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006892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18: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选址:选取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的土壤区域;(2)整地:深翻整地,并配施EM肥料作为基肥;(3)茶苗栽植: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0.3m,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4)栽后管理、包括浇水管理、间作除草、修剪、施肥、适时间苗补栽;(5)维护防虫、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本发明专利技术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遵循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生态平衡规律,改进施肥技术和化肥工艺,开发出肥料新品种,研制高效长效化肥,并合理施肥,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茶叶的产量,而且茶叶品质好,适合大面积的种植。

Ecological planting methods in tea plantations

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ecological planting method for tea plantations, including the following steps: (1) site selection: selecting soil areas conforming to the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andard NY/T853 2004; (2) soil preparation: deep ploughing and applying EM fertilizer as base fertilizer; (3) tea seedling planting: single row cluster spacing is 1.5m *0.3m, double row cluster spacing is 1.5m, small row spacing and cluster spacing are 0.3m; (4) after planting. Management, including water management, intercropping weeding, pruning, fertilization and timely seedling replanting; (5) Maintaining insect control and tea insect breeding season to raise poultry and chickens in tea gardens. The ecological planting method of the tea gardens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follows the law of nutrient cycling and ecological balance of the ecosystem, improves fertilization technology and fertilizer technology, develops new fertilizer varieties, develops high-efficiency and long-term fertilizer, and applies it rationally. Fertilizer can not only greatly improve the yield of tea, but als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 suitable for large-scale plant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叶种植领域,具体涉及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生活论文快速发表水平提高,人们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茶叶中农残、重金属等指标非常关注,此外,我国各茶区由于长期采用茶单一种植使茶园土壤变质、茶区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的出现已经威胁到我国茶产业的发展。而生态茶园的建设将改善单一茶园所存在的多种问题,极大地提高茶园的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生态种植主要是通过提高太阳能的固定率和利用率、生物能的转化率、废弃物的再循环利用率等,促进物质在农业生态系统内部的循环利用和多次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投入,求得尽可能多的产出,并获得生产发展、能源再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经济效益等相统一的综合性效果,使农业生产处于良性循环中。。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及其制备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址:a)茶叶种植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b)选择坡度在4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c)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区,空气质量达标;二、整地:种植前在10月-11月期间深翻整地,并配施EM菌肥作为基肥,在每条种植通内侧挖条储水沟,储水沟宽30~40cm×深20~30cm;三、茶苗栽植:秋栽在霜降前后,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0.3m×0.15m×2株,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1.5m×0.3m×0.3m×0.15m×2株;四、栽后管理:a)浇水管理:每亩安装3~4个喷灌设备,旱时需及时浇水,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干旱,应及时浇水,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b)间作除草: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新苗刚种的茶园,每年除两次草,即三月份或四月份一次,九月份一次,成熟茶园每年摘叶前除草一次,每年的八月份或九月份清储水沟污泥一次;c)修剪: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进行定型修剪,剪去25cm以上部分;d)施肥:茶树栽后第一年,每亩施肥量为40-55kg,以无害化处理的EM堆肥为主,配合沼渣、沼液等,不施用无机肥,第二年施无机肥与EM堆肥共80-101kg,两者配比1:1;e)适时间苗补栽:补栽时间是晚秋和早春,注意补植同品种、同龄茶树,在缺苗处挖好穴,将苗带土块移栽;f)维护防虫: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放养密度为每亩80-90只鸡,每天放养3-7h,放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按投料量为50-80克/只,在茶叶的采摘期和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时,停止在茶园内放养;五、环境维护:在茶园山顶、周围、路旁和风口处营造防护林,提高绿化程度,防止寒风侵入和空中飘浮尘埃等有害物质污染茶。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无机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15-25份氯化钾、2-8份硝酸铵、20-30份过磷酸钙、10-20份草木灰、20-35份尿素、10-20份氯化钾及复合中微量元素3-6份。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EM堆肥由下述方法制备:将米糠粉碎过10-20目筛,得到米糠粉;将豆粕粉碎过10-20目筛,得到豆粕粉;取100-130重量份米糠粉、40-70重量份豆粕粉、50-70重量份农家肥、硝酸钾1-5份、硫酸铵1-5份、2-6重量份保水剂、8-10重量份氯化铵、5-15重量份硝酸钙、4-1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均匀混合,然后添加微生物菌剂—EM原露,根据气温不同发酵7~20天,经过充分培养发酵,制成EM肥料。在本专利技术一个优选地实施方式中,所述茶树高控制在1.0m,每亩留养茶树5000-7000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专利技术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遵循生态系统养分循环及生态平衡规律,改进施肥技术和化肥工艺,开发出肥料新品种,研制高效长效化肥,并合理施肥,不仅可以大大的提高茶叶的产量,而且茶叶品质好,适合大面积的种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址:a)茶叶种植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b)选择坡度在4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c)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区,空气质量达标;二、整地:种植前在10月-11月期间深翻整地,并配施EM菌肥作为基肥,在每条种植通内侧挖条储水沟,储水沟宽30~40cm×深20~30cm;三、茶苗栽植:秋栽在霜降前后,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0.3m×0.15m×2株,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1.5m×0.3m×0.3m×0.15m×2株;四、栽后管理:a)浇水管理:每亩安装3~4个喷灌设备,旱时需及时浇水,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干旱,应及时浇水,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b)间作除草: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新苗刚种的茶园,每年除两次草,即三月份或四月份一次,九月份一次,成熟茶园每年摘叶前除草一次,每年的八月份或九月份清储水沟污泥一次;c)修剪: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进行定型修剪,剪去25cm以上部分;d)施肥:茶树栽后第一年,每亩施肥量为40-55kg,以无害化处理的EM堆肥为主,配合沼渣、沼液等,不施用无机肥,第二年施无机肥与EM堆肥共80-101kg,两者配比1:1;e)适时间苗补栽:补栽时间是晚秋和早春,注意补植同品种、同龄茶树,在缺苗处挖好穴,将苗带土块移栽;f)维护防虫: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放养密度为每亩80-90只鸡,每天放养3-7h,放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按投料量为50-80克/只,在茶叶的采摘期和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时,停止在茶园内放养;五、环境维护:在茶园山顶、周围、路旁和风口处营造防护林,提高绿化程度,防止寒风侵入和空中飘浮尘埃等有害物质污染茶。进一步,所述茶树高控制在1.0m,每亩留养茶树5000-7000株。进一步,无机肥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15-25份氯化钾、2-8份硝酸铵、20-30份过磷酸钙、10-20份草木灰、20-35份尿素、10-20份氯化钾及复合中微量元素3-6份。进一步,EM堆肥由下述方法制备:将米糠粉碎过10-20目筛,得到米糠粉;将豆粕粉碎过10-20目筛,得到豆粕粉;取100-130重量份米糠粉、40-70重量份豆粕粉、50-70重量份农家肥、硝酸钾1-5份、硫酸铵1-5份、2-6重量份保水剂、8-10重量份氯化铵、5-15重量份硝酸钙、4-10重量份磷酸二氢钾均匀混合,然后添加微生物菌剂—EM原露,根据气温不同发酵7~20天,经过充分培养发酵,制成EM肥料,经过发酵后的EM肥料,其主要成分为:1、氮、磷、钾、硫、钙及其它微量元素;2、氨基酸;3、乳酸菌、光合菌、酵母菌等有益微生物菌群。第一,经过发酵后的EM肥料肥效快,能显著促进植物生长,同时能在土壤中形成高密度有效微生物环境,分解残留农药,使土壤还原于抗氧化状态,它将新鲜的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址:a)茶叶种植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b)选择坡度在4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c)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区,空气质量达标;二、整地:种植前在10月‑11月期间深翻整地,并配施EM菌肥作为基肥,在每条种植通道内侧挖条储水沟,储水沟宽30~40cm×深20~30cm;三、茶苗栽植:秋栽在霜降前后,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0.3m×0.15m×2株,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1.5m×0.3m×0.3m×0.15m×2株;四、栽后管理:a)浇水管理:每亩安装3~4个喷灌设备,旱时需及时浇水,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干旱,应及时浇水,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b)间作除草: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新苗刚种的茶园,每年除两次草,即三月份或四月份一次,九月份一次,成熟茶园每年摘叶前除草一次,每年的八月份或九月份清储水沟污泥一次;c)修剪: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进行定型修剪,剪去25cm以上部分;d)施肥:茶树栽后第一年,每亩施肥量为40‑55kg,以无害化处理的EM堆肥为主,配合沼渣、沼液等,不施用无机肥,第二年施无机肥与EM堆肥共80‑101kg,两者配比1:1;e)适时间苗补栽:补栽时间是晚秋和早春,注意补植同品种、同龄茶树,在缺苗处挖好穴,将苗带土块移栽;f)维护防虫:茶虫滋生季节在茶园里放养家禽鸡,放养密度为每亩80‑90只鸡,每天放养3‑7h,放养期间,每天早晚各投喂一次饲料,按投料量为50‑80克/只,在茶叶的采摘期和冬季平均气温低于5℃时,停止在茶园内放养;五、环境维护:在茶园山顶、周围、路旁和风口处营造防护林,提高绿化程度,防止寒风侵入和空中飘浮尘埃等有害物质污染茶。...

【技术特征摘要】
1.茶园的生态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选址:a)茶叶种植地的空气、灌溉水和土壤环境质量符合农业行业标准NY/T853-2004;b)选择坡度在45度以下的山坡或丘陵坡地;c)茶园周边及上风口或河流上游没有污染源,远离城市、工厂、居民区,空气质量达标;二、整地:种植前在10月-11月期间深翻整地,并配施EM菌肥作为基肥,在每条种植通道内侧挖条储水沟,储水沟宽30~40cm×深20~30cm;三、茶苗栽植:秋栽在霜降前后,春栽在惊蛰至春分之间,单行种植行丛距为1.5m×0.3m×0.15m×2株,双行种植以大行距1.5米,小行距和丛距均为0.3米,1.5m×0.3m×0.3m×0.15m×2株;四、栽后管理:a)浇水管理:每亩安装3~4个喷灌设备,旱时需及时浇水,栽后两个月内和伏天遇高温干旱,应及时浇水,遇阴雨天应及时排水;b)间作除草:发生杂草时要浅锄除草,切忌不要伤及茶苗根部,新苗刚种的茶园,每年除两次草,即三月份或四月份一次,九月份一次,成熟茶园每年摘叶前除草一次,每年的八月份或九月份清储水沟污泥一次;c)修剪:茶苗在立秋前长到25cm以上时,进行定型修剪,剪去25cm以上部分;d)施肥:茶树栽后第一年,每亩施肥量为40-55kg,以无害化处理的EM堆肥为主,配合沼渣、沼液等,不施用无机肥,第二年施无机肥与EM堆肥共80-101kg,两者配比1:1;e)适时间苗补栽:补栽时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瑞陈迪文敖俊华周文灵沈大春黄莹王庆江永李奇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生物工程研究所广州甘蔗糖业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