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小型断路器
本技术涉及低压电器领域,特别是一种小型断路器。
技术介绍
在呈多极设置小型断路器中一般设有只接零线的N极,该N极分为可开断和不可开断两种类型,在N极可开断的小型断路器中绝大多数的断路器中会设有支架结构,并通过在支架上焊接银点作为断路器的静触头部分。然而,在现有N极可开断的小型断路器的回路结构中,电流会流过整个支架结构,导致断路器内部温度升高,并且使得断路器在线路中的耗能也相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温度较低、耗能较少的小型断路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联动的L极断路器和N极断路器,在L极断路器的壳体内设有电磁系统24和双金属元件23,在N极断路器的壳体内设有支架2和N极动触头,所述的支架2包括基板201、弯折部202和触头部203,所述的弯折部202和触头部203分别设置在基板201的两端,在触头部203上设有银点1和接线部3,所述的银点1安装在触头部203上并与N极动触头相对设置,所述的接线部3设置在触头部203靠近基板201的一侧并与N极断路器的导线5的一端相连接,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联动的L极断路器和N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L极断路器的壳体内设有电磁系统(24)和双金属元件(23),在N极断路器的壳体内设有支架(2)和N极动触头,所述的支架(2)包括基板(201)、弯折部(202)和触头部(203),所述的弯折部(202)和触头部(203)分别设置在基板(201)的两端,在触头部(203)上设有银点(1)和接线部(3),所述的银点(1)安装在触头部(203)上并与N极动触头相对设置,所述的接线部(3)设置在触头部(203)靠近基板(201)的一侧并与N极断路器的导线(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线(5)的另一端与N极断路器的接线端子(21)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断路器,包括联动的L极断路器和N极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在L极断路器的壳体内设有电磁系统(24)和双金属元件(23),在N极断路器的壳体内设有支架(2)和N极动触头,所述的支架(2)包括基板(201)、弯折部(202)和触头部(203),所述的弯折部(202)和触头部(203)分别设置在基板(201)的两端,在触头部(203)上设有银点(1)和接线部(3),所述的银点(1)安装在触头部(203)上并与N极动触头相对设置,所述的接线部(3)设置在触头部(203)靠近基板(201)的一侧并与N极断路器的导线(5)的一端相连接,所述导线(5)的另一端与N极断路器的接线端子(21)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并排设置的多个L极断路器和一个N极断路器,每极之间通过隔板(11)间隔设置并通过联动件(8)实现联动,并在隔板(11)的一侧安装有盖板(19)从而形成了N极断路器的壳体结构,在盖板(19)上设有操作孔,在操作孔上安装有挡盖(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2)通过弯折部(202)和基板(201)限位安装在N极断路器的壳体内;支架(2)还包括引弧部(204),所述的引弧部(204)与触头部(203)相连接并与N极断路器的灭弧室(20)相对设置,引弧部(204)的一端延伸至基板(201)的底部从而与触头部(203)的第二连接部(232)之间形成V型的引弧角。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弯折部(202)呈“Z”形设置并与基板(201)端部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的触头部(203)包括呈“L”形设置的第一连接部(231)和第二连接部(232),所述第一连接部(231)的一端与基板(201)端部的侧壁相连接,第一连接部(231)的另一端向远离弯折部(202)的一侧延伸并与第二连接部(232)的一端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232)的另一端与引弧部(204)的一端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断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银点(1)安装在第二连接部(232)的侧壁上,所述的接线部(3)设置在第一连接部(231)的侧壁上并与基板(201)相连接,从而形成了用于连接导线(5)的平面区域,所述导线(5)一端的接头(51)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接线部(3)相连接,导线(5)的另一端绕至N极断路器的手柄(7)的下方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夏晓敏,黄东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正泰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