧端部的位置通过柱销四451铰接,伞骨三43的内侧端部与下巢32通过柱销五431铰接,伞骨三43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五45上靠近外侧端部位置通过柱销六452铰接,伞骨五45的外侧端部通过柱销七472与连接块铰接,连接块与伞骨七47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块通过柱销八471与伞骨六46的外侧端部铰接,伞骨六46的内侧端部通过柱销九441与伞骨四44的外侧端部铰接,伞骨四44的内侧端部通过柱销十432与伞骨三43的中部铰接。所述的连接块呈三角形结构,连接块其中两个角分别与伞骨五45、伞骨六46铰接,连接块的另一个角与伞骨七47固定连接。所述的伞骨四44为下侧开口的方管,伞骨六46的内侧端部位于方管内,用以限制伞骨六46与伞骨四44的铰接转动位置。所述的伞骨七47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所述的伞骨一41、伞骨二42、伞骨三43、伞骨五45组成平行四连杆机构。所述的伞骨组件4上设置有伞布。当需要将伞打开时,推动下巢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包括伞柄(1)、伸缩伞杆(2)、伞巢(3)、伞骨组件(4),所述的伸缩伞杆(2)下端固定伞柄,所述的伞巢(3)包括下巢(31)、上巢(32),伸缩伞杆(2)上端固定上巢(32),下巢(31)与伸缩伞杆(2)滑动配合,所述的伞骨组件(4)由沿伞巢(3)圆周方向均布的若干个伞骨模块组成,伞骨模块包括伞骨一(41)、伞骨二(42)、伞骨三(43)、伞骨四(44)、伞骨五(45)、伞骨六(46)、伞骨七(47),所述的伞骨一(41)内侧端部与上巢(32)铰接,伞骨一(41)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三(43)的中部铰接,伞骨二(42)的内侧端部与伞骨一(41)靠近外侧端部的位置铰接,伞骨二(42)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五(45)内侧端部铰接,伞骨三(43)的内侧端部与下巢(32)铰接,伞骨三(43)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五(45)上靠近外侧端部位置铰接,伞骨五(45)的外侧端部与连接块铰接,连接块与伞骨七(47)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块与伞骨六(46)的外侧端部铰接,伞骨六(46)的内侧端部与伞骨四(44)的外侧端部铰接,伞骨四(44)的内侧端部与伞骨三(43)的中部铰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包括伞柄(1)、伸缩伞杆(2)、伞巢(3)、伞骨组件(4),所述的伸缩伞杆(2)下端固定伞柄,所述的伞巢(3)包括下巢(31)、上巢(32),伸缩伞杆(2)上端固定上巢(32),下巢(31)与伸缩伞杆(2)滑动配合,所述的伞骨组件(4)由沿伞巢(3)圆周方向均布的若干个伞骨模块组成,伞骨模块包括伞骨一(41)、伞骨二(42)、伞骨三(43)、伞骨四(44)、伞骨五(45)、伞骨六(46)、伞骨七(47),所述的伞骨一(41)内侧端部与上巢(32)铰接,伞骨一(41)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三(43)的中部铰接,伞骨二(42)的内侧端部与伞骨一(41)靠近外侧端部的位置铰接,伞骨二(42)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五(45)内侧端部铰接,伞骨三(43)的内侧端部与下巢(32)铰接,伞骨三(43)的外侧端部与伞骨五(45)上靠近外侧端部位置铰接,伞骨五(45)的外侧端部与连接块铰接,连接块与伞骨七(47)的内侧端部固定连接,连接块与伞骨六(46)的外侧端部铰接,伞骨六(46)的内侧端部与伞骨四(44)的外侧端部铰接,伞骨四(44)的内侧端部与伞骨三(43)的中部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翻性能的折叠伞,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块呈三角形结构,连接块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美美刘禹瑶王涛李吴宏李瑞华韩泽宇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