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573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17: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包括止血管体、纱布套和辅助塞杆,止血管体包括两端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第一管口外沿设置有第一凸缘,凸缘上设置有固定孔,该止血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药孔;纱布套的两端开口并套接在止血管体上;辅助塞杆能插接于止血管体内,且能通过设置在第二管口内的第二凸缘限位。本装置能有效压迫止血,不仅起到止血作用,还可能避免损伤吻合口,避免伤口出血,柱状装置的直径可以系列化调整大小,符合不同患者肠管直径。同时,通过多种方式保证止血装置不能自行滑出,同时也可以防止止血装置逆行进入直肠,避免过早滑出则不能起到止血作用,以及避免再次放置材料,增加患者痛苦。

A Hemostatic Device for Rectal and Anal Cana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recto-anal hemostatic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hemostatic body, a gauze sleeve and an auxiliary stopper rod. The hemostatic body comprises the first and second orifices at both ends. The first orifice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flange on the outer edge of the first orifice, and a fixed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flange. A plurality of drug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wall of the hemostatic body; the two ends of the gauze sleeve are opened and connected on the hemostatic body; The rod can be inserted into the stopper body and can be limited by the second flange set in the second orifice. The device can effectively compress hemostasis, not only play a hemostatic role, but also may avoid injury to anastomotic stoma and wound bleeding. The diameter of the columnar device can be serialized to adjust the size, in line with the diameter of different patients'intestines. At the same time, through various ways to ensure that the hemostatic device can not slide out by itself, but also can prevent the hemostatic device retrograde into the rectum, to avoid premature sliding out can not play a hemostatic role, and to avoid re-placement of materials, increase patient suffe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直肠肛管止血装置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痔疮手术后直肠肛管止血装置。
技术介绍
痔疮是常见病,许多情况下需要行手术治疗。痔疮手术(如直肠粘膜环切术PPH)后,术后吻合口出血是常见的并发症。常发生在术后24-48小时,有时术后1周或更长时间仍有出血可能。术中彻底止血后,为预防术后出血,常利用压迫止血的原理,在肛门内填塞柱状物体(如纱布卷等),术后24-48小时后予以移除。现有的处理方式存在如下问题:1、由于肛门和肠道的蠕动,柱状物体容易滑出肛门,偶可逆行进入直肠,给病人康复带来较大危险。2、由于柱状物体的填塞,肛肠排泄物排放受阻,不利于术后观察引流情况,也给病人造成不便及痛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款方便、实用的止血装置。其从临床实用的角度出发,综合考虑了在使用时可能遇到的问题,在设计之初即予以避免。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包括止血管体、纱布套和辅助塞杆,所述止血管体包括两端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外沿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纱布套的两端开口并套接在所述止血管体上,所述止血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药孔,所述辅助塞杆能插接于所述止血管体内,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口内的第二凸缘限位。通过止血管体配合涂有止血药物的纱布套,在压合伤口位置纱布与伤口贴合,加速伤口愈合的同时,还能够实现直肠与外界的连通,便于排气和排泄,通过辅助塞杆可以将伤口止血愈合药物推送入止血管体,并通过药孔渗入伤口处,即通过添加药物加快伤口愈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缘上沿所述第一管口周向均布有多个固定孔,通过将穿过固定孔的线与肛周缝合连接,固定了所述止血管体,防止其退出或进入直肠或移动而影响伤口愈合。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凸缘为椭圆形,该第一凸缘与所述止血管体的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凸缘之间圆弧过渡,通过该凹陷部使肛周组织与其匹配,使患者体验更加舒适。进一步的,所述第二管口的外边缘为圆弧过渡,该种设置便于将该止血管体平顺插入肛门进入直肠。进一步的,所述止血管体从第一管口向第二管口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所述纱布套通过绳索绑接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凹槽和第三环形凹槽内而固定在所述止血管体上。通过多个环形凹槽的设置,通过细绳即可将纱布套更稳固的绑扎在止血管体的外部,防止纱布套脱落。进一步的,所述纱布套内设置有通过拉紧能将该纱布套缩口的第一拉绳、第二拉绳和第三拉绳,所述第一拉绳与所述第一环形凹槽绑接,所述第二拉绳与所述第二环形凹槽绑接,所述第三拉绳与所述第三环形凹槽绑接,通过可缩口的拉绳设置,能够快速将纱布套绑扎,加快了手术进程。进一步的,所述纱布套还包括设置在该纱布套开口部、通过拉紧能将该纱布套的开口部缩口的第四拉绳,通过拉紧第四拉绳即可将纱布的开口贴合在止血管体的第二管口壁上,便于推送入直肠。进一步的,所述辅助塞杆的一端设置有橡胶活塞,所述辅助塞杆的另一端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的外径大于所述止血管体的内径,所述挡板上设置有拉手,橡胶活塞不仅可以在必要时插入止血管体堵住直肠与外界连通,保护病床卫生,同时,还可以通过该橡胶活塞推入伤口愈合的药物,设置挡板防止辅助塞杆进入直肠内,而带孔的拉手方便拉出辅助塞杆。进一步的,所述止血管体的最大外径为15mm,长度为70mm-90mm,该种尺寸适合一般病患的人体结构,病患体验舒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能有效压迫止血,不仅起到止血作用,还可能避免损伤吻合口,避免伤口出血,柱状装置的直径可以系列化调整大小,符合不同患者直肠直径。2、保证止血装置不能自行滑出,同时也可以防止止血装置逆行进入直肠。3、医务人员使用方便,操作简单,只需要简单的插入拔出即可完成伤口的处理。4、本装置可以通过纱布直接附着和管腔注入药孔浸润的方式局部给予止血(如云南白药)、抗炎等药物,利用压迫止血、药物止血双管齐下,加快伤口愈合。下面将参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直肠肛管止血装置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止血管体的轴测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优选实施例公开的止血管体的主视示意图;图4是图3的A-A剖视示意图。图例说明:10、止血管体;101、第一管口;102、第二管口;103、第一凸缘;104、固定孔;105、药孔;106、凹陷部;107、第一环形凹槽;108、第二环形凹槽;109、第三环形凹槽;110、第二凸缘;20、纱布套;201、第一拉绳;202、第二拉绳;203、第三拉绳;204、第四拉绳;30、辅助塞杆;301、橡胶活塞;302、挡板;303、拉手。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如图1-图4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直肠肛管止血装置,使用时,需要将止血管体10、纱布套20和辅助塞杆30组合使用,其中,止血管体10的表面均为光滑表面,以保证其进入直肠后不会伤害到直肠肠壁等组织,该止血管体10包括两端形成的第一管口101和第二管口102,第一管口101外沿设置有第一凸缘103,第一凸缘103上设置有固定孔104,该止血管体10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药孔105;纱布套20的两端开口并套接在止血管体10上;在本实施例中,止血管体10从第一管口101向第二管口102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107、第二环形凹槽108和第三环形凹槽109,纱布套20通过绳索绑接固定在第一环形凹槽107、第二环形凹槽108和第三环形凹槽109内。在使用时,先将纱布套20用绳索绑扎在第一环形凹槽107、第二环形凹槽108和第三环形凹槽109内,然后将辅助塞杆30从第一管口101向第二管口102插入。当辅助塞杆30被第二管口102内的第二凸缘110限位后,将患者充分扩肛及液体石蜡润滑肛门后,再将该整体装置从手术患者的肛门推入,其中,固定纱布套20前或后可涂擦止血药物在纱布上。用缝线缝合固定好肛周皮肤后,经固定孔104和缝线将止血管体10与肛周皮肤固定,从而稳固止血管体10,防止止血管体10与手术伤口的相对滑动,便于痔疮手术位置的稳定愈合,最后拔出辅助塞杆30。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凸缘103为椭圆形,该第一凸缘103与止血管体10的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106,凹陷部106与第一凸缘103之间圆弧过渡,该种构型刚好与人体的肛周解剖结构吻合匹配,插入患者肛门后手术患者能感觉更为舒适。同时,在第二管口102的外边缘为圆弧过渡,该种设置同样是为了便于在手术后比较容易地将止血管体10插入而不会伤害到肛周皮肤。在本实施例中,纱布套20为具有2-6层纱布的结构,最内层的纱布可以附着粘结物质,便于进一步将纱布套整体固接止血管体10上,同时,在其内设置有通过拉紧即能将该纱布套20缩口的第一拉绳201、第二拉绳202和第三拉绳203,第一拉绳201与第一环形凹槽107绑接,第二拉绳202与第二环形凹槽108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管体、纱布套和辅助塞杆,所述止血管体包括两端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外沿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纱布套的两端开口并套接在所述止血管体上,所述止血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药孔,所述辅助塞杆能插接于所述止血管体内,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口内的第二凸缘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管体、纱布套和辅助塞杆,所述止血管体包括两端的第一管口和第二管口,所述第一管口外沿设置有第一凸缘,所述纱布套的两端开口并套接在所述止血管体上,所述止血管体的管壁上设置有多个药孔,所述辅助塞杆能插接于所述止血管体内,且通过设置在所述第二管口内的第二凸缘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上沿所述第一管口周向均布有多个固定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凸缘为椭圆形,该第一凸缘与所述止血管体的连接处向内凹陷形成凹陷部,所述凹陷部与所述第一凸缘之间圆弧过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管口的外边缘为圆弧过渡。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直肠肛管止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血管体从第一管口向第二管口依次设置有第一环形凹槽、第二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伟正刘海李鹏洲朱晒红杨湘武朱利勇易波孙许龙邱先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李伟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