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扣结构及断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7060 阅读:1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脱扣结构,应用于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壳体、牵引杆、及通孔,所述牵引杆设于壳体内部,所述通孔连通壳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脱扣结构包括:操作部;推动部,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推动部部分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推动部的活动行程内;弹性部,套于所述推动部;其中,所述操作部曝露于用户的可触区域内,且所述操作部可带动推动部朝着靠近牵引杆的方向活动;所述推动部接触并推动牵引杆时所述弹性部处于形变且为推动部提供回复力的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断路器的通孔可进入断路器内部而推动牵引杆,从而快速、便捷地即可完成断路器的紧急脱扣,保障了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有效避免断路器无法合闸的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脱扣结构及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特别是涉及脱扣结构及断路器。
技术介绍
塑壳断路器是一种用塑料绝缘体来作为装置外壳的断路器。用来分配电能和保护线路及电源设备免受过载、短路等故障的损坏。如今,随着塑壳断路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人们对塑壳断路器的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塑壳断路器的脱扣按钮是用来保证断路器在紧急情况下用手动操作使断路器自由脱扣的一种操作方式。现有技术中,由于按钮操作面较小不能用手指操作,只能用工具来操作按钮,但现场有时没有合适的工具而无法及时操作,无法达到紧急脱扣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提供脱扣结构和断路器,用于解决现有的断路器无法实现紧急脱扣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脱扣结构,应用于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壳体、牵引杆、及通孔,所述牵引杆设于壳体内部,所述通孔连通壳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脱扣结构包括:操作部;推动部,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推动部部分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推动部的活动行程内;弹性部,套于所述推动部;其中,所述操作部曝露于用户的可触区域内,且所述操作部可带动推动部朝着靠近牵引杆的方向活动;所述推动部接触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壳体、牵引杆、及通孔,所述牵引杆设于壳体内部,所述通孔连通壳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脱扣结构包括:操作部;推动部,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推动部部分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推动部的活动行程内;弹性部,套于所述推动部;其中,所述操作部曝露于用户的可触区域内,且所述操作部可带动推动部朝着靠近牵引杆的方向活动;所述推动部接触并推动牵引杆时所述弹性部处于形变且为推动部提供回复力的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断路器,所述断路器包括壳体、牵引杆、及通孔,所述牵引杆设于壳体内部,所述通孔连通壳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脱扣结构包括:操作部;推动部,连接所述操作部;所述推动部部分穿过所述通孔,且所述牵引杆位于所述推动部的活动行程内;弹性部,套于所述推动部;其中,所述操作部曝露于用户的可触区域内,且所述操作部可带动推动部朝着靠近牵引杆的方向活动;所述推动部接触并推动牵引杆时所述弹性部处于形变且为推动部提供回复力的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部包括:推动杆,连接所述操作部;推动端,设于推动杆的一端且与所述牵引杆可接触;其中,所述推动杆的形状包括圆柱体,所述推动端的形状包括圆锥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脱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扣结构包括:所述通孔包括按第一方向排列的第一圆孔、第二圆孔、第三圆孔;其中,所述第一圆孔供放置操作部,所述第二圆孔和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志贤苏邯林贾文军
申请(专利权)人:三信国际电器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