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换热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51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换热装置,以解决现有的装置的对流换热效率低的问题。装置包括:外围腔体、起泡板、起泡孔;其中,所述外围腔体包括入口端和出口端,中间液体位于所述外围腔体内部;所述起泡板安装于所述外围腔体的内部;起泡孔位于起泡板上;工质一从所述入口端流入所述外围腔体后,流经所述起泡板时,在起泡孔上产生泡并鼓入中间液体;中间液体与泡一起与工质二进行热交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换热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热传递领域等。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高速发展,有很多场合,需要将热量从一种工质传递到另一种工质。目前最常用的一种方式就是间壁式换热器。比如常见的管式换热,就是管内外分别流过两种不同温度的工质,通过管壁进行换热。传热的基本过程是三步:首先工质一将热量传递到管壁表面,此为对流换热;然后热量通过管壁传导到管壁的另一侧也即冷工质侧的表面,此为导热;最后再通过对流换热,从另一侧表面传递到冷工质。通常管壁的导热效率都比较高,而管壁表面的对流换热相对较差,是制约换热过程的主要因素。尤其当工质为气态时,比如高温烟气,其与固体表面的对流换热系数非常低。因此普遍的常识是:气体换热器的效率通常是比较差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间接式换热技术,大幅度提升低换热能力工质比如气体在换热壁面处的对流换热系数。该技术通过引入中间液体,低换热能力工质比如气体在此中间液体内鼓泡形成泡状流动。该泡状流动为泡与中间液体的混合物,一起冲刷换热壁面。该泡状流动混合物冲刷可大大增强低换热能力工质比如气体在换热壁面的对流换热系数,原因主要有二:首先,通过形成泡,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腔体(1)、起泡板(4)、起泡孔(5)、中间液体(6)和换热壁面(7);其中,所述外围腔体(1)包括入口端(2)和出口端(10);所述起泡板(4)安装于所述外围腔体(1)的内部;工质一(3)从入口端(2)进入所述外围腔体(1),在起泡板(4)下方通过起泡板(4)上的起泡孔(5)产生泡(11)进入中间液体(6),之后在中间液体(6)的液面(12)逸出,最终从出口端(10)逸出;中间液体(6)和泡(11)一起与工质二(8)所流经的换热壁面(7)进行热交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围腔体(1)、起泡板(4)、起泡孔(5)、中间液体(6)和换热壁面(7);其中,所述外围腔体(1)包括入口端(2)和出口端(10);所述起泡板(4)安装于所述外围腔体(1)的内部;工质一(3)从入口端(2)进入所述外围腔体(1),在起泡板(4)下方通过起泡板(4)上的起泡孔(5)产生泡(11)进入中间液体(6),之后在中间液体(6)的液面(12)逸出,最终从出口端(10)逸出;中间液体(6)和泡(11)一起与工质二(8)所流经的换热壁面(7)进行热交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质一(3)温度高于工质二(8)温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液体(6)内混合有能发生固液相变的相变颗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液体(6)上层覆盖一层难蒸发的液体。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起泡孔(5)略微凸起于起泡板(4)约0.1至10毫米,并且相邻两个起泡孔(5)之间的孔中心距离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昊
申请(专利权)人:埃尔微尘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