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姜收获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865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17: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姜收获机,包括移动装置,移动装置上安装有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和用于挤压粉碎后的秸秆的秸秆挤压装置;所述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包括收禾器和切禾器;收禾器用于将秸秆拨送到切禾器中;切禾器用于将秸秆切断粉碎;收获机还包括铲运装置,所述铲运装置包括运输式振动筛以及安装在运输式振动筛前端的振动铲;振动铲前端向下倾斜,用于将大姜铲起;运输式振动筛用于将振动铲铲起的大姜向后端运送,并用于在运送过程中施加振动以去除大姜上附着的泥土。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大姜铲运、去除多余泥土一系列自动化收获操作,降低了收获成本和工作量,提高了收获效率,一旦投入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

Ginger Harvest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ginger harvester, including a mobile device, which is equipped with a straw harvesting and crushing device and a straw extruding device for extruding and crushing straw; the straw harvesting and crushing device includes a harvester and a chopper; a grain harvester is used to transfer straw to a chopper; a grain cutter is used to cut and crush straw; and a harvester also includes a scraper. The scraper includes a transporting vibrating screen and a vibrating shovel installed at the front end of the transporting vibrating screen; the front end of the vibrating shovel inclines downward for shoveling ginger; and the transporting vibrating screen is used for transporting the ginger shoveled by the vibrating shovel to the back end, and for applying vibration to remove the soil attached to the ginger during the transporting process. The invention realizes a series of automatic harvesting operations of ginger shoveling and removing surplus soil, reduces the harvesting cost and workload, and improves the harvesting efficiency. Once put into the market, the economic and social benefits are consider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姜收获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收获大姜的装置。
技术介绍
生姜主要产自亚洲,亚洲生姜主要出产于中国。目前我国生姜常年种植面积为400万亩,产量超过900万吨。我国生姜的主要产地又以山东为最,山东生姜种植面积达到127.5万亩,总产量为450万吨,加工出口量为40万吨。随着社会的发展,市场需求的增加,传统的种植方式已严重地制约了生姜的规模化种植。传统的生姜收获主要依赖人工劳作,据调查种、收生姜所耗费劳动力最大。据申请人在山东莱芜、潍坊、平度及莱州丰阳合作社的调研获知,收获每亩生姜需10人左右,按农村劳动价格每人100元/天计算,收获费用达到2000元/亩的人工成本,且每年种植和收获季节只有30天左右,姜农普遍选择在这个时间种植,极易遇到人手短缺的问题,这是制约生姜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生姜的最佳生长期(快速膨大期)也就是生姜的收获期,姜农考虑的人工收获效率低下,通常每户种植在5亩以内,收获周期在15天左右完成,并且必须在霜降之前完成收获,否则将会冻伤生姜不利于储藏。鉴于以上原因姜农往往会选择提前收获,也就错过生姜的最佳疯长期。该设备的高效性(设计收获效率为每小时2.5亩)完全可以做到即时收获,从而延长生姜的生长期,以此每亩生姜可以增产500kg左右,以此推算每亩即可增产2000元左右。目前,大姜收获设备仍是一项空白,现有技术没有提供一种大姜收获装置替代人工劳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大姜收获机,其目的在于:替代人工劳作,降低收获成本和工作量,提高收获效率。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大姜收获机,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安装有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和用于挤压粉碎后的秸秆的秸秆挤压装置;所述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包括收禾器和切禾器;所述切禾器安装在移动装置的前端,所述收禾器安装在切禾器的前端;所述收禾器用于将秸秆拨送到切禾器中;所述切禾器用于将秸秆切断粉碎;收获机还包括铲运装置,所述铲运装置包括运输式振动筛以及安装在运输式振动筛前端的振动铲;所述振动铲前端向下倾斜,用于将大姜铲起;所述运输式振动筛用于将振动铲铲起的大姜向后端运送,并用于在运送过程中施加振动以去除大姜上附着的泥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秸秆挤压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料槽,所述料槽顶部开设有用于放入粉碎后的秸秆的入料口;所述秸秆挤压装置还包括挤压油缸、挤压板、开闭油缸和翻转挡板;所述挤压板垂直设置于所述料槽中、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一侧,所述挤压油缸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板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挤压板在所述料槽中往复移动;所述翻转挡板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安装于料槽另一侧的出料口处,所述开闭油缸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挡板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翻转挡板开闭;所述挤压油缸具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当第一油腔注油时所述加圧板向翻转挡板方向移动;所述开闭油缸具有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当第三油腔注油时所述翻转挡板闭合;秸秆挤压装置还包括溢流阀、单向阀和换向阀;所述换向阀具有用于注入液压油的P端和用于回油的T端,还具有A端和B端;所述换向阀的A端与所述挤压油缸的第二油腔相连接,还通过所述单向阀与开闭油缸的第三油腔相连接,所述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从A端向开闭油缸;所述溢流阀连接在所述单向阀与开闭油缸第三油腔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换向阀的B端与所述挤压油缸的第一油腔相连接,还与所述开闭油缸的第四油腔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禾器包括机架和相对于机架回转的拨禾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切禾器包括前方具有开口的壳体,所述壳体中设有上粉碎辊和下粉碎辊,还设有位于粉碎辊后侧的绞龙,壳体的侧板上开设有与绞龙位置相对应的排料口。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用于将所述排料口排出的秸秆碎料输送到料槽入料口的输送机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收禾器和切禾器固定连接,所述切禾器与移动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上还安装有第一伸缩缸,所述第一伸缩缸一端与移动装置相铰接、另一端与切禾器相铰接,用于驱动收禾器及切禾器相对于移动装置俯仰转动。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输式振动筛包括本体,本体前后端分别通过转动连接方式安装有左右走向的前轴及后轴;所述前轴和后轴之间通过左右两组传动带相连接,所述前轴与后轴带动所述两组传动带同步运动,左右两组传动带之间连接有多组横杆。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输式振动筛前端低于后端倾斜设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运输式振动筛的后轴为主动轴,后轴的两端分别通过偏心盘安装在本体上;所述偏心盘与本体转动连接,所述后轴与偏心盘固定连接,所述偏心盘与本体间的转动轴线相对于后轴的轴线偏心设置;用于驱动运输式振动筛运转的第二回转驱动装置通过传动机构与偏心盘相连接。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铲起装置包括振动铲,所述振动铲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运输式振动筛上;还包括相对于运输式振动筛固定设置的第三回转驱动装置,所述第三回转装置的输出轴上安装有转盘,还包括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一端与转盘相对于转盘的回转轴线以偏心方式转动连接、另一端与振动铲转动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积极效果:(1)本专利技术实现了收禾、切禾、大姜铲运、去除多余泥土一系列自动化收获操作,降低了收获成本和工作量,提高了收获效率,一旦投入市场,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可观;(2)采用振动铲将大姜铲起,避免因阻尼过大影响移动速度,效率高;(3)运输式振动筛采用横杆式结构,可以通过增加数量缩小间隔,防止大姜掉落破损;(4)运输式振动筛通过偏心式主动轴实现振动,可以将附着的大块泥土筛落,并且链条的运转与振动共用一个驱动装置,结构简单,控制方便,成本低;(5)收禾、切禾部分,以及运输式振动筛部分,可分别在伸缩缸的驱动下收起,使得移动装置在非工作时间可自由移动;(6)本专利技术设有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和用于挤压粉碎后的秸秆的秸秆挤压装置,可以自动完成秸秆的收割、粉碎和挤压,实现了秸秆的快速回收,极大地减少收获人员的工作量,挤压后的秸秆碎料方便运输、储存和再利用;(7)挤压油缸与开闭油缸在同一组换向阀控制下联动,同时利用溢流阀控制翻转挡板的开闭时机,只有当料槽内的碎料挤压到一定程度、超过溢流阀的额定压力,开闭油缸的第三油腔才能回油,使翻转挡板打开,确保碎料的压缩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省略了秸秆挤压装置部分。图2为本专利技术秸秆挤压装置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秸秆挤压装置部分的液压原理图。图4为运输式振动筛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一种大姜收获机,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可以是改造的拖拉机或者其它工程车辆,包括车体1和驱动行走的行走装置2。优选的,所述行走装置2为设置在车体1左右两侧的履带装置,履带带装置为三角形布局,包括位于顶部的主动轮,还包括位于底部水平排列的一系列从动轮、支撑轮。大姜收获机还包括秸秆回收部分和铲运振筛装置。秸秆回收部分包括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和用于挤压粉碎后的秸秆的秸秆挤压装置。所述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包括收禾器3和切禾器4,所述切禾器4安装在车体1的前端,所述收禾器3安装在切禾器4的前端。所述收禾器3用于将秸秆拨送到切禾器4中,其包括机架和相对于机架回转的拨禾轮。所述切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安装有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和用于挤压粉碎后的秸秆的秸秆挤压装置;所述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包括收禾器(3)和切禾器(4);所述切禾器(4)安装在移动装置的前端,所述收禾器(3)安装在切禾器(4)的前端;所述收禾器(3)用于将秸秆拨送到切禾器(4)中;所述切禾器(4)用于将秸秆切断粉碎;收获机还包括铲运装置,所述铲运装置包括运输式振动筛(8)以及安装在运输式振动筛(8)前端的振动铲(7);所述振动铲(7)前端向下倾斜,用于将大姜铲起;所述运输式振动筛(8)用于将振动铲(7)铲起的大姜向后端运送,并用于在运送过程中施加振动以去除大姜上附着的泥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上安装有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和用于挤压粉碎后的秸秆的秸秆挤压装置;所述秸秆收割粉碎装置包括收禾器(3)和切禾器(4);所述切禾器(4)安装在移动装置的前端,所述收禾器(3)安装在切禾器(4)的前端;所述收禾器(3)用于将秸秆拨送到切禾器(4)中;所述切禾器(4)用于将秸秆切断粉碎;收获机还包括铲运装置,所述铲运装置包括运输式振动筛(8)以及安装在运输式振动筛(8)前端的振动铲(7);所述振动铲(7)前端向下倾斜,用于将大姜铲起;所述运输式振动筛(8)用于将振动铲(7)铲起的大姜向后端运送,并用于在运送过程中施加振动以去除大姜上附着的泥土。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姜收获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秸秆挤压装置包括安装在移动装置上的料槽(13),所述料槽(13)顶部开设有用于放入粉碎后的秸秆的入料口;所述秸秆挤压装置还包括挤压油缸(11)、挤压板(12)、开闭油缸(14)和翻转挡板(15);所述挤压板(12)垂直设置于所述料槽(13)中、位于所述入料口的一侧,所述挤压油缸(11)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挤压板(12)相连接,以驱动所述挤压板(12)在所述料槽(13)中往复移动;所述翻转挡板(15)通过活动连接方式安装于料槽(13)另一侧的出料口处,所述开闭油缸(14)一端与所述移动装置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翻转挡板(15)相连接,以驱动所述翻转挡板(15)开闭;所述挤压油缸(11)具有第一油腔和第二油腔,当第一油腔注油时所述加圧板向翻转挡板(15)方向移动;所述开闭油缸(14)具有第三油腔和第四油腔,当第三油腔注油时所述翻转挡板(15)闭合;秸秆挤压装置还包括溢流阀(17)、单向阀(18)和换向阀(19);所述换向阀(19)具有用于注入液压油的P端和用于回油的T端,还具有A端和B端;所述换向阀(19)的A端与所述挤压油缸(11)的第二油腔相连接,还通过所述单向阀(18)与开闭油缸(14)的第三油腔相连接,所述单向阀(18)的导通方向为从A端向开闭油缸(14);所述溢流阀(17)连接在所述单向阀(18)与开闭油缸(14)第三油腔之间的管路上;所述换向阀(19)的B端与所述挤压油缸(11)的第一油腔相连接,还与所述开闭油缸(14)的第四油腔相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开永李典松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慧能机械研发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