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缆分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6077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2: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光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光缆分线装置,包括外壳、上板、下板和多个中间板,所述上板、中间板和下板的一侧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孔对应的螺纹孔,所述上板的和中间板下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所述第二插杆的外侧套接有第一弹簧和限位块,所述上板的下表面、中间板的上表面和下表面、下板的上表面均设有弧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有的上板、中间板和下板之间通过第一插杆、第二插杆和第一弹簧之间固定安装,安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同时能够添加中间板的数量,从而能够满足不同光纤数量的光缆进行分线使用,设有第二弹簧和弧形板能够对不同粗细的光纤进行夹紧固定,使用范围广,结构灵活,使用方便,值得推广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缆分线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缆
,尤其涉及一种光缆分线装置。
技术介绍
光缆是为了满足光学、机械或环境的性能规范而制造的,它是利用置于包覆护套中的一根或多根光纤作为传输媒质并可以单独或成组使用的通信线缆组件。光缆主要是由光导纤维和塑料保护套管及塑料外皮构成,光缆的基本结构一般是由缆芯、加强钢丝、填充物和护套等几部分组成,另外根据需要还有防水层、缓冲层、绝缘金属导线等构件。光缆在使用时,需要通过分线装置将各单芯光纤分开,分别连接不同的接收单元,但是目前所使用的分线装置分线的数量有限,往往不能够满足有较多光纤的光缆进行使用,同时在对光纤进行固定时,不能够很好的对不同粗细的光纤进行固定,使用具有较大的局限性,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一种光缆分线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从而提出的一种光缆分线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设计一种光缆分线装置,包括外壳、上板、下板和多个中间板,所述外壳的内部插接有光缆,所述外壳的右端边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所述外壳的外壁左侧等间距螺纹连接三个挤压螺钉,所述挤压螺钉位于外壳内部的一端连接有与光缆接触的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缆分线装置,包括外壳(6)、上板(1)、下板(4)和多个中间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的内部插接有光缆(9),所述外壳(6)的右端边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7),所述外壳(6)的外壁左侧等间距螺纹连接三个挤压螺钉(5),所述挤压螺钉(5)位于外壳(6)内部的一端连接有与光缆(9)接触的压板(8),所述上板(1)、中间板(3)和下板(4)的一侧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孔(7)对应的螺纹孔(2),所述上板(1)的和中间板(3)下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11),所述第一插杆(11)的一侧下部均设有第二固定孔(13),所述中间板(3)和下板(4)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与第一插杆(11)匹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分线装置,包括外壳(6)、上板(1)、下板(4)和多个中间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的内部插接有光缆(9),所述外壳(6)的右端边缘设有多个第一固定孔(7),所述外壳(6)的外壁左侧等间距螺纹连接三个挤压螺钉(5),所述挤压螺钉(5)位于外壳(6)内部的一端连接有与光缆(9)接触的压板(8),所述上板(1)、中间板(3)和下板(4)的一侧均设有与第一固定孔(7)对应的螺纹孔(2),所述上板(1)的和中间板(3)下表面两侧均固定安装有第一插杆(11),所述第一插杆(11)的一侧下部均设有第二固定孔(13),所述中间板(3)和下板(4)的上表面两侧均设有与第一插杆(11)匹配的第二通孔(18),所述中间板(3)和下板(4)的两侧均设有与第二通孔(18)相通的第一通孔(12),所述中间板(3)和下板(4)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安装有安装板(17),所述第一通孔(12)的内部设有与第二固定孔(13)匹配的第二插杆(14),且第二插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羊奕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赛曼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