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香辉专利>正文

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及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8029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5: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包括PCB载板及设于PCB载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每个发光单元包括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粘合剂层、键合线、公共极区、R区、G区和B区,红光芯片一端通过粘合剂层固定于R区上,红光芯片另一端通过键合线与公共极区固定连接,绿光芯片通过粘合剂层固定在公共极区和G区上,蓝光芯片通过粘合剂层固定在公共极区和B区上;红光芯片、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互不接触;PCB载板背面与公共极区、R区、G区以及B区对应位置分别电性连接有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下焊盘。通过红光芯片正装,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倒装实现高密度高清显示,其相对较为耐用,并且生产过程中的良品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及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LED封装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及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随着显示屏产业不断发展,显示屏用LED由原来的DIP(dualinline-pinpackage,双列直插式封装技术)结构高速向SMD(SurfaceMountedDevices,表面贴装器件)结构转变。SMD结构的RGB-LED具有重量轻、个体更小、自动化安装、发光角度大、颜色均匀、衰减少等优点越来越被人接受。随之LED显示屏行业不断朝高清高密发展,且业内市场激烈的利润稀薄,传统RGB-LED芯片只能通过切小芯片并做小电极来迎合部分市场的需求。目前行业内RGB-LED显示屏市场普遍使用的芯片为GB光为双电极芯片,R光为单电极芯片,再通过焊线机导线键合完成,即RGB三种芯片均采用正装的方式安装于PCB载板上。该技术目前存在最大的问题就是GB光失效死灯率高于R光死灯率数万倍。导致GB芯片死灯失效上升的主要原因为:在生产高密度RGB-LED时,GB芯片相对较小,致使GB芯片PN电极的间距也随之缩小,当键合线键合后,PN电极通电后产生的电场和磁场效应导致GB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包括PCB载板及设于PCB载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粘合剂层、键合线、公共极区、R区、G区和B区,所述红光芯片一端通过粘合剂层固定于R区上,所述红光芯片另一端通过键合线与公共极区固定连接,所述绿光芯片通过粘合剂层固定在公共极区和G区上,所述蓝光芯片通过粘合剂层固定在公共极区和B区上;所述红光芯片、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互不接触;所述PCB载板背面与公共极区、R区、G区以及B区对应位置分别电性连接有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下焊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包括PCB载板及设于PCB载板上的多个发光单元,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发光单元包括红光芯片、绿光芯片、蓝光芯片、粘合剂层、键合线、公共极区、R区、G区和B区,所述红光芯片一端通过粘合剂层固定于R区上,所述红光芯片另一端通过键合线与公共极区固定连接,所述绿光芯片通过粘合剂层固定在公共极区和G区上,所述蓝光芯片通过粘合剂层固定在公共极区和B区上;所述红光芯片、绿光芯片和蓝光芯片互不接触;所述PCB载板背面与公共极区、R区、G区以及B区对应位置分别电性连接有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下焊盘。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载板还设有多个金属过孔,所述公共极区、R区、G区以及B区均通过金属过孔与下焊盘电性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焊盘包括公共极区下焊盘、R区下焊盘、G区下焊盘、B区下焊盘,所述公共极区、R区、G区、B区分别与公共极区下焊盘、R区下焊盘、G区下焊盘、B区下焊盘一一对应。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PCB载板为绝缘框架,每个所述发光单元的公共极区、R区、G区以及B区为金属材质的基板,所述公共极区、R区、G区以及B区由绝缘框架连接。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新型的LED显示屏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R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香辉
申请(专利权)人:吴香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