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和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9163 阅读: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和电机。该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包括光轴(1)、挡板(2)和套设在光轴(1)上的转子铁芯(3),光轴(1)上设置有对挡板(2)进行轴向定位的轴肩(4),转子铁芯(3)与挡板(2)固定连接,光轴(1)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对挡板(2)进行周向定位,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对充磁线圈定位。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机转子定位结构,能够有效满足磁钢与充磁线圈的充磁定位,保证充磁方向准确,使充磁后的转轴磁场与设计预期相符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和电机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和电机。
技术介绍
如图1所示,现有的高速电机转轴结构包块光轴1、前转子挡板2、转子铁芯3、磁钢4和后转子挡板5,现有的高速电机转轴制作工艺为后转子挡板5与转子铁芯3加热过盈到光轴1上,利用光轴1的轴肩位置进行限位,然后将带磁的磁钢4装配到转子铁芯3中,最后装配前转子挡板2。这种装配方式有以下缺陷:①磁钢为带磁装配,磁性较强从而装配困难效率低,并且随着转子叠高增加,装配磁钢数量越多,生产效率越低;②磁钢数量较多,装配过程易发生磁钢装反现象,若未及时发现由于磁性已固定装反后导致磁通波形畸变电机运行时产生振动;③转轴带磁校正动平衡会影响动平衡数据,无法得到稳定数值等。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一种高速电机转轴后充磁制作工艺,即先完成前转子挡板2、后转子挡板5、转子铁芯3、未充磁的磁钢4(此时磁钢不带磁性,但具有取向性),然后进行转轴动平衡校验,最后利用充磁电源与充磁线圈夹具对转轴后充磁;该工艺可以增加生产效率,避免磁钢装反引起的产品不良,转轴可以先动平衡校正提高校正效率与准确性。但由于充磁线圈在制作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轴(1)、挡板(2)和套设在所述光轴(1)上的转子铁芯(3),所述光轴(1)上设置有对所述挡板(2)进行轴向定位的轴肩(4),所述转子铁芯(3)与所述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光轴(1)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挡板(2)进行周向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对充磁线圈定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光轴(1)、挡板(2)和套设在所述光轴(1)上的转子铁芯(3),所述光轴(1)上设置有对所述挡板(2)进行轴向定位的轴肩(4),所述转子铁芯(3)与所述挡板(2)固定连接,所述光轴(1)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结构和第二定位结构,所述第一定位结构用于对所述挡板(2)进行周向定位,所述第二定位结构用于对充磁线圈定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轴肩(4)上的定位凸台(5),所述定位凸台(5)沿轴向向所述挡板(2)凸出,所述挡板(2)上设置有与所述定位凸台(5)相配合的定位凹槽(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5)与所述定位凹槽(6)之间间隙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机转子定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凸台(5)为矩形块,所述定位凹槽(6)与所述定位凸台(5)的形状相匹配,所述定位凸台(5)的径向高度小于所述定位凹槽(6)的径向高度,所述定位凸台(5)的轴向长度小于所述定位凹槽(6)的轴向长度;和/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闫瑾贾金信张小波刘建宁李广海魏琼梁建东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