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502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包括PVC护套管、混凝土屋面板和砖砌井壁,PVC护套管居中安装于外轮廓线内,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混凝土上返台一次性浇筑而成;砖砌井壁位于混凝土上返台上方,PVC护套管通过U形卡环与角钢支架固定,砖砌井壁顶部还留设预留缺口,竖向PPR热水管从钢筋混凝土屋面板下方穿入PVC护套管,横向PPR热水管通过90度弯头与竖向PPR热水管热熔连接,并经预留缺口穿出后分别与安放在屋面上的太阳能热水器相连接。该集束式结构安装紧凑,井道式结构便于防渗漏和检修;补偿伸缩的同时立管自由伸缩不影响防水层,将出屋面的密集立管根部防水密封转换为井道外侧的普通防水和预留缺口封堵的防渗漏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管道安装及屋面防水
,尤其涉及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绿色建筑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太阳能作为清洁能源正被逐步应用于建筑工程中,太阳能热水系统逐步普及到住宅工程中,且真空管式太阳能热水器多集中安装在屋面上,以避免遮光物或前排集热器的遮挡,避免反射光对附近建筑物引起光污染。在住宅工程建设中,为了分户控制和分户计量,每户一根的PPR热水立管多数集中安装在户内卫生间狭窄角落,并以密集管道形式垂直伸出屋面分别与太阳能热水器相连接。伸出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时,若每根PPR管预埋一个套管,则套管数量众多、占用空间大、安装效率低;同时屋面防水卷材难以包裹所有套管尤其是套管之间的间隙,易造成屋面漏雨;另外,由于PPR热水管中的水温高、PPR管在套管内的伸缩变形大,使得套管内密封膏撕裂而漏雨。由于管道安装、土建、防水施工相互穿插、互相影响,造成PPR热水管安装难度大、众多套管内外漏雨、屋面渗漏等问题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该集束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VC护套管、混凝土屋面板、混凝土上返台、砖砌井壁和钢筋混凝土活动盖板,所述PVC护套管居中安装于需穿出屋面的PPR热水管相应位置的矩形外轮廓线内,并固定于底模板上,所述混凝土上返台的模板沿矩形外轮廓线悬模支设,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混凝土上返台一次性浇筑而成;所述砖砌井壁位于所述混凝土上返台上方,且其内侧与所述混凝土上返台平齐,外侧砖出挑60mm,所述砖砌井壁内埋设有角钢支架,所述PVC护套管通过一U形卡环与所述角钢支架进行固定,所述砖砌井壁的顶部还留设一预留缺口,所述预留缺口底面为内高外低的流水坡,在所述砖砌井壁的外侧砖出挑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PVC护套管、混凝土屋面板、混凝土上返台、砖砌井壁和钢筋混凝土活动盖板,所述PVC护套管居中安装于需穿出屋面的PPR热水管相应位置的矩形外轮廓线内,并固定于底模板上,所述混凝土上返台的模板沿矩形外轮廓线悬模支设,钢筋混凝土屋面板和混凝土上返台一次性浇筑而成;所述砖砌井壁位于所述混凝土上返台上方,且其内侧与所述混凝土上返台平齐,外侧砖出挑60mm,所述砖砌井壁内埋设有角钢支架,所述PVC护套管通过一U形卡环与所述角钢支架进行固定,所述砖砌井壁的顶部还留设一预留缺口,所述预留缺口底面为内高外低的流水坡,在所述砖砌井壁的外侧砖出挑位置处还设置有滴水线;若干根竖向的PPR热水管从所述钢筋混凝土屋面板的下方穿入所述PVC护套管中,且顶部露出所述PVC护套管至少100mm,横向的PPR热水管通过90度弯头与竖向的PPR热水管热熔连接,并经所述预留缺口穿出后分别与安放在屋面上的太阳能热水器相连接;所述钢筋混凝土活动盖板安置于所述砖砌井壁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集束式密集管道出屋面的井道防渗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活动盖板的顶部为四面坡结构,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启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青房建安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