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邸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079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院邸住宅,为坐落于矩形地块上的独院建筑物,该独院建筑物俯视为丁字形,其中地上空间有两层、地下空间有一层;丁字形建筑物的院门、入户小庭院和露天车位占据矩形地块的一角,丁字形建筑物靠前面的两条阴角边与围墙围合成前主庭院,另外两条阴角边与伸入地下空间的围墙围合成下沉式后庭院;一层的地面、前主庭院、入户小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0.6~1.5米,露天车位与车库的地面与围墙外地面同高。解决了独门独院住宅占地面积巨大和成本太高的问题;并解决了住宅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缺少有机沟通、人与外界隔离的问题;还解决了现有独门独院住宅空间利用率低、缺乏层次以及地下室空间未能合理利用的问题。(*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地下室的两层住宅,特别是一种带私家花园、独门独院的商品住宅。(二)
技术介绍
当今,商品住宅连同花园一起销售的情形已十分普遍。现有带花园、配置地下室、且独门独户的商品住宅一般指别墅而言,  而别墅占地面积巨大是公知的特点,其基本以低容积率、低密度为前提,大量消耗宝贵的土地资源,也造成实际成本及售价居高不下。同时,现有别墅的设计往往无法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缺少有机沟通,实际成为人与世界之间“二元化”的隔离;在充分享受大范围私人空间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实际距离都被人为地扩大。传统住宅的地下室只能用电灯照明,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而且与地面庭院之间形成了景观上的隔绝。(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院邸住宅,要解决独门独院住宅占地面积巨大和成本太高的问题;解决独门独院住宅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缺少有机沟通、人与外界隔离的问题;解决现有独门独院住宅空间利用率低、缺乏层次的问题,还解决地下室空间未能合理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院邸住宅,为坐落于矩形地块上的独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该独院建筑物俯视为丁字形,其中地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院邸住宅,为坐落于矩形地块上的独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该独院建筑物俯视为丁字形,其中地上空间有两层、地下空间有一层;    丁字形建筑物的院门(21)、入户小庭院(29)和露天车位(2)位于丁字之横划一端部的延长线上,并且占据矩形地块的一角,丁字形建筑物靠前面的两条阴角边与围墙(1)围合成前主庭院(3),前主庭院(3)与入户小庭院(29)之间有走廊(22)相隔;位于T形建筑物地下的另外两条阴角边与伸入地下空间的围墙(1)围合成下沉式后庭院(33);    丁字形建筑物一层的地面、前主庭院、入户小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0.6~1.5米,露天车位(2)与车库(26)相毗邻,且两者的地面与围墙外...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院邸住宅,为坐落于矩形地块上的独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该独院建筑物俯视为丁字形,其中地上空间有两层、地下空间有一层;丁字形建筑物的院门(21)、入户小庭院(29)和露天车位(2)位于丁字之横划一端部的延长线上,并且占据矩形地块的一角,丁字形建筑物靠前面的两条阴角边与围墙(1)围合成前主庭院(3),前主庭院(3)与入户小庭院(29)之间有走廊(22)相隔;位于T形建筑物地下的另外两条阴角边与伸入地下空间的围墙(1)围合成下沉式后庭院(33);丁字形建筑物一层的地面、前主庭院、入户小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0.6~1.5米,露天车位(2)与车库(26)相毗邻,且两者的地面与围墙外地面同高;丁字形建筑物的楼梯间(4)设在丁字之横划与竖划的交叉地带,第二楼梯(15)位于丁字形建筑物钩部外侧靠围墙之处,楼梯间的第一楼梯和第二楼梯向上通往二层空间,向下通往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的平面边界范围不限于与地上T形建筑物的平面边界范围相对应。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邸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丁字形建筑物在一层面向前主庭院(3)和下沉式后庭院(33)的内侧设置客卧室(8)、客厅(5)、餐厅(6)、卫生间(10)、活动室(28),厨房(7)位于既靠近餐厅、又靠近建筑物外侧的位置,客卧卫生间(9)与客卧室(8)毗邻。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院邸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活动室(28)位于丁字形建筑物的钩部,在相对于活动室(28)的上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星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