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移液器的气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692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18:58
一种电动移液器的气路结构,包括气路主体模块,气路主体模块由纵向设置的第一气路管腔和第二气路管腔以及横向设置的第三至第六气路管腔组成,第一气路管腔和第二气路管腔内设有阀体和阀杆,该气路结构通过在气路主体模块上仅连接一个空气隔膜泵就可形成两个不同的气路回路,实现了独立式吸排液按钮在同一气路主体模块内的空气流通转换,气路结构简单,移液精度高。

A Gas Circuit Structure of Electric Pipettor

A pneumatic structure of an electric pipette includes a pneumatic main module, which is composed of a first and second pneumatic pipe chambers longitudinally arranged and a third to sixth pneumatic pipe chambers horizontally arranged. A valve body and a valve stem are arranged in the first and second pneumatic pipe chambers. The pneumatic structure can be shaped by connecting only one pneumatic diaphragm pump on the pneumatic main module. In two different air circuit, the air flow conversion of the independent suction and drainage button in the main module of the same air circuit is realized. The air circuit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high liquid transfer accurac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移液器的气路结构
:本技术涉及化学领域,尤其涉及生化实验仪器,特别是一种电动移液器的气路结构。
技术介绍
:移液器是生物化学实验室中常用的仪器之一,产品分为手动移液器和电动移液器,常用于实验室少量或微量液体的移取。目前普遍采用的电动式移液器利用同体积空气置换同体积的液体原理,设有置换液体的空气固定体积多档位,设计有精度校准机构,并配有置换液体的空气体积刻度值显示以及活塞校准零位,可有效提高移液精度,但现有的电动移液器需要使用两个空气隔膜泵的气路结构才能实现独立式吸排液功能,移液器结构复杂,体积大,同时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动移液器的气路结构,所述的这种气路装置,仅通过一个空气隔膜泵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需要两个空气隔膜泵才能实现吸排液功能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这种用于电动移液器的气路结构,包括一个气路主体模块,其中,所述的气路主体模块中包括有纵向设置的第一气路管腔和第二气路管腔,所述的第一气路管腔中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所述的第一阀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自开口,第一阀体的上部延伸到第一气路管腔的上端以上,第一阀体的外圆周上沿其轴向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一凸环、一个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一个第一阀体第三凸环,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一凸环、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一阀体第三凸环各自通过密封圈与第一气路管腔的内壁密封,第一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所述的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小于第一阀体的上段阀腔的内径和第一阀体的下段阀腔的内径,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下端向轴心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的下端端面呈锥面,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上端与第一阀体的上段阀腔的过渡面呈锥面,第一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一径向通孔,第一阀体的上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二径向通孔,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一径向通孔连通第一阀体第一凸环、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一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二径向通孔连通第一阀体第二凸环、第一阀体第三凸环和第一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阀体内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所述的第一阀杆的上段延伸到第一阀体的上端开口以上,第一阀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液按钮,在所述的排液按钮与第一气路管腔上端开口处的气路主体模块之间的第一阀体外侧套设有一个排液按钮复位弹簧,第一阀杆与第一阀体设置为沿其轴向的滑动副,第一阀杆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一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的外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下段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中段的外径与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下段与第一阀杆中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一阀杆上段的外径与第一阀体上段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第一阀杆中段与第一阀杆上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一阀杆的上段与第一阀体上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二气路管腔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所述的第二阀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自开口,第二阀体的上部延伸到第二气路管腔的上端以上,第二阀体的外圆周上沿其轴向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第一凸环、一个第二阀体第二凸环和一个第二阀体第三凸环,所述的第二阀体第一凸环、第二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二阀体第三凸环各自通过密封圈与第二气路管腔的内壁密封,第二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所述的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小于第二阀体的上段阀腔的内径和第二阀体的下段阀腔的内径,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下端向轴心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的第二环形台阶的下端端面呈锥面,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上端与第二阀体的上段阀腔的过渡面呈锥面,第二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第一径向通孔,第二阀体的上段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第二径向通孔,所述的第二阀体第一径向通孔连通第二阀体第一凸环、第二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二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的第二阀体第二径向通孔连通第二阀体第二凸环、第二阀体第三凸环和第二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二阀体内设置有一个第二阀杆,所述的第二阀杆的上段延伸到第二阀体的上端开口以上,第二阀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吸液按钮,在所述的吸液按钮与第二气路管腔上端开口处的气路主体模块之间的第二阀体外侧套设有一个吸液按钮复位弹簧,第二阀杆与第二阀体设置为沿其轴向的滑动副,第二阀杆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二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二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二阀杆下段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二阀杆中段的外径与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二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二阀杆下段与第二阀杆中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二阀杆上段的外径与第二阀体上段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第二阀杆中段与第二阀杆上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二阀杆的上段与第二阀体上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阀杆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的气路主体模块中包括有横向设置的第三气路管腔、第四气路管腔、第五气路管腔和第六气路管腔,所述的第三气路管腔位于气路主体模块的上部,第三气路管腔与第二气路管腔交叉连通,第三气路管腔与第二气路管腔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体第二凸环与第二阀体第三凸环之间,第三气路管腔的一端与第一气路管腔连通,第三气路管腔第一气路管腔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体第二凸环与第一阀体第三凸环之间,第三气路管腔的另一端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第四气路管腔位于气路主体模块的中部,第四气路管腔的一端与第二气路管腔连通,第四气路管腔与第二气路管腔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体第一凸环与第二阀体第二凸环之间,第四气路管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隔膜泵进气口连接孔,所述的第五气路管腔位于气路主体模块的底部,第五气路管腔的一端与第一气路管腔的下端连通,第五气路管腔又与第二气路管腔的下端连通,第五气路管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玻璃移液管连接口,所述的第六气路管腔的一端与第一气路管腔的下部连通,第六气路管腔与第一气路管腔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体第一凸环与第一阀体第二凸环之间,第六气路管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隔膜泵出气口连接孔,所述的空气隔膜泵出气口连接孔与第四气路管腔的空气隔膜泵进气口连接孔并列相邻。进一步的,第六气路管腔与第一气路管腔的连接处设置有密封件。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空气隔膜泵进气口连接孔与空气隔膜泵的进气口连接,空气隔膜泵出气口连接孔与空气隔膜泵的出气口连接,玻璃移液管连接口与玻璃移液管连接。吸液按钮按下时带动第二阀杆下压,第二阀杆下端的第二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与第二阀体中第二环形台阶分离,此时第五气路管腔通过第二气路管腔内的第二阀体第一径向通孔与第四气路管腔连通形成吸液气路,空气通过第四气路管腔的出口被吸入空气隔膜泵,同时等量空气在空气隔膜泵驱动下经第六气路管腔、密封件、第一气路管腔内的第一阀体第一径向通孔、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第一阀体第二径向通孔、第三气路管腔、第二气路管腔内的第二阀体第二径向通孔,最后再经第三气路管腔通过外壳通气孔将空气排出,完成一次吸液过程。排液按钮按下时带动第一阀杆下压,第一阀杆下端的第一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与第一阀体中第二环形台阶分离,此时第六气路管腔通过气路密封件、第一阀体第一径向通孔、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与第五气路管腔连通形成排液气路,空气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移液器的气路结构,包括一个气路主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路主体模块中包括有纵向设置的第一气路管腔和第二气路管腔,所述的第一气路管腔中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所述的第一阀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自开口,第一阀体的上部延伸到第一气路管腔的上端以上,第一阀体的外圆周上沿其轴向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一凸环、一个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一个第一阀体第三凸环,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一凸环、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一阀体第三凸环各自通过密封圈与第一气路管腔的内壁密封,第一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所述的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小于第一阀体的上段阀腔的内径和第一阀体的下段阀腔的内径,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下端向轴心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的下端端面呈锥面,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上端与第一阀体的上段阀腔的过渡面呈锥面,第一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一径向通孔, 第一阀体的上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二径向通孔,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一径向通孔连通第一阀体第一凸环、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一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二径向通孔连通第一阀体第二凸环、第一阀体第三凸环和第一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阀体内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所述的第一阀杆的上段延伸到第一阀体的上端开口以上,第一阀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液按钮,在所述的排液按钮与第一气路管腔上端开口处的气路主体模块之间的第一阀体外侧套设有一个排液按钮复位弹簧,第一阀杆与第一阀体设置为沿其轴向的滑动副,第一阀杆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一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的外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下段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中段的外径与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下段与第一阀杆中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一阀杆上段的外径与第一阀体上段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第一阀杆中段与第一阀杆上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 第一阀杆的上段与第一阀体上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二气路管腔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所述的第二阀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自开口,第二阀体的上部延伸到第二气路管腔的上端以上,第二阀体的外圆周上沿其轴向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第一凸环、一个第二阀体第二凸环和一个第二阀体第三凸环,所述的第二阀体第一凸环、第二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二阀体第三凸环各自通过密封圈与第二气路管腔的内壁密封,第二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所述的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小于第二阀体的上段阀腔的内径和第二阀体的下段阀腔的内径,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下端向轴心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二环形台阶,所述的第二环形台阶的下端端面呈锥面,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上端与第二阀体的上段阀腔的过渡面呈锥面,第二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第一径向通孔, 第二阀体的上段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第二径向通孔,所述的第二阀体第一径向通孔连通第二阀体第一凸环、第二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二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的第二阀体第二径向通孔连通第二阀体第二凸环、第二阀体第三凸环和第二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二阀体内设置有一个第二阀杆,所述的第二阀杆的上段延伸到第二阀体的上端开口以上,第二阀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吸液按钮,在所述的吸液按钮与第二气路管腔上端开口处的气路主体模块之间的第二阀体外侧套设有一个吸液按钮复位弹簧,第二阀杆与第二阀体设置为沿其轴向的滑动副,第二阀杆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二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二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的外径大于第二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二阀杆下段的外径小于第二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二阀杆中段的外径与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二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二阀杆下段与第二阀杆中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二阀杆上段的外径与第二阀体上段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第二阀杆中段与第二阀杆上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二阀杆的上段与第二阀体上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阀杆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的气路主体模块中包括有横向设置的第三气路管腔、第四气路管腔、第五气路管腔和第六气路管腔,所述的第三气路管腔位于气路主体模块的上部,第三气路管腔与第二气路管腔交叉连通,第三气路管腔与第二气路管腔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体第二凸环与第二阀体第三凸环之间,第三气路管腔的一端与第一气路管腔连通,第三气路管腔第一气路管腔的连通处位于第一阀体第二凸环与第一阀体第三凸环之间,第三气路管腔的另一端设置有通气孔,所述的第四气路管腔位于气路主体模块的中部,第四气路管腔的一端与第二气路管腔连通,第四气路管腔与第二气路管腔的连通处位于第二阀体第一凸环与第二阀体第二凸环之间,第四气路管腔的另一端设置有空气隔膜泵进气口连接孔,所述的第五气路管腔位于气路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移液器的气路结构,包括一个气路主体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路主体模块中包括有纵向设置的第一气路管腔和第二气路管腔,所述的第一气路管腔中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所述的第一阀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自开口,第一阀体的上部延伸到第一气路管腔的上端以上,第一阀体的外圆周上沿其轴向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一凸环、一个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一个第一阀体第三凸环,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一凸环、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一阀体第三凸环各自通过密封圈与第一气路管腔的内壁密封,第一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所述的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小于第一阀体的上段阀腔的内径和第一阀体的下段阀腔的内径,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下端向轴心方向设置有一个第一环形台阶,所述的第一环形台阶的下端端面呈锥面,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上端与第一阀体的上段阀腔的过渡面呈锥面,第一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一径向通孔,第一阀体的上段设置有一个第一阀体第二径向通孔,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一径向通孔连通第一阀体第一凸环、第一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一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所述的第一阀体第二径向通孔连通第一阀体第二凸环、第一阀体第三凸环和第一气路管腔内壁之间的间隙,第一阀体内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所述的第一阀杆的上段延伸到第一阀体的上端开口以上,第一阀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排液按钮,在所述的排液按钮与第一气路管腔上端开口处的气路主体模块之间的第一阀体外侧套设有一个排液按钮复位弹簧,第一阀杆与第一阀体设置为沿其轴向的滑动副,第一阀杆的下端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一阀杆第一O型密封圈的外径大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下段的外径小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中段的外径与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一环形台阶的内径,第一阀杆下段与第一阀杆中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一阀杆上段的外径与第一阀体上段的内径配合且大于第一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第一阀杆中段与第一阀杆上段的外侧过渡面呈锥面,第一阀杆的上段与第一阀体上段的内壁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阀杆第二O型密封圈;所述的第二气路管腔中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所述的第二阀体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各自开口,第二阀体的上部延伸到第二气路管腔的上端以上,第二阀体的外圆周上沿其轴向从下向上依次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第一凸环、一个第二阀体第二凸环和一个第二阀体第三凸环,所述的第二阀体第一凸环、第二阀体第二凸环和第二阀体第三凸环各自通过密封圈与第二气路管腔的内壁密封,第二阀体的中段设置有一个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所述的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内径小于第二阀体的上段阀腔的内径和第二阀体的下段阀腔的内径,第二阀体小内径阀腔的下端向轴心方向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龙陈玉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颖实验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