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4939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13 16: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所述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包括金属内壳及与之相连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内壳的内部形成用于供手指套接的套接腔,所述金属外壳的表面为曲面;所述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底端部和第二底端部,所述第一底端部和第二底端部呈敞开设置以供手指进入套接腔,所述第一底端部和第二底端部的端面相平齐;所述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相连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分隔凹槽,所述金属内壳上还设置有透气通道,所述透气通道的一端与分隔凹槽相连通,另一端与套接腔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手指指套舒适轻便、超低阻力、透气好且能个性化定制。

A Short Track Speed Skating Finger Sleeve Based on 3D Printing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short-track speed-skating finger sleeve based on 3D printing. The short-track speed-skating finger sleeve comprises a metal inner shell and a metal shell connected therewith. The inner part of the metal inner shell forms a socket cavity for finger socket, and the surface of the metal outer shell is curved surface. The bottom end of the metal inner shell and the metal outer shell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irst bottom end and a second bottom end. The first bottom end and the second bottom end are openly arranged for fingers to enter the socket cavity, and the end faces of the first bottom end and the second bottom end are even; the one side surface of the metal inner shell connected with the metal outer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partition groove, and the metal inner shell is also provided with a ventilation passage, one end of the ventilation passage is connected with the partition groove, and the other end is connected with the socket. The cavity is connected. The finger sheath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is comfortable, portable, ultra-low resistance, good ventilation and can be customized individual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套,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3D打印技术,属于快速成形技术的一种,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适用于个性化定制的场合,因此使得3D打印技术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中。其中,对于短道速滑项目来说,除了速度、力量、技巧、团队配合等因素,其专业装备的选择和搭配也是一门重要学问。而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就是专业装备中一种。而目前,现有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都是由塑料材质构成的,故使得现有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做得比较厚及笨重,从而不利于短道速滑的运动员使用;同时,正由于现有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为塑料材质,其表面的粗糙度大,从而造成阻力大,对运动员的比赛成绩造成极大负面的影响。因此,急需要一种舒适轻便、超低阻力、透气好及能适应个性化定制的基于3D打印一体成型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来克服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本技术提供的手指指套舒适轻便、超低阻力、透气好且能个性化定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短道速滑手指指套,所述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包括金属内壳及与之相连的金属外壳,所述金属内壳的内部形成用于供手指套接的套接腔,所述金属外壳的表面为曲面;所述金属内壳及金属外壳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底端部和第二底端部,所述第一底端部和第二底端部呈敞开设置以供手指进入套接腔,所述第一底端部和第二底端部的端面相平齐;所述金属内壳与金属外壳相连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分隔凹槽,所述金属内壳上还设置有透气通道,所述透气通道的一端与分隔凹槽相连通,另一端与套接腔相连通。优选地,所述分隔凹槽12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周向间隔开设置于所述金属内壳10上。优选地,所述分隔凹槽的底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底端部。优选地,所述透气通道为圆锥孔,所述圆锥孔开口大的一端与套接腔相连通,开口小的一端与分隔凹槽相连通。优选地,所述透气通道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透气通道呈辐射状设置于金属内壳上。优选地,所述金属外壳的表面的粗糙度为1.5~2μm。优选地,所述金属外壳的表面的粗糙度为1.5、1.8或2μm。在本技术中,所述手指指套为由3D打印出的一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的金属内壳上设置的分隔凹槽和透气通道,提高了手指指套的透气性,且穿戴更舒适;手指指套的金属外壳表面为曲面有利于显著降低运动员过弯道的阻力。另外,本技术提供的手指指套可运用粉末状金属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堆叠累积的方式经3D打印一体成型,使得本技术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相比传统塑料的指扣重量减轻约40%,比强度高,保证强度的同时比传统塑料件壁厚减少了3/4,有助于提升运动活力,故舒适轻便;还可实现个性化定制。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被过其上下中心线的平面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但实施例并不对本技术做任何形式的限定。实施例1图1为本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被过其上下中心线的平面剖切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包括金属内壳10及与之相连的金属外壳20,所述金属内壳10的内部形成用于供手指套接的套接腔11,所述金属外壳20的表面为曲面;所述金属内壳10及金属外壳20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所述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呈敞开设置以供手指进入套接腔11,且所述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的端面相平齐使得两者的外观更整洁,并匹配手指的使用需要;所述金属内壳10与金属外壳20相连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分隔凹槽12,所述金属内壳10上还设置有透气通道14,所述透气通道14的一端与分隔凹槽12相连通,另一端与套接腔11相连通。其中,所述手指指套为由3D打印出的一体结构。如图1所示,所述分隔凹槽12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周向间隔开设置于所述金属内壳10上;所述分隔凹槽12的底端向下延伸至第一底端部1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透气通道14为圆锥孔,所述圆锥孔开口大的一端与套接腔11相连通,开口小的一端与分隔凹槽12相连通,以利于套接腔11内的气体往分隔凹槽12处流动,但不以此为限。所述透气通道14的数量为多个,所述透气通道14呈辐射状设置于金属内壳10上。所述金属外壳20的表面的粗糙度为1.5~2μm例如选择为1.5、1.8或2μm,以使得金属外壳20的表面获得更低的粗糙度,有效地防止过弯道的阻力;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可以采用打磨及抛光工艺对金属外壳20的表面进行处理,以获得较低的表面粗糙度的要求。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本技术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包括金属内壳10及在金属内壳10上逐层堆叠出并与金属内壳10形成一体的金属外壳20,使得本技术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相比传统塑料的指扣重量减轻约40%,比强度高,保证强度的同时比传统塑料件壁厚减少了3/4,有助于提升运动活力,故舒适轻便;由于金属外壳20的表面为曲面且该曲面的粗糙度范围为1.5至2微米,故降低过弯道的阻力,达到阻力低的优点;再者,由于金属内壳10面对金属外壳20的一侧开设有沿金属内壳10的周向间隔开布置的分隔凹槽12,分隔凹槽12的长度方向沿金属内壳10的上下方向设置,分隔凹槽12的底端向下延伸至金属内壳10的第一底端部13,且金属内壳10还开设有连通分隔凹槽12与套接腔11的透气通道14,故透气性更好,穿戴更舒服;最后,正由于本技术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包括金属内壳10及在金属内壳10上逐层堆叠出并与金属内壳10形成一体的金属外壳20,使得金属内壳10与使用者的手指形状完美贴合,保证每只手指无较大空隙,同时完美包裹;并在保证基本尺寸的情况下其外观可根据运动员进行多种设计,让艺术与运动完美结合,故能个性化定制。利用3D打印制备本实施例提供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的制备步骤如下:(1)根据短道速滑项目弯道技术特点及短道速滑手指指套的外部形状和性能要求,进行三维设计建模;(2)对运动员手部进行扫描,采集手指数据;接着进行短道速滑手指指套的内部形状三维建模,提取STL格式数据;(3)根据外部形状和内部形状的数据设计,利用3D打印技术,先打印出金属内壳10,再在金属内壳20打印出金属外壳20;(4)打印完成后,进行金属外壳20的表面抛光处理,从而完成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具体地,当金属外壳20与金属内壳10的材质不同时,此时采用双喷头的3D打印机来完成。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包括金属内壳(10)及与之相连的金属外壳(20),所述金属内壳(10)的内部形成用于供手指套接的套接腔(11),所述金属外壳(20)的表面为曲面;所述金属内壳(10)及金属外壳(20)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所述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呈敞开设置以供手指进入套接腔(11),且所述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的端面相平齐;所述金属内壳(10)与金属外壳(20)相连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分隔凹槽(12),所述金属内壳(10)上还设置有透气通道(14),所述透气通道(14)的一端与分隔凹槽(12)相连通,另一端与套接腔(11)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3D打印的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包括金属内壳(10)及与之相连的金属外壳(20),所述金属内壳(10)的内部形成用于供手指套接的套接腔(11),所述金属外壳(20)的表面为曲面;所述金属内壳(10)及金属外壳(20)的底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所述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呈敞开设置以供手指进入套接腔(11),且所述第一底端部(13)和第二底端部(21)的端面相平齐;所述金属内壳(10)与金属外壳(20)相连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分隔凹槽(12),所述金属内壳(10)上还设置有透气通道(14),所述透气通道(14)的一端与分隔凹槽(12)相连通,另一端与套接腔(11)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短道速滑手指指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隔凹槽(12)的数量为多个,且呈周向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楠陈盛贵卢秉恒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理工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