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共用母线的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总平面布置结构
本技术涉及特高压输电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共用母线的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总平面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1000kV交流特高压变电站及±800kV直流特高压换流站工程技术已日趋成熟。通常,特高压直流工程以及特高压交流工程独立建设并采用输电线路连接,此种工程建设方案需要占用较多的土地资源,工程设备投资较大,而且电能在二者之间传输也会产生一定的损耗。因此,克服相应的技术难题,研发一种共用母线的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总平面布置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的不足,提供一种共用母线的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总平面布置结构。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共用母线的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总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直流换流区域、交流变电区域和生产辅助建筑物,所述直流换流区域包括±800kV直流场、±800kV阀厅及换流区域、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一、5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10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和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所述交流变电区域包括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1000kV主变压器区域、110 ...
【技术保护点】
1.共用母线的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总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直流换流区域(1)、交流变电区域(2)和生产辅助建筑物(3),所述直流换流区域(1)包括±800kV直流场(4)、±800kV阀厅及换流区域(5)、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一(6)、5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7)、10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8)和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9),所述交流变电区域(2)包括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9)、1000kV主变压器区域(10)、110kV低压无功补偿区域(11)和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二(1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换流区域(1)和交流变电区域(2)共用1000kV交 ...
【技术特征摘要】
1.共用母线的特高压交直流合建站总平面布置结构,包括直流换流区域(1)、交流变电区域(2)和生产辅助建筑物(3),所述直流换流区域(1)包括±800kV直流场(4)、±800kV阀厅及换流区域(5)、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一(6)、5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7)、10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8)和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9),所述交流变电区域(2)包括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9)、1000kV主变压器区域(10)、110kV低压无功补偿区域(11)和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二(12),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流换流区域(1)和交流变电区域(2)共用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9)并共用区域内的1000kV交流母线(9a),所述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9)为L型,所述±800kV直流场(4)、±800kV阀厅及换流区域(5)与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9)的部分区域依次并列布置,所述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一(6)位于±800kV阀厅及换流区域(5)的一侧,所述10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8)紧靠10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9),所述5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7)紧靠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一(6)并与10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8)相邻,所述1000kV主变压器区域(10)、110kV低压无功补偿区域(11)和500kV交流配电装置区域二(12)均与1000kV交流滤波器区域(8)相邻并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贤珊,张进,段昊,曾静,马亮,陈晨,许斌,杨金根,陈宏明,王丽杰,王秋源,陈鹏,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