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插座及智能插座系统
本技术属于电子信息
,涉及一种智能插座,尤其涉及一种智能插座系统。
技术介绍
插座,又称电源插座、开关插座。插座是指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电路接线可插入的座,通过它可插入各种接线;这样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通过线路与铜件之间的连接与断开,来达到最终达到该部分电路的接通与断开。现有的插座的开关都是通过人为控制的,在出现电力意外时无法主动断开,这样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及财产安全。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插座,以便克服现有插座存在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插座,可在意外发生时自动切断电源,有效避免意外故障导致的危害蔓延。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智能插座系统,可在意外发生时自动切断电源,有效避免意外故障导致的危害蔓延。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智能插座,所述智能插座包括:电源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连接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信号采集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以采集各插头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数据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插座包括:电源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连接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信号采集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以采集各插头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数据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以根据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发送的电压及电流提取频谱,根据电流大小和电流/电压的频谱确定是否需要切断对应线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插座包括:电源电路、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电源电路分别连接信号采集电路、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连接信号采集电路;所述信号采集电路用以采集各插头的电压及电流,并将采集数据发送至所述信号处理电路;所述信号处理电路用以根据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发送的电压及电流提取频谱,根据电流大小和电流/电压的频谱确定是否需要切断对应线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直接采集电路、电压采集电路、带通电路、负载检测电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采集电路包括:第一芯片U1、第一二极管D1、第三ESD二极管Z3、第一电容C1、第二电容C2、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七电容C7、第九电容C9、第二一电容C21、第二二电容C22、第八旦电容C8、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第十电阻R10、第一一电阻R11、第一二电阻R12、第一三电阻R13、第一四电阻R14、第一五电阻R15、第一六电阻R16、第四五电阻R45;所述第一芯片U1包括信号放大器U1A、参考电源放大器U1B、带通放大器U1C、低频放大负载检测放大器U1D;所述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连接IN信号,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一电阻R11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第四电容C4的第一端;第一一电阻R11的第二端接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八管脚即带通放大器U1C的输出管脚、第五电容C5的第一端;第四电容C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第一芯片U1的第九管脚即带通放大器U1C的负极信号输入管脚;第一芯片U1的第一一管脚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四管脚连接第八旦电容C8的第二端、VCC_33_S信号,第八旦电容C8的第一端接地;所述第五电容C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二电阻R12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三管脚即信号放大器U1A的正极输入管脚,第一二电阻R12的第二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二管脚即信号放大器U1A的负极输入管脚分别连接第一三电阻R13的第一端、第九电阻R9的第一端;第一三电阻R13的第二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一管脚即信号放大器U1A的输出管脚分别连接第九电阻R9的第二端、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三电容C3的第一端、第七电阻R7的第一端、OUT信号,第三电容C3的第二端、第七电阻R7的第二端分别接地;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VCC_33_S信号,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第六电容C6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五管脚即参考电源放大器U1B的正极输入管脚;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第六电容C6的第二端接地;第一芯片U1的第七管脚即参考电源放大器U1B的输出管脚分别连接第一四电阻R14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六管脚即参考电源放大器U1B的负极输入管脚;第一四电阻R14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一五电阻R15的第二端、第九电容C9的第一端、VCC/2信号;第一五电阻R15的第一端连接VCC/2_TEST信号,第九电容C9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八电阻R8的第一端连接VCC/2信号,第八电阻R8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一端、第六电阻R6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一三管脚即带通放大器U1C的负极输入管脚;第一芯片U1的第一四管脚即带通放大器U1C的输出管脚分别连接第二电容C2的第二端、第六电阻R6的第二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一端,第十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WAK1信号;第一六电阻R16的第一端连接IN信号,第一六电阻R16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七电容C7的第一端、第一芯片U1的第一二管脚即带通放大器U1C的正极输入管脚,第七电容C7的第二端接地;所述第二一电容C21的第一端接地,第二一电容C21的第二端分别连接IN信号、第四五电阻R45的第一端,第四五电阻R45的第二端分别连接第三ESD二极管Z3的负极、第二二电容C22的第一端、TST信号;第三ESD二极管Z3的正极、第二二电容C22的第二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电路包括第五芯片U5、第一晶振OSC1、第二晶振OSC2,第五芯片U5分别连接第一晶振OSC1、第二晶振OSC2;所述第五芯片U5的部分管脚作为信息采集管脚,第五芯片U5的部分管脚作为信息输出管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插座,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电路包括第六芯片U6、第七芯片U7、整流桥D4、第一电感L1、第二电感L2、第三二极管D3、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一一二极管D11、第七ESD二极管Z7、第一焊盘PAD1、第一压敏电阻VCR1、第四四电容C44、第四五电容C45、第四六电容C46、第四七电容C47、第四九电容C49、第五零电容C50,第五一电容C51、第五二电容C52、第X一电容CX1、第五七电阻R57、第五九电阻R59、第六一电阻R61、第六二电阻R62、第六三电阻R63、第六六电阻R66、第六七电阻R67、第六八电阻R68、第六九电阻R69、第七零电阻R70、第七一电阻R71、第七三电阻R73、第七四电阻R74、第七五电阻R75;所述第一压敏电阻VCR1的第一端分别连接第X一电容CX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赋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