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伞式帐棚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5465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伞式帐棚构造,其具有导引撑开功能且该功能具有可挠性,其张开臂具有大角度的弯折功能,可容易撑开及收折。该构造是:一上部体,其上铰设有数根可作一定角度朝外张开回转的张开臂;一下部体,其上设有数根撑开臂;一伸缩体,由数个具突缘部之口径各不相同的杯形体所构成;且以小口径杯套设于大口径杯内部的方式组成,形成可上下收拢及拉开状态;一拉绳,为设于伸缩体内侧,上端缘固定于上部体,而下端缘则自下部体下侧露出,并于该下端缘设置一拉环。(*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伞式帐棚构造本技术涉及旅游用品,特别是一种伞式帐棚构造。通常的伞式帐棚大略有三种,其中第一种如图4所示,是一种反撑式的伞式帐棚,于上部体12’上设置数根可作一定角度回转的张开臂11’,而于下部体14’上设置数根远端部以可回转方式支持于张开臂11’某处且近端部亦可回转的撑开臂15’,于上部体12’与下部体14’间插设导引杆13’,形成一种可似雨伞般易于撑开及收折的构造。其撑开方式是将导引杆13’向上推出时,撑开臂15’向外撑开而将张开臂11’向外张开,形成二伞状支架体。但是此种构造,虽有导引杆13’导引使用者施力的方向,使其施力较方便,但因导引杆13’向上外露,例如在野外露营时,该导引杆13’有可能招致雷击之虑,因此有待改进。而导引杆不具可挠性,容易因施力不当而造成弯折或断裂。又,该种伞式帐棚的张开臂11’是一种不能弯折的构造,因此收折后体积大,较占用空间,亦有待改进。第二种伞式帐棚构造如图5所示,其于上部体4上铰设数根可作一定角度回转的张开臂17,而于下部体7上铰设数根撑开臂15,撑开臂15的远端部以可回转方式支撑于设于张开臂17上的枢转连结体16,并使下部体7滑设于导引杆8上,并以卡扣机构14于滑行至定位时卡扣于导引杆8上,并于张开臂17上介以枢设体9铰设外段臂18,以延长张开臂17的使用长度。该种伞式帐棚虽具有导引杆8可导引使用者施力,且该导引杆8位于骨架内侧而不致如前者般易遭雷击,但其仍为一刚体,不具可挠性,于施力不当时将造成弯折甚至断裂,亦有待改进。又,其张开臂17及外段臂18间所设的枢设体9仅能作约180度弯折,于弯折至极限时易于折断,且必须严守弯折方向,无法变通,将造成收折时的不便,有待改进。另一种伞式帐棚构造如图6及图7所示,于上部体11A上介以枢设体131铰设数根张开臂141,并于张开臂141的远端介以支撑体135及枢设体136延设外段臂143,并于一下部体12A上介以枢设体133铰设数根远端介以枢设体134及支撑体132支持于张开臂141上的撑开臂142,该等撑开臂142的近端并介以枢设体133支持于下部体12A上,其中下部体上另设有嵌合体12A1,于上部体11A与下部体12A间不设导引杆而仅设一拉绳21,藉-->由拉扯拉绳21使骨架张开,再配合例如帆布体等即形成图7所示的帐棚。此种帐棚因无前述导杆的导引作用,于施力时力量易游走不定,因整个骨架的结构较大,将造成费力及难以撑开的结果,故不佳。然而因其无刚体的导引杆,故收折及使用时不致有因施力不当而造成断裂的情形,且无甚长的长度,较易使用。又,如前述第二种一样,其弯折角度有限,易造成弯折断裂及常因操作者身高高度不够时,造成无法轻易撑开帐棚的情形,且该拉绳亦对儿童的安全造成威胁,如此诸多问题的产生,亦有待改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几种伞式帐棚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新型的伞式帐棚构造。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该伞式帐棚包括有:一上部体,其上铰设有数根可作一定角度朝外张开回转的张开臂;一下部体,其上设有数根撑开臂,每根撑开臂的远端部以可回转方式结合于一根张开臂的适当位置上;一伸缩体,为介设于上部体与下部体之间,由数根具突缘部的口径各不相同的杯形体所构成,以小口径杯套设于大口径杯内部的方式组合形成可上下收拢及拉开的状态;一拉绳,为设于伸缩体内侧,上端缘固定于上部体上,下端缘则自下部体下侧露出,并在下端缘设置一拉环。本新型所形成导引杆的伸缩体除可发挥导引施力的作用外,因具有可挠性,可减低因不当施力而折断的几率,且易于操作,更便于制作较大型的帐棚。此外,本新型还提供一种外段臂弯折构造,是于张开臂远端设一卡榫,并于相对外段臂端部亦设一相同的卡榫,将两者设于具有两滑槽的枢设体内,并形成将两卡榫朝外侧拉时卡止固定,而脱开固定时则可作约360度的转动。藉此,其外段臂可回转角度较大,较不易因回转至极限而折断,同时可作正反两种回转方向的转动,故可选择较有利的回转收折方式,比较常见者为佳。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一详述。图1是本技术的帐棚骨架概略构成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帐棚骨架撑开时的侧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帐棚撑开时的示意图。图4是现有伞式帐棚骨架构造示意图。-->图5是另一现有伞式帐棚骨架构造示意图。图6是另一现有伞式帐棚骨架构造示意图。图7是现有伞式帐棚撑开构造的示意图。符号说明;A、11’、17、141是张开臂,B、18、136、143是外段臂,C是端套,4、11A、12’、100是上部体,7、12A、14’、106是下部体,8、13’是导引杆,9、103、110、131、133、134是枢设体,15、15’、105、142是撑开臂,16是枢转连结体,12A1是嵌合体,101是螺孔,101a是螺钉,102~102’”、106a是突出体,103a是凹部,104、132、135是支撑体,104a是枢设端,107、21是拉绳,108是拉环,109、111是套体,109a、111a是卡榫,110a、110d是枢转槽,110b、110c是滑槽,112~116是杯形体。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帐棚骨架包括有:一上部体100、一下部体106、一伸缩体(由数根具突缘部(未图示)的口径各不同的杯形体112~116组成,以小口径杯套设于大口径杯内部的方式组合而成,可上下收拢及拉开)、数根撑开臂105、数根张开臂A及数根外段臂B,其中上部体100于中心部设有螺孔101,该螺孔101上螺设一螺钉101a,一具有拉环108的拉绳107,其上端结合于螺钉101a附近;上部体100外周缘设有四个突出体102、102’、102”、102’”,在突出体上铰接四个具有凹部103a的枢设体103,枢设体103设于张开臂A近端,该张开臂A上的适当位置处设有枢转支撑体104,该枢转支撑体104的枢设端104a上铰接撑开臂105的一端;下部体106上设有四个突出体106a,该突出体106a铰接撑开臂105的另一端;于上部体100与下部体106间介设由杯形体112~116所形成的伸缩体,这些杯形体具有突缘部(未图示)且口径各不相同,小口径杯穿过大口径杯内部而自其一端露出,小口径杯的下端于此时以突缘部卡止于大口径杯形体内部,成为具有可挠性的长形体。又,张开臂A与外段臂B相接近处各设有一套体109、111,该套体109、111端部设有卡榫109a、111a,卡榫109a、111a分别收容于枢设体110的两滑槽110b、110c中,套体109、111在枢设体110枢转槽110a、110d中可作约360度的回转。又,于外段臂B远端部可设一端套C,作为经常与地面摩擦的端部。如此,伸缩体于帐棚收折时为一长形体,但具有可挠性,操作时除具有前述现有技术的导引施力的作用外,亦可避免其因形成刚体而折断,藉由将-->拉环108向下拉扯,收拢伸缩体使撑开臂105向外撑开,张开臂A亦向外张开,若使外段臂B撑起时即可藉由卡榫109a、111a卡止于枢设体110中的作用,将外段臂B撑起,即形成帐棚骨架,撑起帐棚的情况如图3所示。本新型因具有上述构造,其伸缩体具有现有伞式帐棚的导引施力的作用,且具有可挠性,可避免折断,同时其长度可调整,可收折成较小的体积而便于携带及收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的伞式帐棚构造,其包括一上部体(100),其上铰设有数根可作一定角度朝外张开回转的张开臂(A);一下部体(106),其上设有数根远端部以可回转方式结合于数根张开臂的适当位置且可作一定角度撑开回转的撑开臂(105);一拉绳(107),设于伸缩体内侧,上端缘固定于上部体(100),而下端缘则自下部体(106)下侧露出,并于下端缘设置一拉环(108);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伸缩体,介设于上部体(100)与下部体(106)之间,为由数根具突缘部的口径各不相同的杯形体(112~116)所构成,以小口径杯套设于大口径杯内部的方式组合而成可上下收拢及拉开状态;一外段臂(B)弯折构造,其于张开臂(A)的远端设一卡榫(109a),并于相对应的外段臂(B)端部亦设一相同的卡榫(111a),将两者设于具有两滑槽(110b、110c)的枢设体(110)内,并形成将两卡榫朝外侧拉时则卡止固定,而脱开固定时则可作约360度回转的构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伞式帐棚构造,其包括一上部体(100),其上铰设有数根可作一定角度朝外张开回转的张开臂(A);一下部体(106),其上设有数根远端部以可回转方式结合于数根张开臂的适当位置且可作一定角度撑开回转的撑开臂(105);一拉绳(107),设于伸缩体内侧,上端缘固定于上部体(100),而下端缘则自下部体(106)下侧露出,并于下端缘设置一拉环(108);其特征在于具有:一伸缩体,介设于上部体(100)与下部体(106)之间,为由数根具突缘部的口径各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世经
申请(专利权)人:高青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