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邸住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7075 阅读:1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院邸住宅,为坐落于矩形地块上的独院建筑物,该独院建筑物俯视为L形,其中地上空间有两层、地下空间有一层;L形建筑物的院门、门厅、露天车位和车库位占据矩形地块的一角,L形建筑物的两条阴角边与围墙围合成主庭院;一层的地面、主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0.6~1.5米,露天车位和车库地面与围墙外地面同高,楼梯间设在L之拐角部位内侧;地下空间设置至少一个地下多功能厅和至少一个下沉式庭院,地下空间的平面边界范围不限于与地上L形建筑物的平面边界范围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降低了独院住宅的占地面积和建设成本;并解决了住宅内、外缺少有机沟通的问题;提高了空间利用率,合理利用了地下空间。(*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
本技术涉及一种带地下室的两层住宅,特别是一种带私家花园、独门独院的商品住宅。(二)
技术介绍
当今,商品住宅连同花园一起销售的情形已十分普遍。现有带花园、配置地下室、且独门独户的商品住宅一般指别墅而言,而别墅占地面积巨大是公知的特点,其基本以低容积率、低密度为前提,大量消耗宝贵的土地资源,也造成实际成本及售价居高不下。同时,现有别墅的设计往往无法突破传统的设计思路,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缺少有机沟通,实际成为人与世界之间“二元化”的隔离;在充分享受大范围私人空间的同时,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和实际距离都被人为地扩大。传统住宅的地下室只能用电灯照明,采光和通风条件较差,而且与地面庭院之间形成了景观上的隔绝。(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院邸住宅,要解决独门独院住宅占地面积巨大和成本太高的问题;解决独门独院住宅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缺少有机沟通、人与外界隔离的问题;解决现有独门独院住宅空间利用率低、缺乏层次的问题,还解决地下室空间未能合理利用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院邸住宅,为坐落于矩形地块上的独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该独院建筑物俯视为L形,其中地上空间有两层、地下空间有一层;L形建筑物的院门28、门厅29、露天车位3和车库2位于L之拐角部位外侧,并且占据矩形地块的一角,L形建筑物的两条阴角边与围墙1围合成主庭院4;一层的地面、主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0.6~1.5米,露天车位和车库地面与围墙外地面同高,楼梯间24设在L之拐角部位内侧,楼梯间的楼梯向上通往二层空间,向下通往地下空间;地下空间设置至少一个地下多功能厅,地下空间的平面边界范围不限于与地上L形建筑物的平面边界范围相对应。优选的技术方案:上述一层的楼梯间可与客厅5和车库2连通,客厅5前面是主庭院4,后-->面通向门厅29,卫生间10和客卧室9与客厅5毗邻,大餐厅6靠近楼梯间另一侧,并与厨房8和小餐厅7毗邻。上述二层空间可分布有主卧室11、主卧卫生间14、次卧室12、次卧卫生间13和露台16,其中露台16位于车库的上面,上述主卧室11面向主庭4,并与小露台26相连,上述次卧室和次卧卫生间有两套,并外接阳台31。上述地下空间内有至少一个下沉式庭院。上述地下空间内可包括书房17、地下客厅23、地下卫生间25、保姆房18、保姆卫生间19和洗衣间22,其中,保姆房18、保姆卫生间19和地下卫生间25靠近楼梯间24。上述地下空间的外侧面可开窗或门,并与紧贴墙根部的至少一个下沉式庭院相连。上述下沉式庭院可由跌落式台阶通向上层地面。上述地下空间还包括储藏间32。上述围墙1在位于主庭院4和下沉式庭院21的上部可连接镂空框架30。上述院邸住宅可与相邻的另一院邸住宅并联成排,中间以围墙相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本技术的院邸住宅在确保居家各个功能区的基本需求的前提下,以远低于传统别墅的容积率,巧妙利用车库顶部空间,营造了较之更富家居情趣的居住空间及尺度恰当的私密庭院,创造出包括主庭院、下沉式庭院、设备小庭院、露台空中小庭院、在内的诸多室外空间,进一步营造出了适合人际交往的居住组团。使业主在充分享受别墅居家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体会邻里感情交流的旧式里弄生活的自然本质。并通过设置地下室,进一步提升住宅的使用空间与功能。它的独特设计效果:(1)、将别墅的理念、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庭院空间与意大利古罗马时期的住宅庭院进行了有机融合,具备别墅的私密性,同时汲取了中外两种庭院居住文化的精髓。(2)、各个院邸住宅占用的地块基本为19米×25米或19米×31米的矩形地块,在地块内,居室建筑物、车库围墙、建筑物的平面为正向或反向的倒L形,相应地围合在矩形地块周边。居室建筑物一层地面、主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L形建筑物和主庭院比院外街道抬高1米左右,在室内用架空板的办法解决底层潮湿的问题。庭院处抬高标高1米,庭院内围墙高度为1.3米,街上围墙高达2.3米,使院墙的高度里外有别。这样对邻里间的视线控制、私密性的保护均极有好处。站在院中,可以方便地觉察院外的景色,而院外的人们却看不见院内的情形。这种做法与多数居民希望在使用庭院时具备一定私密性的人文情感合拍。通过对南向邻居二层北窗开设与否的控制,能进一步加强这种私密性。最私人化的生活功能主要安-->排在二层,其他功能则相对集中在一层。建筑物和庭院皆便于安排各种功能空间,有限空间获得了最大限度的可利用性。车库和露天车位设于平层,与围墙外地坪同高或略高,露天车位与主庭院有高差,在主庭院要下台阶才能步入露天车位,在院内感觉是下沉式庭院,在院外又便于车辆出入。增加了住宅的层次感、立体感,既节约了土地资源,又保证了住宅的私密性。(3)、院邸住宅的房型设计合理,就组团内0.48左右的净容积率经设计师巧妙设计,使居住者能充分享受到独立别墅中才能有的私人庭院,所有房间围绕南向的庭院呈正向或反向的倒“L”形展开,主要居住空间都能有开敞的朝向庭院的视野。在建筑室内空间的组织上,通过贯穿一、二层的共享空间,及每层中相互开放的部分,使得空间的流动性加强。居于此的人们多数感到享受了比实际建筑面积大得多的室内空间。(4)、车库顶面设置阳光厅或温室或露台,形成空中小庭院,与主庭院或L形建筑物由楼梯连通,靠近“第三空间”的围墙加高,从而形成除室内空间、庭院空间外的“第三空间”,创造了室外舒适活动空间,拓展了住宅使用面积。(5)、每栋院邸住宅为均独门独院结构,包含了入口主庭院、设备小庭院、下沉式庭院、露台空中小庭院、传统阳台在内的诸多室外空间,在不增加占地的前提下,充分利用了立体空间。使业主在充分享受别墅居家现代生活的同时,也能够充分享受室外新鲜空气和自然风光,体会邻里感情交流的旧式里弄生活的自然本质。(6)、矩形围合式的院邸住宅,有利于并列连接成既独立、又不多占地的住宅组团,院邸住宅组团尺度适宜的内部道路构成许多居民意象中的“里弄”街道空间。建筑密度和成本远低于传统别墅,在保证业主充分享受别墅生活的同时,对社会而言节约了土地资源,对业主而言则合理控制了个人支出。(7)、院邸住宅垂直的院墙和众多的屋顶平台充分创造了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的条件,各种外墙涂料颜色的组合进一步加强了美感。院邸住宅组团无论从小区街道内、广场上,还是从城市街道上看,均呈高低错落、丰富又统一的效果。熟悉的街道尺度,精心安排的进入每家每户的空间层次,均使不少人晃然有一种回到往日老式里弄的感觉。在有限的用地面积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设计、组织室内空间,在合理的尺度下保证每户拥有相对私密的抬高主庭院,同时又营造出入口小庭院、设备小庭院、露台,空中小庭院,从而达到了天、地、人和谐一体的效果。(8)、院邸住宅均增设地下室,主要分为两种类型。两者之间的差异在于,区分如何为地下室提供自然通风与采光,并有别于通常的采光井的设置。根据地上建筑物的不同分布位-->置大致可分为两种情况,即,一为建筑物侧向临河,另一为建筑物不临河。1、建筑物侧向临河,由于相临河面的标高面,相当于路面以下大半层的位置,而建筑物底层相对路面又抬高了1米,因此形成地下室的标高基本上在河面以上0.5米左右,从河面望过去,地下室几乎全明。借助这一优势,地下室朝向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院邸住宅,为坐落于矩形地块上的独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该独院建筑物俯视为L形,其中地上空间有两层、地下空间有一层;    L形建筑物的院门(28)、门厅(29)、露天车位(3)和车库(2)位于L之拐角部位外侧,并且占据矩形地块的一角,L形建筑物的两条阴角边与围墙(1)围合成主庭院(4);    一层的地面、主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0.6~1.5米,露天车位和车库地面与围墙外地面同高,楼梯间(24)设在L之拐角部位内侧,楼梯间的楼梯向上通往二层空间,向下通往地下空间;    地下空间设置至少一个地下多功能厅,地下空间的平面边界范围不限于与地上L形建筑物的平面边界范围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院邸住宅,为坐落于矩形地块上的独院建筑物,其特征在于:该独院建筑物俯视为L形,其中地上空间有两层、地下空间有一层;L形建筑物的院门(28)、门厅(29)、露天车位(3)和车库(2)位于L之拐角部位外侧,并且占据矩形地块的一角,L形建筑物的两条阴角边与围墙(1)围合成主庭院(4);一层的地面、主庭院地面较围墙外地面高0.6~1.5米,露天车位和车库地面与围墙外地面同高,楼梯间(24)设在L之拐角部位内侧,楼梯间的楼梯向上通往二层空间,向下通往地下空间;地下空间设置至少一个地下多功能厅,地下空间的平面边界范围不限于与地上L形建筑物的平面边界范围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邸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一层的楼梯间与客厅(5)和车库(2)连通,客厅(5)前面是主庭院(4),后面通向门厅(29),卫生间(10)和客卧室(9)与客厅(5)毗邻,大餐厅(6)靠近楼梯间另一侧,并与厨房(8)和小餐厅(7)毗邻。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院邸住宅,其特征在于:上述二层空间分布有主卧室(11)、主卧卫生间(14)、次卧室(12)、次卧卫生间(13)和露台(16),其中露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乐星陈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祥华侨城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