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492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分液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分液器本体,分液器本体设置在容纳腔内;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容纳腔内;其中,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分液器结构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与过滤网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本技术涉及分液器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蒸发器进液管组件由压降式分液器与过滤器组成,现有的压降式分液器多为紫铜,材料局限性较大,而且制造成本较高。从外,由于压降式分液器的材料为紫铜,因此与其连接的毛细管、过滤器等结构由于焊接工艺的限制,直接影响了其它部件的材料选择,不利于进液管组件的整体选材。从外,现有技术中对于压降式分液器与过滤器的组装也是进行独立的安装,在具体的组装过程中大多需要进行焊接或者紧固件连接,整体组装工序较多,且在组装过程中需要考虑连接的稳定性以及分液器与过滤器的相对位置关系,从而导致整体组装效率较低,不利于高效率地进行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液器结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与过滤网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结构,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容纳腔;分液器本体,分液器本体设置在容纳腔内;过滤器,过滤器设置在容纳腔内;其中,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顶壁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容纳腔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注胶口用于向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顶壁之间注入密封胶。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侧壁间隔设置,容纳腔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注胶口用于向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侧壁之间注入密封胶。进一步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第一限位部用于与分液器本体限位接触。进一步地,第一限位部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一限位部沿容纳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分液器本体的至少部分夹设在成对的第一限位部之间。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包括:主流道,主流道的入口设置在分液器本体靠近过滤器的一端;分流孔,分流孔与主流道的出口相连通;其中,分流孔的延伸方向与容纳腔的延伸方向之间具有预设夹角。进一步地,主流道包括:第一流道段;第二流道段,第二流道段的一端与第一流道段相连通,第二流道段的另一端与分流孔相连接;其中,第一流道段为圆柱孔,第二流道段为圆锥孔。进一步地,容纳腔的顶壁上设置有旋拔孔,旋拔孔的中心线与分流孔的中心线相重合,以使分液管穿过旋拔孔插入到分流孔内。进一步地,旋拔孔的部分孔壁段凸出容纳腔的顶壁,并朝向分液器本体。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为圆柱体。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与过滤器沿容纳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用于与过滤器限位接触。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第二限位部沿容纳腔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过滤器的至少部分夹设在成对的第二限位部之间。进一步地,壳体上设置有进液口,进液口设置在壳体靠近过滤器的一端,容纳腔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三限位部,第三限位部设置在过滤器与进液口之间,第三限位部用于与插入到进液口的进液管限位接触。进一步地,分液器本体由合金材料或非金属材料制备而成。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分液器结构,分液器结构为上述的分液器结构。本技术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与过滤器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其中,分液器本体与容纳腔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在具体组装时,由于壳体的存在,只需将分液器本体和过滤器直接安装在壳体的容纳腔内,即完成了分液器本体和过滤器的组装,整体装配效率较高,而且整体结构集成度较高。本技术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与过滤器设置在壳体的容纳腔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与过滤网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分液器结构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分液器结构的分液器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10、壳体;11、容纳腔;111、第一限位部;112、第二限位部;113、第三限位部;12、进液口;20、分液器本体;21、主流道;211、第一流道段;212、第二流道段;22、分流孔;30、过滤器;40、注胶口;50、旋拔孔。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分液器结构,请参考图1和图2,分液器结构包括:壳体10,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分液器本体20,分液器本体20设置在容纳腔11内;过滤器30,过滤器30设置在容纳腔11内;其中,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本技术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其中,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在具体组装时,由于壳体10的存在,只需将分液器本体20和过滤器30直接安装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即完成了分液器本体20和过滤器30的组装,整体装配效率较高,而且整体结构集成度较高。本技术的分液器结构通过将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实现了分液器结构的快速组装,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分液器与过滤网组装效率较低的问题。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均设置在壳体10的容纳腔11内,从而在组装过程中,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会在容纳腔11内自动找中心对正,可以不考虑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的相对位置关系,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分液器本体20与过滤器30的组装时间。为了方便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连接,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顶壁间隔设置。针对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连接方式,如图1所示,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注胶口40用于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顶壁之间注入密封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通过注胶口40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顶壁之间注入密封胶,从而通过密封胶实现了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密封。优选地,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注胶口40用于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注入密封胶,从而通过密封胶实现了分液器本体20与壳体10的密封连接。优选地,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间隔设置,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之间通过密封胶连接。可选地,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间隔设置,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注胶口40用于向分液器本体20与容纳腔11的侧壁之间注入密封胶。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向分液器本体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分液器本体(20),所述分液器本体(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过滤器(30),所述过滤器(3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其中,所述分液器本体(20)与所述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0),所述壳体(10)具有容纳腔(11);分液器本体(20),所述分液器本体(2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过滤器(30),所述过滤器(30)设置在所述容纳腔(11)内;其中,所述分液器本体(20)与所述容纳腔(11)的腔壁之间具有预设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本体(20)与所述容纳腔(11)的顶壁间隔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所述注胶口(40)用于向所述分液器本体(20)与所述容纳腔(11)的顶壁之间注入密封胶。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本体(20)与所述容纳腔(11)的侧壁间隔设置,所述容纳腔(11)的顶壁上设置有注胶口(40),所述注胶口(40)用于向所述分液器本体(20)与所述容纳腔(11)的侧壁之间注入密封胶。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腔(11)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限位部(111),所述第一限位部(111)用于与所述分液器本体(20)限位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111)成对设置,成对的两个所述第一限位部(111)沿所述容纳腔(11)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分液器本体(20)的至少部分夹设在成对的所述第一限位部(111)之间。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分液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液器本体(20)包括:主流道(21),所述主流道(21)的入口设置在所述分液器本体(20)靠近所述过滤器(30)的一端;分流孔(22),所述分流孔(22)与所述主流道(21)的出口相连通;其中,所述分流孔(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容纳腔(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奕晗彭楚堂王琳马颖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