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64062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包括相对分布的左夹件和右夹件,左夹件和右夹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螺栓连接孔,左夹件的右侧面中部设有左窄右宽的第一梯形卡槽,左夹件的左侧中部设有与第一梯形卡槽连通的第一管接头,右夹件的左侧面中部设有右窄左宽的第二梯形卡槽,右夹件的右侧中部设有与第二梯形卡槽连通的第二管接头。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将球阀中腔中的燃气放散到远处,降低了作业风险,保证了作业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燃气放散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燃气球阀中腔的放散装置。
技术介绍
球阀是燃气输配系统中的常用设备,其对燃气管网的安全运行和稳定供气起着保障作用。球阀的检查、维护和保养是燃气经营管理单位的重要工作内容,在线检查测试球阀中球体与阀座的密封性能就是其中之一。在检查测试中需要对球阀中腔进行泄压,并放散其中的燃气。目前本领域通常采用直接打开球阀中腔放散孔的方式进行泄压,这一方式不但会使燃气放散到作业区域,影响了作业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而且会使局部区域的燃气浓度较高,存在燃爆的风险,安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其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优点,通过本技术可将球阀中腔中的燃气放散到远处,降低了作业风险,保证了作业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包括相对分布的左夹件和右夹件,所述左夹件和右夹件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螺栓连接孔,左夹件的右侧面中部设有左窄右宽的第一梯形卡槽,左夹件的左侧中部设有与第一梯形卡槽连通的第一管接头,右夹件的左侧面中部设有右窄左宽的第二梯形卡槽,右夹件的右侧中部设有与第二梯形卡槽连通的第二管接头。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梯形卡槽的槽底开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一条形凹槽,第一条形凹槽与第一管接头连通;所述第二梯形卡槽的槽底开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二条形凹槽,第二条形凹槽与第二管接头连通。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梯形卡槽的槽底设有第一密封垫,第一密封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一条形孔,第一条形孔通过第一条形凹槽与第一管接头连通;所述第二梯形卡槽的槽底设有第二密封垫,第二密封垫开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二条形孔,第二条形孔通过第二条形凹槽与第二管接头连通。进一步的,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的外周壁上分别设有防滑结构。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技术通过设置相对分布的左夹件和右夹件,并在左夹件和右夹件的前后两端均设置螺栓连接孔。让左夹件在其右侧面中部设置左窄右宽的第一梯形卡槽,让左夹件在其左侧中部设置与第一梯形卡槽连通的第一管接头。让右夹件在其左侧面中部设置右窄左宽的第二梯形卡槽,让右夹件在其右侧中部设置与第二梯形卡槽连通的第二管接头。由此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对球阀中腔泄压时,首先将左夹件和右夹件通过第一梯形卡槽和第二梯形卡槽对应卡在球阀六棱柱的左右两侧,并使用连接螺栓使左夹件和右夹件的两端紧固,且使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与球阀六棱柱上的两个中腔放散孔对应;然后在第一管接头和第二管接头上分别安装放散管并延伸到远处;接着打开球阀中腔放散孔即可实现泄压和放散目的。通过本技术可将球阀中腔中的燃气放散到远处,降低了作业风险,保证了作业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下面结合附图所示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的立体图一;图4为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的立体图二;图5为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与球阀六棱柱的组合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首先需要说明的,本技术中所述的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词只是根据附图进行的描述,以便于理解,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及请求保护范围进行的限制。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相对分布的左夹件1和右夹件2,并在左夹件1和右夹件2的前后两端均设置螺栓连接孔,以便于两者连接。在左夹件1的右侧面中部设置左窄右宽的第一梯形卡槽11,并在左夹件1的左侧中部设置与第一梯形卡槽11连通的第一管接头12。在右夹件2的左侧面中部设置右窄左宽的第二梯形卡槽21,并在右夹件2的右侧中部设置与第二梯形卡槽21连通的第二管接头22。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就构成了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操作方便、安全可靠的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在实际应用中,当需要对球阀中腔泄压时,首先将左夹件1和右夹件2通过第一梯形卡槽11和第二梯形卡槽21对应卡在球阀六棱柱的左右两侧,并使用连接螺栓使左夹件1和右夹件2的两端紧固,且使第一管接头12和第二管接头22与球阀六棱柱上的两个中腔放散孔对应;然后在第一管接头12和第二管接头22上分别安装放散管并延伸到远处;接着打开球阀中腔放散孔即可实现泄压和放散目的。通过本技术可将球阀中腔中的燃气放散到远处,降低了作业风险,保证了作业环境和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作为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一梯形卡槽11的槽底开设了上下方向的第一条形凹槽,且使第一条形凹槽与第一管接头12连通;在第二梯形卡槽21的槽底开设了上下方向的第二条形凹槽,且使第二条形凹槽与第二管接头22连通。这一结构设置增强了左夹件1和右夹件2对球阀的适应性,降低了操作难度,不需要较高的对准精度即可保证第一管接头12和第二管接头22与球阀六棱柱上的中腔放散孔连通。作为进一优化方案,本具体实施方式在第一梯形卡槽11的槽底设置了第一密封垫13,并让第一密封垫13开设上下方向的第一条形孔131,且使第一条形孔131通过第一条形凹槽与第一管接头12连通。同理,在第二梯形卡槽11的槽底设置了第二密封垫23,并让第二密封垫23开设上下方向的第二条形孔231,且使第二条形孔231通过第二条形凹槽与第二管接头22连通。这一结构设置可增强第一管接头12和第二管接头22与球阀中腔放散孔连接处的密封性能,实用性更强。另外,为保证第一管接头12和第二管接头22与放散管连接的可靠性,本具体实施方式还在第一管接头12和第二管接头22的外周壁上分别设置了防滑结构。以上实施例仅是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技术请求保护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依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形式的变形,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分布的左夹件(1)和右夹件(2),所述左夹件(1)和右夹件(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螺栓连接孔,左夹件(1)的右侧面中部设有左窄右宽的第一梯形卡槽(11),左夹件(1)的左侧中部设有与第一梯形卡槽(11)连通的第一管接头(12),右夹件(2)的左侧面中部设有右窄左宽的第二梯形卡槽(21),右夹件(2)的右侧中部设有与第二梯形卡槽(21)连通的第二管接头(2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相对分布的左夹件(1)和右夹件(2),所述左夹件(1)和右夹件(2)的前后两端均设有螺栓连接孔,左夹件(1)的右侧面中部设有左窄右宽的第一梯形卡槽(11),左夹件(1)的左侧中部设有与第一梯形卡槽(11)连通的第一管接头(12),右夹件(2)的左侧面中部设有右窄左宽的第二梯形卡槽(21),右夹件(2)的右侧中部设有与第二梯形卡槽(21)连通的第二管接头(2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燃气球阀中腔放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梯形卡槽(11)的槽底开设有上下方向的第一条形凹槽,第一条形凹槽与第一管接头(12)连通;所述第二梯形卡槽(21)的槽底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继波景晔晖肖键秦东岩王俊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燃气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