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6762 阅读: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安全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外管组的底部套有支撑管;外管组由若干根外管拼接而成;电极拼接组件由内电极和外电极组成;外电极由上电极接头和下电极接头组成;内电极包括有电极筒组件和电极棒组件组成;外管的内腔设置有电池组;电池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内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内电极与警示灯泡一极相接通;最底部的一个内电极与最底部的一个外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外电极与警示灯泡另一极相接通。在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上电极接头和下电极接头之间为可拆卸结构,方便运输以及存储,在上电极接头和下电极接头安装的同时即可完成电路的安装,简化安装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安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道路交通安全信息的提示、警示,主要是通过道路旁的道路交标志牌向驾驶员传递;施工人员在道路上施工使通常会使用应急提示牌对来往车辆提示。用图形、文字、符号表示信息的传统道路交通标志牌,提示内容固定、单一,不能及时反映道路交通状况的时变性和不确定性,加之易受雨雾天气、驾驶员注意力等因素的影响,其对安全信息的提示作用受到了极大的局限。为提高展示效果,需要利用支架立起在一定的高度;施工完毕后需要把提示牌搬走,但由于现今的提示牌支架不能够折叠,而且一般施工时需要使用到多个提示牌,所以运输极为不方便;而每一次安装时,都需要重新连接电路系统,使用麻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方便安装和运输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它包括有警示灯泡和外管组;所述外管组的底部套有支撑管;所述支撑管上设置有把手螺母;所述把手螺母与支撑管的侧壁相螺纹连接;所述把手螺母穿过支撑管后压紧在外管组的侧壁上;所述支撑管的底部固定有折叠架;所述外管组由若干根外管拼接而成;相邻两根外管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最顶端的一根外管与警示灯泡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所述电极拼接组件由内电极和外电极组成;所述外电极由上电极接头和下电极接头组成;所述内电极包括有电极筒组件和电极棒组件组成;所述电极筒组件设置在上电极接头的内部;所述电极棒组件设置在下电极接头的内部;所述外管的内腔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外管内设置有电池保护模块;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内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内电极与警示灯泡一极相接通;相邻的两个外电极之间通过外管相接通;最底部的一个内电极与最底部的一个外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外电极与警示灯泡另一极相接通。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筒组件包括有第一触片、触片固定座和电极筒;所述第一触片和电极筒分别固定在触片固定座的两端面上;所述电极棒组件包括有电极棒、第二触片和电极棒固定座;所述电极棒和第二触片分别固定在电极棒固定座的两端面上;所述电极棒的棒身与电极筒的内腔相匹配;所述电极棒插入到电极筒的内腔;所述第一触片通过电极棒插入到电极筒后与第二触片相接通;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分别接通在同一个外管内的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上;最顶端的一个第一触片与警示灯泡一极相接通;最低端的第二触片与最低端的外电极相接通。进一步地,所述上电极接头为外牙套;所述下电极接头为内牙套;所述上电极接头的外螺纹与下电极接头的内螺纹相匹配;所述上电极接头的外螺纹与下电极接头的内螺纹相螺纹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筒通过第一螺栓锁紧固定在触片固定座上;所述电极棒一端设置有导电板;所述导电板通过第二螺栓紧固定在电极棒固定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极棒固定座上固定有电极棒保护套;所述电极棒保护套套在电极棒外;所述电极筒外套有电极筒保护套;所述电极筒保护套固定在触片固定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电极筒保护套一端为密封端;所述电极筒保护套的密封端面设置有过棒通孔;所述电极棒保护套的内腔设置有护环和弹簧;所述护环的内孔与电极棒的棒身相匹配;所述护环套在电极棒外;所述电极棒保护套的内侧表面设置有挡环;所述挡环的内孔半径少于护环的外圆半径;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压紧在电极棒固定座与护环上;所述筒保护套穿过挡环的内孔后伸入到电极棒保护套内;所述电极筒保护套的密封端面压紧在护环上;电极棒穿过过棒通孔后插入电极筒保护套的内部。进一步地,所述电池组由若干个锂电池串联而成;所述锂电池的两极分别为连接内牙套和外牙柱;所述连接内牙套与外牙柱相匹配;所述锂电池之间通过连接内牙套与相邻的外牙柱锁紧固定。采用上述结构后,本技术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外管组的底部套有支撑管;支撑管上设置有把手螺母;把手螺母与支撑管的侧壁相螺纹连接;把手螺母穿过支撑管后压紧在外管组的侧壁上;支撑管的底部固定有折叠架;外管组由若干根外管拼接而成;相邻两根外管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最顶端的一根外管与警示灯泡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电极拼接组件由内电极和外电极组成;外电极由上电极接头和下电极接头组成;内电极包括有电极筒组件和电极棒组件组成;电极筒组件设置在上电极接头的内部;电极棒组件设置在下电极接头的内部;外管的内腔设置有电池组;外管内设置有电池保护模块;电池保护模块串联在电池组上;电池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内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内电极与警示灯泡一极相接通;相邻的两个外电极之间通过外管相接通;最底部的一个内电极与最底部的一个外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外电极与警示灯泡另一极相接通。在使用本技术时,电极筒组件和电极棒组件接通,使内电极闭合;各个电极筒组件分别与对应的电极棒组件接通后,作为各个电池组的连接节点,使各个电池组串联成一个整体,最顶端的一个内电极与与警示灯泡一极接通;然后最底部的一个内电极与外电极接通,并通过各个外管和外电极与与警示灯泡另一极接通;使其构成一个串联电路,通过各个电池组对与警示灯泡供电;上电极接头和下电极接头之间为可拆卸结构,方便运输以及存储,在上电极接头和下电极接头安装的同时即可完成电路的安装,简化安装步骤。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拆出支撑管和折叠架的剖面图;图3是图2中的A部放大视图;图4是内电极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电极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电极棒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锂电池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警示灯泡;2、外管;3、支撑管;4、折叠架;5、电池保护模块;6、锂电池;601、连接内牙套;602、外牙柱;7、第一螺栓;8、第一触片;9、触片固定座;10、电极筒;11、电极筒保护套;1101、过棒通孔;12、电极棒;1201、导电板;13、护环;14、下电极接头;15、第二触片;16、电极棒保护套;1601、挡环;17、电极棒固定座;18、第二螺栓;19、弹簧;20、上电极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7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它包括有警示灯泡1和外管组;所述外管组的底部套有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上设置有把手螺母;所述把手螺母与支撑管3的侧壁相螺纹连接;所述把手螺母穿过支撑管3后压紧在外管组的侧壁上;所述支撑管3的底部固定有折叠架4;所述外管组由若干根外管2拼接而成;相邻两根外管2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最顶端的一根外管2与警示灯泡1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所述电极拼接组件由内电极和外电极组成;所述外电极由上电极接头20和下电极接头14组成;所述内电极包括有电极筒组件和电极棒组件组成;所述电极筒组件设置在上电极接头20的内部;所述电极棒组件设置在下电极接头14的内部;电极筒组件和电极棒组件接通,使内电极闭合;所述外管2的内腔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外管2内设置有电池保护模块5;电池保护模块5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电池保护模块5用于保护电池组,防止过充,过放和短路;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内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内电极与警示灯泡1一极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警示灯泡(1)和外管组;所述外管组的底部套有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上设置有把手螺母;所述把手螺母与支撑管(3)的侧壁相螺纹连接;所述把手螺母穿过支撑管(3)后压紧在外管组的侧壁上;所述支撑管(3)的底部固定有折叠架(4);所述外管组由若干根外管(2)拼接而成;相邻两根外管(2)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最顶端的一根外管(2)与警示灯泡(1)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所述电极拼接组件由内电极和外电极组成;所述外电极由上电极接头(20)和下电极接头(14)组成;所述内电极包括有电极筒组件和电极棒组件组成;所述电极筒组件设置在上电极接头(20)的内部;所述电极棒组件设置在下电极接头(14)的内部;所述外管(2)的内腔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外管(2)内设置有电池保护模块(5);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内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内电极与警示灯泡(1)一极相接通;相邻的两个外电极之间通过外管(2)相接通;最底部的一个内电极与最底部的一个外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外电极与警示灯泡(1)另一极相接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警示灯泡(1)和外管组;所述外管组的底部套有支撑管(3);所述支撑管(3)上设置有把手螺母;所述把手螺母与支撑管(3)的侧壁相螺纹连接;所述把手螺母穿过支撑管(3)后压紧在外管组的侧壁上;所述支撑管(3)的底部固定有折叠架(4);所述外管组由若干根外管(2)拼接而成;相邻两根外管(2)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最顶端的一根外管(2)与警示灯泡(1)之间固定有电极拼接组件;所述电极拼接组件由内电极和外电极组成;所述外电极由上电极接头(20)和下电极接头(14)组成;所述内电极包括有电极筒组件和电极棒组件组成;所述电极筒组件设置在上电极接头(20)的内部;所述电极棒组件设置在下电极接头(14)的内部;所述外管(2)的内腔设置有电池组;所述外管(2)内设置有电池保护模块(5);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内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内电极与警示灯泡(1)一极相接通;相邻的两个外电极之间通过外管(2)相接通;最底部的一个内电极与最底部的一个外电极相接通;最顶部的一个外电极与警示灯泡(1)另一极相接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筒组件包括有第一触片(8)、触片固定座(9)和电极筒(10);所述第一触片(8)和电极筒(10)分别固定在触片固定座(9)的两端面上;所述电极棒组件包括有电极棒(12)、第二触片(15)和电极棒固定座(17);所述电极棒(12)和第二触片(15)分别固定在电极棒固定座(17)的两端面上;所述电极棒(12)的棒身与电极筒(10)的内腔相匹配;所述电极棒(12)插入到电极筒(10)的内腔;所述第一触片(8)通过电极棒(12)插入到电极筒(10)后与第二触片(15)相接通;所述电池组的两端分别接通在同一个外管(2)内的第一触片(8)和第二触片(15)上;最顶端的一个第一触片(8)与警示灯泡(1)一极相接通;最低端的第二触片(15)与最低端的外电极相接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设备的供电和支撑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良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中联希柏安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