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友泉专利>正文

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138 阅读:3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上的温室结构,它由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组成,它们为同一塑料薄膜空间,它们之间悬挂有可开闭的反光薄膜,在动物后室内设有水池,水池上架设有鸡笼,在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的顶面设有重套式换气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破了土温室应用的局限性,提高了土地利用率,极大限度地拓展了温室内的有效空间,提供了良好的生物物流、能流微循环条件。(*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农业上的温室结构。农副产品反季节上市有着良好的效益及广阔的前景,目前,冬季农业生产应用设施有薄膜、玻璃温室之分,又有加温与不加温之别。玻璃温室造价大,加温温室耗能高。八十年代进口的“洋”温室,1990年换算(煤、电按国家计划内价格计),全国平均生产成本高达40元/m2以上,不适合我国国情,无推广意义。我国学者集多年之大成,研究设计出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效节能薄膜日光能温室”,将生产成本降至10元/m2以下,为广大农户所接受,已在我国淮河以北一线大范围推广。但这种温室热能来源于日光,遇阴雨天、连续雨雪天气,室内温度有可能降至植物生长临界值以下,甚至造成低温伤害,因此未能为长江沿线及其以南地区推广应用。这种温室结构的特点决定了土地利用率低,仅为57.5%,而且深冬密闭管理也致使温室内严重缺乏CO2,降低了植物同化率。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造价低、各地均能适用、土地利用率高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组成,它们为同一塑料薄膜空间,它们之间悬挂有可开闭的反光薄膜,在动物后室内设有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组成,它们为同一塑料薄膜空间,它们之间悬挂有可开闭的反光薄膜,在动物后室内设有水池,水池上架设有鸡笼,在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的顶面设有重套式换气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它由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组成,它们为同一塑料薄膜空间,它们之间悬挂有可开闭的反光薄膜,在动物后室内设有水池,水池上架设有鸡笼,在植物前室和动物后室的顶面设有重套式换气装置。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动物后室内的水池大部分位于地面以下,其长度应与前、后室等长,水池上设有上盖,上盖上排列有与水池同长的鸡笼。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水池的内侧略高于其外侧。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循环日光能温室结构,其特征在于动物后室的顶面覆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友泉
申请(专利权)人:朱友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