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7845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涉及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包括:电机外壳、风扇、转子、电机轴、后盖以及前盖;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转子内设置有通风道,所述电机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所述风扇包括与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轴心、以及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在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之间设有支撑骨架,所述第一风扇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所述轴心上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二风扇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第二扇叶。有益效果是:通过本结构的风扇应用,电机在工作时,风扇的所述第一风扇体形成对电机内部的强风气流,风扇的所述第二风扇体形成对电机外部的气流降温作用,以实现降低电机内部温度、保持电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
本技术涉及电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环保的重视和发展,电动车取代燃油车是大势所趋。直流无刷电机在电动车领域广泛应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因超负荷运行和环境因素造成电机发热毁坏率高。当前市场上无刷电机两种降温模式:一、全封闭外降温;二、转子自冷却电机。第二种电机内吸式风叶固定在转子内孔处,内吸风风束通过转子内孔直线进入前端由出风孔排出,对磁瓦不能起到直接降温,对主要发热源定子及定子线包不能直接吹风降温,故对电机降温不理想。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如中国专利CN201220098684.X,用于电动车的直流无刷内转子自冷却电机,其,包括风罩、后风扇、后盖、电机外壳、定子线包、定子,内风扇、转子、磁瓦和前盖,所述后风扇、内风扇和转子依次固装在电机轴上,该专利通过后风扇和内风扇的应用,虽然在一定程度缓解了散热的问题,但是会存在吸风对电机内部死角与气隙之间有大量存灰现象。鉴于此,针对以上问题我公司经过研发自行设计的内外全方位吹风、全部件降温自冷却电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散热效果差、会产生存灰等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包括:电机外壳、风扇、转子、电机轴、后盖、以及前盖;所述风扇和转子依次固装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后盖和前盖上,所述风扇安装有在所述后盖的外侧,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转子内设置有通风道,所述电机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轴心、以及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在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之间设有支撑骨架,所述第一风扇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所述轴心上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二风扇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第二扇叶。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扇叶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扇叶与水平面相垂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扇体上的第一扇叶的数量为8个。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二风扇体上的第二扇叶的数量为8个。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风扇体的直径小于后盖的直径,所述第二风扇体的直径大于后盖的直径,当所述风扇跟随电机轴转动时,所述第一风扇体形成对电机内部的强风气流,所述第二风扇体形成对电机外部的气流降温作用。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风扇与后盖之间设有散热网,所述散热网的表面均布有小孔,所述小孔的直径在0.5mm~5mm之间。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电机外壳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散热鳍,以增强电机的散热性能。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风扇的外侧设有风罩,在所述风罩的表面还开设有进风孔。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后盖上设置三个扇形进风口。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结构的风扇应用,电机在工作时,风扇的所述第一风扇体形成对电机内部的强风气流,风扇的所述第二风扇体形成对电机外部的气流降温作用,以实现降低电机内部温度、保持电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案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案,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的后盖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的风扇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参照图1-3所示,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包括:电机外壳1、风扇2、转子3、电机轴4、后盖5、以及前盖6;风扇2和转子3依次固装在电机轴4上,电机轴4通过轴承设置在后盖5和前盖6上,风扇2安装有在后盖5的外侧,后盖5上设置有进风口99,转子3内设置有通风道98,电机外壳1上设置有出风口97,在风扇2的外侧设有风罩7,在风罩7的表面还开设有进风孔96。本技术的风扇2包括与电机轴4固定连接的轴心11、以及第一风扇体12和第二风扇体13,在第一风扇体12和第二风扇体13之间设有支撑骨架14,第一风扇体12包括若干个围绕在轴心11上的第一扇叶15,第二风扇体13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支撑骨架14上的第二扇叶16。其中,第一扇叶15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第二扇叶16与水平面相垂直。采用此结构的设置,使得风扇2在转动时,第二风扇体13能够扰动风扇2侧的气流,形成涡流气旋,协助第一风扇体12对电机的内腔产生强力的气流,本技术的第一风扇体12上的第一扇叶15的数量为8个,第二风扇体13上的第二扇叶16的数量为8个,上述的第一扇叶15和第二扇叶16的数量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本技术的第一风扇体12的直径小于后盖5的直径,第二风扇体13的直径大于后盖5的直径,当风扇2跟随电机轴4转动时,第一风扇体12形成对电机内部的强风气流,第二风扇体13形成对电机外部的气流降温作用。为了能进一步的散热以及滤除存尘,在风扇2与后盖5之间设有散热网8,散热网8的表面均布有小孔,小孔的直径在0.5mm~5mm之间。本技术在电机外壳1的外侧设有若干个散热鳍9,以增强电机的散热性能。本技术通过本结构的风扇2应用,电机在工作时,风扇2的第一风扇体12形成对电机内部的强风气流,风扇2的第二风扇体13形成对电机外部的气流降温作用,以实现降低电机内部温度、保持电机的有效输出功率,延长电机使用寿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包括:电机外壳、风扇、转子、电机轴、后盖、以及前盖;所述风扇和转子依次固装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后盖和前盖上,所述风扇安装有在所述后盖的外侧,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转子内设置有通风道,所述电机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轴心、以及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在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之间设有支撑骨架,所述第一风扇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所述轴心上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二风扇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第二扇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包括:电机外壳、风扇、转子、电机轴、后盖、以及前盖;所述风扇和转子依次固装在所述电机轴上,所述电机轴通过轴承设置在所述后盖和前盖上,所述风扇安装有在所述后盖的外侧,所述后盖上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转子内设置有通风道,所述电机外壳上设置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包括与所述电机轴固定连接的轴心、以及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在所述第一风扇体和第二风扇体之间设有支撑骨架,所述第一风扇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所述轴心上的第一扇叶,所述第二风扇体包括若干个围绕在所述支撑骨架上的第二扇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扇叶与水平面的夹角小于90度,所述第二扇叶与水平面相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方位吹风降温自冷却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扇体上的第一扇叶的数量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姬帅强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晶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