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强震区泥石流的早期识别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004698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强震区泥石流的早期识别方法,属于泥石流防治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确定潜在泥石流流域的基本参数:泥石流全流域面积A0、泥石流流域形成区面积A、泥石流流域形成区形状系数F、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长L和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床纵比降J;b、确定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道平均宽度W、泥石流流域形成区颗粒粒径D和泥石流流域松散固体物源量V0;c、计算泥石流流域物源系数V;d、计算泥石流流域识别指数S;e、判断是否为泥石流流域。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研究泥石流的松散固体物源量对泥石流形成的影响,提出了定量的泥石流流域物源量判断指标,极大的提高了泥石流的早期识别准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强震区泥石流的早期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到泥石流防治工程
,尤其涉及一种强震区泥石流的早期识别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泥石流是一种发生在山区的自然灾害。泥石流发生后,泥石流携带大量泥沙,冲毁城镇、破坏农田和森林、冲毁桥梁道路、阻断交通。强烈地震后在地震的强烈影响区内诱发了大量的滑坡与崩塌,为后期泥石流的发生提供了大量的固体物源。国内外研究表明,强烈地震影响区域在地震后的降雨过程中往往发生多处泥石流,有时还是群发性的泥石流;原来不是泥石流沟的流域,有可能在强烈地震的影响下演变为泥石流流域;原来是泥石流沟的流域,有可能在强烈地震的影响下演变为高频率泥石流流域,同时泥石流发生的规模会更大。因为强烈地震前有的流域还不是泥石流沟,没有泥石流的早期发生迹象,流域内的松散固体物源很少,因此被定义为洪水流域。但强烈地震后,该流域可能有滑坡和崩塌发生,以及潜在的滑坡和崩塌发生,使原来仅可能发生洪水的流域具备了发生泥石流的物源条件。但是否演变为泥石流流域,还需要确切地方法判断是否为泥石流沟。只有确切地判断是否为泥石流流域,即早期识别泥石流流域,才能判断其危险性,并做出相应的评估、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强震区泥石流的早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谷歌地球或地形图确定潜在泥石流流域的基本参数:泥石流全流域面积A0、泥石流流域形成区面积A、泥石流流域形成区形状系数F、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长L和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床纵比降J;b、现场调查确定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道平均宽度W、泥石流流域形成区颗粒粒径D和泥石流流域松散固体物源量V0;c、通过式1计算泥石流流域物源系数V;V=V0/A0式1其中,V为泥石流流域物源系数,单位m;V0为泥石流流域松散固体物源量,是指直接堆积在形成区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源,单位m3,A0为泥石流全流域面积,单位m2;d、通过式2计算泥石流流域识别指数S;...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强震区泥石流的早期识别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谷歌地球或地形图确定潜在泥石流流域的基本参数:泥石流全流域面积A0、泥石流流域形成区面积A、泥石流流域形成区形状系数F、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长L和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床纵比降J;b、现场调查确定泥石流流域形成区沟道平均宽度W、泥石流流域形成区颗粒粒径D和泥石流流域松散固体物源量V0;c、通过式1计算泥石流流域物源系数V;V=V0/A0式1其中,V为泥石流流域物源系数,单位m;V0为泥石流流域松散固体物源量,是指直接堆积在形成区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源,单位m3,A0为泥石流全流域面积,单位m2;d、通过式2计算泥石流流域识别指数S;S=T0.2/G0.38式2其中,S为泥石流流域识别指数;T为泥石流流域地形因子,通过式3计算;G为泥石流流域地质因子,通过式4计算;T=FJ(A/W2)0.2=JA/L2(A/W2)0.2式3其中,T为泥石流流域地形因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斌杨凌崴胡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