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63714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4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风扇,包括电机和与所述电机相连接的转轴,所述转轴上连接有扇叶本体,所述扇叶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靠近所述转轴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进风的风管。通过在扇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第一通孔,可以将通风的一端连接到电机内部空间,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可以利用离心力作用,使空气不断的从电机内沿第一通孔流出,起到对风扇电机持续散热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风扇
本技术涉及了一种风扇,属于工业风扇

技术介绍
工业风扇,能最有效率的推动大量的空气运动,产生超大风量,使空间形成运动、循环气流场,能有效调控工业生产车间的空气流通问题。工业风扇吹拂的面积和风扇的直径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吹拂面积,通常采用大直径的扇叶,但是现有的扇叶通常是采用铁片连接的结构,一种是将铁片插入扇叶内进行锁紧,另一种是通过上下两层铁片进行夹持。但是这两种固定方式,都是采用硬质材料与金属材质的扇叶直接接触,连接处没有任何的缓冲,在风扇使用的过程中,由于扇叶的重力、转动过程中的振动都会造成连接处扇叶的断裂。而且工业风扇吹拂的面积和风扇的直径有着直接的关系,为了能够获得更大的吹拂面积,通常采用大直径的扇叶,但是为了带动大直径的扇叶,就需要有大功率的电机,而采用大功率电机后,其散热又成为一个新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风扇,通过在扇叶本体上沿其长度方向设置一个通孔,并将通风的一端连接到电机内部空间,在扇叶转动的过程中,利用离心力作用,使空气不断的从电机内沿通孔流出,起到对风扇电机扇热的效果。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风扇,包括电机(100)和与所述电机(100)相连接的转轴(200),所述转轴(200)上连接有扇叶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1),所述第一通孔(1)靠近所述转轴(200)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进风的风管(60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风扇,包括电机(100)和与所述电机(100)相连接的转轴(200),所述转轴(200)上连接有扇叶本体(10),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本体沿其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一通孔(1),所述第一通孔(1)靠近所述转轴(200)的一端连接有用于进风的风管(6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0)的外固定设置有外壳(500),所述外壳(500)的下表面和/或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管(600)为折弯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1)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电机(100)与外壳(500)之间的间隙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100)的外固定设置有外壳(500),所述外壳(500)外还设置有散热罩,所述散热罩的下表面和/或侧面设置有进风口,所述风管(600)为折弯状,其一端与所述第一通孔(1)连通,另一端伸入至所述外壳(500)与散热罩之间的间隙内。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叶本体(10)靠近所述转轴(200)的一端上下表面分别固定有上橡胶块(20)和下橡胶块(30),且所述上橡胶块(20)和下橡胶块(30)与所述扇叶本体(10)的接触面与扇叶本体(10)的对应表面完全贴合,所述上橡胶块(20)和下橡胶块(30)分别固定连接有上金属片(400)和下金属片(300),且所述下金属片(30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倪涛
申请(专利权)人:吴江市大印墨风力发电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