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线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49947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铜线干燥装置,包括进气管、干燥套筒、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端板盖设于所述干燥套筒的出料端,所述第一端板设有出料通孔,所述第二端板盖设于所述干燥套筒的进料端,所述第二端板设有排气孔和与所述出料通孔相对应的进料通孔。通过将干燥装置套设在铜线上,使风干气流沿着铜线的长度方向运动,延长气流对铜线的作用时间,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干燥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干燥装置
本技术属于铜线生产设备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铜线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铜线在生产过程中,为了消除其表面的应力,需要对铜线进行退火处理。铜线退火后先自然冷却一段时间,然后采用水冷的方式消除铜线的余温。铜线水冷后其表面会附着水分,残留的水分会导致铜线局部发生氧化,影响铜线的性能。现有铜线生产设备通常采用风干的方式对水冷后的铜线进行干燥,干燥时出风口直接垂直对着铜线进行吹拂,但是由于铜线本身比较细,风干时大部分风能都没有起到干燥作用,干燥效率低,设备能量利用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上述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铜线退火后的干燥装置,将干燥装置套设在铜线上,使风干气流沿着铜线的长度方向运动,延长气流对铜线的作用时间,提高能量利用率和干燥效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解决方案是:一种铜线干燥装置,包括进气管、干燥套筒、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端板盖设于所述干燥套筒的出料端,所述第一端板设有出料通孔,所述第二端板盖设于所述干燥套筒的进料端,所述第二端板设有排气孔和与所述出料通孔相对应的进料通孔,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组件和第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铜线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气管、干燥套筒、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端板盖设于所述干燥套筒的出料端,所述第一端板设有出料通孔,所述第二端板盖设于所述干燥套筒的进料端,所述第二端板设有排气孔和与所述出料通孔相对应的进料通孔,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组件和第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擦拭组件盖设于所述出料通孔,所述第二擦拭组件盖设于所述进料通孔,所述干燥套筒、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擦拭组件、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第二擦拭组件共同围成圆柱体形的干燥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干燥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与所述干燥腔相切,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擦拭组件和所述第二擦拭组件均包括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干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进气管、干燥套筒、第一端板、第二端板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端板盖设于所述干燥套筒的出料端,所述第一端板设有出料通孔,所述第二端板盖设于所述干燥套筒的进料端,所述第二端板设有排气孔和与所述出料通孔相对应的进料通孔,所述擦拭组件包括第一擦拭组件和第二擦拭组件,所述第一擦拭组件盖设于所述出料通孔,所述第二擦拭组件盖设于所述进料通孔,所述干燥套筒、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擦拭组件、所述第二端板和所述第二擦拭组件共同围成圆柱体形的干燥腔;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干燥腔连通,所述进气管的进气方向与所述干燥腔相切,所述进气管靠近所述第一端板;所述第一擦拭组件和所述第二擦拭组件均包括铰接杠、抱箍、擦拭件和复位弹簧,所述抱箍为半圆形,所述擦拭件为半圆环形,所述擦拭件与所述抱箍相配合,所述抱箍包括第一抱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德钧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星达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