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道风力发电装置
本技术属于发电机械装置设计制造
,特别是利用隧道风能和压电振动发电的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地铁工程投入和运营规模的日益扩大,地铁隧道的安全养护工作愈渐受重视。在此背景下,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WSN)的隧道健康监测系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能量供应单元通常采用干电池,但由于列车运行时间长,频率高,进入隧道的时间和人员限制严格,传感器布置后,电池难于更换,且无法像外部结构一样用太阳能供电,当电量消耗殆尽,节点就失去作用,极大地限制了无线传感器网络的发展。本产品基于风致振动机理和压电效应,对地铁隧道风能进行合理再利用。通过风致振动机理,利用薄板带动压电片的振动,加大压电片在合理范围内的形变量和振动频率,提高风能的利用率,引发压电效应,实现从风能到机械能再到可利用性的电能的转换,从而达到为向无线传感器节点供电的目的。据检索,目前已有相关地铁风力发电的技术出现,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521016746.8公开的“一种地铁隧道风力发电装置”,该专利所述的地铁隧道风力发电装置仅仅收集的是地铁通风口处的风能,对于地铁运行中产生的大量风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隧道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方体形框架由左右侧板(3)和上下护板(2)组成;该框架的前方进风口和后方出风口上均安装有风力接收罩(1);该框架内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风力旋转器(6),且该风力旋转器(6)的轴从框架下护板上的孔中穿出后与发电机(10)的轴连接,该框架左右侧板上沿平行于上下护板方向分别以悬臂梁方式固定有压电片(4),位于同一高度的该两个压电片的内端上面固定有一块厚度0.3mm的振动薄板(5),位于两个风力旋转器(6)之间的框架下护板上还左右设置有形状对称的两个导流体(7);上述两个发电机(10)以及两个压电片(4)发出的电经整流器(9)接至蓄电池(8)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道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方体形框架由左右侧板(3)和上下护板(2)组成;该框架的前方进风口和后方出风口上均安装有风力接收罩(1);该框架内左、右侧分别设有一个风力旋转器(6),且该风力旋转器(6)的轴从框架下护板上的孔中穿出后与发电机(10)的轴连接,该框架左右侧板上沿平行于上下护板方向分别以悬臂梁方式固定有压电片(4),位于同一高度的该两个压电片的内端上面固定有一块厚度0.3mm的振动薄板(5),位于两个风力旋转器(6)之间的框架下护板上还左右设置有形状对称的两个导流体(7);上述两个发电机(10)以及两个压电片(4)发出的电经整流器(9)接至蓄电池(8);整流器(9)和蓄电池(8)安装在该框架下护板底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道风力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左右侧板上分别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启帆,许攀,朱袁,罗静帆,徐百川,刘腾谦,漆令飞,张祖涛,潘亚嘉,刘昱岗,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