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压双向直流输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6768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3:23
一种中压双向直流输电系统,包括换流器Ⅰ、换流器Ⅱ、控制器Ⅰ、控制器Ⅱ、隔离开关和直流连接线,其特征是所述的换流器Ⅰ通过隔离开关与交流电网连接,所述的换流器Ⅱ通过隔离开关与另一侧的交流电网连接,换流器Ⅰ通过直流连接线与换流器Ⅱ相连接,所述的控制器Ⅰ与换流器Ⅰ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Ⅱ与换流器Ⅱ电连接;所有换流器单元采用相同的两电平或三电平三相结构,换流器单元可相互替换,维护简单;换流器具有独立的控制器,控制器根据换流器直流侧的电压电流和交流电网的电压电流情况计算指令电流,换流器单元根据指令电流进行功率调节,实现了两个电站电能的相互传输,控制策略简单,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压双向直流输电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力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中压双向直流输电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网的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直流输电系统(LCC-HVDC)换流站技术虽然具有成熟的工程应用经验,但由于其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无功功率,并且存在换相失败的缺点,越来越不满足现代电网对柔性输电的要求。近年来,随着柔性输电技术的发展,电压源型换流器高压直流输电(VSC-HVDC)因其开关频率低、损耗小等优点,广泛应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申请号201310276517.9的中国技术专利给出了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三极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该结构已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为基础,解决了LCC-HVDC交流系统故障下交流侧换相失败的问题,但不具备直流侧短路电流的闭锁能力。申请号201510920911.0的中国技术专利给出了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拓扑结构,该结构采用两种不同结构的子模块级联,当发生直流侧短路时,其能够有效的减小故障电流,有效的保护了电力电子器件,但使用两种子模块级联,不但增加了系统的维护难度,而且增加了控制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中压双向直流输电系统,包括换流器Ⅰ(1)、换流器Ⅱ(2)、控制器Ⅰ(3)、控制器Ⅱ(4)、直流接触器Ⅰ(5)、直流接触器Ⅱ(6)和断路器(7),其特征是所述的换流器Ⅰ(1)通过断路器(7)与三相交流电网连接,所述的换流器Ⅱ(2)通过断路器(7)与另一侧的三相交流电网连接,换流器Ⅰ(1)的正母线通过直流接触器Ⅰ(5)与换流器Ⅱ(2)的正母线相连,换流器Ⅰ(1)的负母线通过直流接触器Ⅱ(6)与换流器Ⅱ(2)的负母线相连,所述的控制器Ⅰ(3)与换流器Ⅰ(1)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Ⅱ(4)与换流器Ⅱ(2)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压双向直流输电系统,包括换流器Ⅰ(1)、换流器Ⅱ(2)、控制器Ⅰ(3)、控制器Ⅱ(4)、直流接触器Ⅰ(5)、直流接触器Ⅱ(6)和断路器(7),其特征是所述的换流器Ⅰ(1)通过断路器(7)与三相交流电网连接,所述的换流器Ⅱ(2)通过断路器(7)与另一侧的三相交流电网连接,换流器Ⅰ(1)的正母线通过直流接触器Ⅰ(5)与换流器Ⅱ(2)的正母线相连,换流器Ⅰ(1)的负母线通过直流接触器Ⅱ(6)与换流器Ⅱ(2)的负母线相连,所述的控制器Ⅰ(3)与换流器Ⅰ(1)电连接,所述的控制器Ⅱ(4)与换流器Ⅱ(2)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是控制器Ⅰ(3)包括主控器、信号调理板、通讯板、电源板、电流互感器、直流电压传感器和电流传感器,所述的电流互感器、直流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分别与信号调理板电连接,所述的信号调理板包括调理电路,所述的调理电路包括差分电路,起信号采集作用的信号调理板、起电能支持作用的电源板、起通信作用的通讯板分别与主控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是控制器Ⅱ(4)设置为与控制器Ⅰ(3)相同的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流输电系统,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其广陈早军尹彭飞姜圆九林亚军李菲菲朱海梅郑云玲郭培彬
申请(专利权)人:新风光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