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69714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19: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及其制备方法,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杀菌组份20%~30%,渗透剂2.0%~5.0%,防腐剂0.2%~0.5%,余量为水;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杀菌组份和水混合搅拌,然后加入渗透剂和防腐剂,混合均匀,之后过滤、灌装,得到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能够将药物更加有效地透过柑橘树皮系统运输到柑橘的韧皮部组织,杀死革兰氏阴性细菌,从而达到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目的,从而解决现在的生物农药存在的药效时间短、效果差的问题。

Chemicals for controlling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and their preparation methods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edicament for preventing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and its preparation method. The raw material components of the medicament for preventing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are calculated by mass percentage, including 20%-30% bactericidal component, 2.0%-5.0% osmotic agent, 0.2%-0.5% preservative and water remainde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mixing bactericidal component and water, then adding osmotic agent and preservative, and mixing both. After filtering and filling, the medicaments for controlling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were obtained. The medicin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transport the medicine more effectively through the citrus bark system to the phloem tissue of the citrus, kill Gram-negative bacteria, thus achieving the purpose of preventing and controlling Citrus Yellow Dragon disease, thereby solving the problems of short effective time and poor effect of the existing biological pesticid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科学
,具体涉及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柑橘黄龙病又称黄梢病、黄枯病、青果病,是一种严重威胁柑橘类植物生长的病害。1919年,首次在中国华南地区发现的柑橘黄龙病,近百年来,柑橘黄龙病已经扩散至包括亚洲、非洲等五大洲在内的50多个国家,对柑橘生产造成极大危害。柑橘黄龙病在我国南方柑橘种植区的大量蔓延,对当地柑橘产业造成了毁灭性的影响。调查表明,仅在广西地区,柑橘黄龙病灾害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接近10亿元,预期经济损失则更大。柑橘黄龙病是经柑橘木虱传播,由韧皮部杆菌引起的柑橘毁灭性病害,俗称柑橘的“癌症”,感染后只能砍树。柑橘黄龙病的病原物为一种类革兰氏阴性细菌,能够侵染包括柑橘属、枳属、金柑属和九里香等多种芸香科植物。目前,受限于尚未发现理想的特效药剂,防治柑橘黄龙病仍只有使用无菌树苗、挖除病树及防治木虱等方法,但这些方法成本较高,且对于已感染的柑橘树无能为力。因此,如果寻找到一种药物可以有效抑制类革兰氏阴性细菌的生长,则可控制柑橘黄龙病的病发和蔓延。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及其制备方法,以通过控制韧皮部革兰氏阴性细菌来防治柑橘黄龙病,从而解决现在的生物农药存在的药效时间短、效果差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杀菌组份20%~30%,渗透剂2.0%~5.0%,防腐剂0.2%~0.5%,余量为水。优选地,杀菌组份包括枫杨叶水提物和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枫杨叶水提物对病菌具有较强的杀灭作用;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是一类SecA蛋白抑制剂,可以靶向抑制格兰阴性菌SecA蛋白,使之不能复制增殖,从而促使细菌死亡。两者同时使用,对柑橘黄龙病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优选地,枫杨叶水提物和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的质量比为(100~290):10。优选地,枫杨叶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新鲜枫杨叶与水混合,然后捣碎、打浆,将得到的浆液滤去残渣,得到枫杨叶水提物。优选地,枫杨叶水提物的制备方法中,枫杨叶和水的质量比为1:5。优选地,渗透剂为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是一种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具有渗透快速、均匀、润湿性等特点,可以使杀菌成份快速渗透至柑橘的韧皮部组织。优选地,防腐剂为尼泊金复合酯。尼泊金复合酯是一种广谱性高效防腐剂,起防腐作用。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杀菌组份和水混合搅拌,然后加入渗透剂和防腐剂,混合均匀,之后过滤、灌装,得到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优选地,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制备方法中,混合搅拌的时间为30分钟。本专利技术还保护上述药剂在防治柑橘黄龙病中的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能够将药物更加有效地透过柑橘树皮系统运输到柑橘的韧皮部组织,杀死革兰氏阴性细菌,从而达到防治柑橘黄龙病的目的,从而解决现在的生物农药存在的药效时间短、效果差的问题;(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制备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是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试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为自常规商店购买得到的。以下实施例中的定量试验,均设置三次重复实验,数据为三次重复实验的平均值或平均值±标准差。制备本专利技术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各原料组分是按照质量百分比进行计量,在生产时可按照相应的比例增大或减少,如大规模生产可以千克或以吨为单位,小规模生产也可以克为单位,重量可以增大或减小,但各组成之间的质量配比比例不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杀菌组份20%~30%,渗透剂2.0%~5.0%,防腐剂0.2%~0.5%,余量为水;其中,杀菌组份包括质量比为(100~290):10的枫杨叶水提物和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枫杨叶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新鲜枫杨叶与水以1:5的质量比混合,然后捣碎、打浆,将得到的浆液滤去残渣,得到枫杨叶水提物;渗透剂为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防腐剂为尼泊金复合酯。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杀菌组份和水混合搅拌30分钟,然后加入渗透剂和防腐剂,混合均匀,之后过滤、灌装,得到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制备1kg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所需如下重量的原料:枫杨叶水提物200.0g,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20.0g,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20.0g,尼泊金复合酯2.0g,水余量;其中,枫杨叶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1kg新鲜枫杨叶与5kg水混合,然后捣碎、打浆,将得到的浆液滤去残渣,得到枫杨叶水提物。本实施例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各原料的重量比例,分别称出各原料的重量;然后将枫杨叶水提物、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和水混合搅拌30分钟,再加入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和尼泊金复合酯,混合均匀,之后过滤、灌装,即制得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实施例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制备1kg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所需如下重量的原料:枫杨叶水提物250.0g,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15.0g,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30.0g,尼泊金复合酯3.0g,水余量;其中,枫杨叶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1kg新鲜枫杨叶与5kg水混合,然后捣碎、打浆,将得到的浆液滤去残渣,得到枫杨叶水提物。本实施例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各原料的重量比例,分别称出各原料的重量;然后将枫杨叶水提物、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和水混合搅拌30分钟,再加入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和尼泊金复合酯,混合均匀,之后过滤、灌装,即制得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实施例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制备1kg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所需如下重量的原料:枫杨叶水提物280.0g,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10.0g,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磺酸钠40.0g,尼泊金复合酯5.0g,水余量;其中,枫杨叶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1kg新鲜枫杨叶与5kg水混合,然后捣碎、打浆,将得到的浆液滤去残渣,得到枫杨叶水提物。本实施例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按照上述各原料的重量比例,分别称出各原料的重量;然后将枫杨叶水提物、顺丁烯二酸二仲辛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杀菌组份20%~30%,渗透剂2.0%~5.0%,防腐剂0.2%~0.5%,余量为水。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其特征在于,原料组分按质量百分比计,包括:杀菌组份20%~30%,渗透剂2.0%~5.0%,防腐剂0.2%~0.5%,余量为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份包括枫杨叶水提物和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枫杨叶水提物和所述3-羟基苯基亚甲基-1,5-二甲基吡咯烷-2,4二酮的质量比为(100~290):10。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柑橘黄龙病药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枫杨叶水提物的制备方法包括步骤:将新鲜枫杨叶与水混合,然后捣碎、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瑶肖桂鹏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科虹有害生物防治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