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履明专利>正文

动力电池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52904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磁保持继电器的第二触点吸合后,会带动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闭合,而第一触点在第二触点吸合的瞬间断开,与之对应的第三开关K3也断开,此时每个第一单体电池S1的正极经对应的第一开关K1连接在一起,负极经对应的第二开关K2连接在一起,第一单体电池S1间并联;第一触点吸合后,会带动第三开关K3闭合,而第二触点在第一触点吸合的瞬间断开,第一开关K1和第二开关K2也断开,此时每个第一单体电池S1间经第三开关K3串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的动力电池系统,利用磁保持继电器翻转时多触点同时断开或闭合的特性,缩短了单体电池间串、并联的切换时间,能耗低,效率高,稳定性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动力电池系统
本技术涉及动力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发展,动力电池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电动汽车、电动自行车、电动工具甚至电动列车上都有应用。由于镍镉电池(Ni-Cd)中的镉有毒,使废电池处理复杂,环境受到污染,2013年12月以后,国家环保和工信部强制铅酸动力电池取代以往的镍镉电池,并且在动力电池生产过程中需采用“无镉内化成工艺”,但这也导致动力电池负极硫化、单只落后、温度性能差等问题越来越凸显,使得动力电池的寿命相较于以前大幅缩短,实验证明,单体电池的使用寿命仅为350个循环,在串联使用时更是低至250个循环。再加上单体电池的个体差异以及在使用时的环境差异,常出现一部分单体电池严重过充,而另一部分单体电池仍处于欠充电状态,进一步缩短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增加了厂家的售后成本。然而,现在还没有一种动力电池系统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问题,提出了本技术以便提供一种克服上述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的动力电池系统,方案如下:技术方案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包括: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模块、若干第一开关K1、若干第二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模块、若干第一开关(K1)、若干第二开关(K2)、若干第三开关(K3)以及若干第一单体电池(S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正极之间,串接有一个所述第一开关(K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负极之间,串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开关(K2);并且沿电流流向,前一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负极和与之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正极之间,串接有一个所述第三开关(K3);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多个第一触点和多个第二触点,每个所述第一开关(K1)以及所述第二开关(K2)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触点,每个所述第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磁保持继电器、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模块、若干第一开关(K1)、若干第二开关(K2)、若干第三开关(K3)以及若干第一单体电池(S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正极之间,串接有一个所述第一开关(K1);每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负极之间,串接有一个所述第二开关(K2);并且沿电流流向,前一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负极和与之相邻的一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正极之间,串接有一个所述第三开关(K3);所述磁保持继电器包括多个第一触点和多个第二触点,每个所述第一开关(K1)以及所述第二开关(K2)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触点,每个所述第三开关(K3),对应一个所述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吸合后,带动所述第一开关(K1)和所述第二开关(K2)闭合,此时所述第一触点断开,进而带动所述第三开关(K3)断开,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间并联;所述第一触点吸合后,带动所述第三开关(K3)闭合,此时所述第二触点断开,进而带动所述第一开关(K1)和所述第二开关(K2)断开,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间串联;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模块,用于给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提供脉冲电压,进而控制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所述第一触点和所述第二触点间状态的翻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第二单体电池组(S2),每个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组(S2)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单体电池,且每个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组(S2)中的第二单体电池间串联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组(S2)对应一个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并与之并联连接,且所述第二单体电池组(S2)的串联饱和电压高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的饱和电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单体电池(S1)为铅酸电池,所述第二单体电池为磷酸铁锂电池或三元铁锂电池。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电池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模块包括:直流继电器、内置充电单元、第四开关(K4)、第一二极管(D1)、第五开关(K5)、第六开关(K6)和第七开关(K7);所述直流继电器包括第一常开触点(A)、第二常开触点(B)、第一常闭触点(C)、第二常闭触点(D)、第一公共触点(E)和第二公共触点(F),当所述直流继电器的输入端施加有正向直流电压时,所述第一公共触点(E)和所述第一常开触点(A)电连接,所述第二公共触点(F)和所述第二常开触点(B)电连接,所述直流继电器处于常开状态;当所述直流继电器的输入端未施加有正向直流电压时,所述第一公共触点(E)和所述第一常闭触点(C)电连接,第二公共触点(F)和所述第二常闭触点(D)电连接,所述直流继电器处于常闭状态;所述内置充电单元的正极分别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正极总线以及所述第二常闭触点(D)电连接,所述内置充电单元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直流继电器的输出端以及所述第七开关(K7)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开关(K7)的另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负极总线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K4)的一端与所述动力电池系统的正极总线电连接,所述第四开关(K4)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正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负极同时与所述直流继电器的输入端以及所述第五开关(K5)的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K5)的另一端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公共触点(F)经所述第六开关(K6)与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五开关(K5)和所述第七开关(K7)分别对应一个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第一触点,所述第六开关(K6)对应一个所述磁保持继电器的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吸合后,带动所述第一开关(K1)、所述第二开关(K2)、所述第五开关(K5)以及所述第七开关(K7)闭合,此时所述第一触点断开,进而带动所述第三开关(K3)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履明
申请(专利权)人:朱履明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