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评价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特性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51255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评价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特性的装置,主要包括蒸汽系统、测试段、冷取水系统和数据采集系统,可以评价各种蒸汽或混合气在不同强化传热管内的局部冷凝传热和压降特性。蒸汽系统包括锅炉、预冷器、空压机、储气罐、干燥器、气体加热器、静态混合器,可以提供测试所需的纯组分、多组分蒸汽或含空气的混合气。测试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测量段、冷凝段、测量段和观察段,进口处与蒸汽系统相连,出口处与气液分离器相连。预冷器和测试段的外套管两端还各自并联一套冷水却水一套系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热阻分离法求得强化管的管内传热系数,为高效管壳式冷凝器的热力设计提供依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评价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特性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热交换器传热元件性能测试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评价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特性的装置。
技术介绍
冷凝器能以较低的传热温差获得较高的传热系数,是冷却系统的主要设备。其中管壳式冷凝器,由于其制造容易、生产成本低、选材范围广、清洗方便,且能适应高温高压,是使用最为广泛的冷凝设备,在石油、化工及能源等行业的应用处于主导地位。随着国内经济的增长,社会发展与能源紧张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因而设计制造出高效、紧凑的换热设备,无论是从企业减小投资提高能效比的角度,还是从国家节能减排和推动工业节能的角度,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效管壳式冷凝器主要是采用强化传热元件或改进换热器结构,提高传热效率,从而使换热器的投资和运行费用最低。设计该类冷凝器时最重要的是热力设计,即根据工艺和物性数据,计算出满足传热和压降要求的传热面积,进而选择合适的结构类型和流动布置方式。计算传热面积时,设计者需要用到传热和压降的实验关联式。目前对于水平光管内的冷凝,已有研究者在大量实验数据的基础上建立了适用于各种使用场合的传热和压降关联式。但是还缺乏各类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和压降的实验关联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评价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特性的装置,包括蒸汽系统和测试段,所述测试段的进口处与蒸汽系统相连,出口处与气液分离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测量段、冷凝段、测量段和观察段;所述直管测量段靠近冷凝段的入口处开有温度、压力和压差测试孔;所述冷凝段包括同轴设置的强化换热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在强化换热管的外面,所述强化换热管和外套管的两端通过带开孔的压紧板进行固定;所述测量段靠近冷凝段的出口处也开有温度、压力和压差测试孔;所述观察段为透明管道,所述透明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分辨记录强化换热管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型的高速摄像机;所述测试段的两端还并联有测试段冷却水环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评价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特性的装置,包括蒸汽系统和测试段,所述测试段的进口处与蒸汽系统相连,出口处与气液分离器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直管测量段、冷凝段、测量段和观察段;所述直管测量段靠近冷凝段的入口处开有温度、压力和压差测试孔;所述冷凝段包括同轴设置的强化换热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在强化换热管的外面,所述强化换热管和外套管的两端通过带开孔的压紧板进行固定;所述测量段靠近冷凝段的出口处也开有温度、压力和压差测试孔;所述观察段为透明管道,所述透明管道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分辨记录强化换热管内的气液两相流流型的高速摄像机;所述测试段的两端还并联有测试段冷却水环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管测量段的长度为强化换热管内径的25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评价强化传热管管内冷凝特性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段冷却水环路包括第一储水箱、第一磁力泵、第一流量计和第一辅助板式冷却器,所述测试段冷却水出口处连接第一辅助板式冷却器的进口,所述第一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彬汤晓英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蓝海科创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