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multi-source heat management system for electric vehicles, which includes in-car natural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heating flow path, engine natural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heating flow path, battery pack natural compression refrigeration/heating flow path, in-car waste heat compression heating flow path, in-car waste heat heating flow path, electric heating flow path, engine natural heat exchange cooling flow path, battery pack natural heat exchange cooling flow path and distribution. Sleeve valves, pumps and control systems. The invention couples multiple energy sources, such as waste heat and heat sources generated by engine and battery pack, heat sources produced by direct electric heating, cold/heat sources of natural environment, cold/heat sources produced by electric drive compressor, and so on, and synthetically adjusts and controls the cold and heat output of different cold and heat sources based on the temperature requirements of each cold and heat demand part respectively, so as to reduce the start-up time and heating time of compressor during refrigeration. The starting time of the electric heater is long, which reduces the power consumption of the heat and cold output, and improves the driving mileage and service life of the electric vehic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面对当前能源的日益短缺,以及日益严重的污染和温室效应,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绿色、环保的电动汽车已经逐步成为全球汽车工业的发展方向之一。温控系统,顾名思义,就是整车温度控制系统,又称整车热管理系统,主要功能就是对整车内部温度及部件工作环境温度进行控制和调节作用,以保证部件能正常工作,给乘员提供舒适的乘坐环境。对于传统汽油车而言,温控系统主要包含空调系统和发动机冷却系统,两个系统相对独立。而现在的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继承于传统汽油车的技术,相比传统汽油车,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变得越来越复杂,要求越来越高。其中制冷系统和采暖系统是电动汽车的用电大户,特别是采暖系统,当冬季行驶打开PTC加热器采暖时,几乎三分之一的电量用于制热,将严重影响续航里程。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通过自然冷源和余热的充分利用,减少制冷时的压缩机启动时长和制热时的电加热器的启动时长,进而减少冷热输出的耗电量,提高电动汽车的行驶里程和使用寿命。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第二车内换热器(62)、第一车外换热器(35)、第二车外换热器(34)、发动机(42)、电池包(51)、电加热器(61)、节流部件(301)、节流部件(304)、三通阀一(305)以及配套的阀门、泵和控制系统;压缩机(31)两端分别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第一车内换热器(33)的一端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三端口连接,另一端经节流部件一(301)、第一车外换热器(35)后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汽车多源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第二车内换热器(62)、第一车外换热器(35)、第二车外换热器(34)、发动机(42)、电池包(51)、电加热器(61)、节流部件(301)、节流部件(304)、三通阀一(305)以及配套的阀门、泵和控制系统;压缩机(31)两端分别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连接;第一车内换热器(33)的一端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三端口连接,另一端经节流部件一(301)、第一车外换热器(35)后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一端通过三通阀一(305)分别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三端口和第四端口连接,另一端经节流部件二(304)、第一车外换热器(35)后与冷热换向阀(32)的第四端口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该另一端还经节流部件二(304)与第一车内换热器(33)的上述另一端连接;第二车外换热器(34)的两端还分别与发动机(42)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电加热器(61)的两端分别与第二车内换热器(62)、发动机(31)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第二车内换热器(62)的两端还分别与发动机(31)和电池包(51)的两端连接;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一车内换热器(33)、节流部件一(301)和第一车外换热器(35)构成车内自然压缩制冷/制热流路;压缩机(31)、冷热换向阀(32)、第二车外换热器(34)、节流部件二(304)、第一车外换热器(35)和发动机(42)构成发动机自然压缩制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显龙,廉永旺,姚远,李华山,马伟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