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037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饮料瓶,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瓶身、下瓶身以及锁条;上瓶身上端敞开且套设有瓶盖;下瓶身上端套设于上瓶身下端内部,且下瓶身上端外沿卡合于上瓶身下端内沿上;下瓶身上端面固定设有水平的第一圆盘;第一圆盘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通孔;第一圆盘上方的上瓶身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与第一圆盘紧贴的第二圆盘;第二圆盘上间隔开设有若第一通孔相对且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在初始状态下相互交错且不连通;上瓶身下端与下瓶身上端连接处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锁合部,一锁条围合于锁合部上;锁条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瓶身壁面和下瓶身壁面可拆卸连接。

A beverage bottle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beverage bottle, which comprises a coaxially arranged upper bottle body, a lower bottle body and a lock strip; the upper end of the upper bottle body is open and a bottle cap is sleeved;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bottle body is sleeved inside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bottle body, and the outer end of the lower bottle body is clamped on the inner edge of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bottle body; the upper surface of the lower bottle body is fixed with a horizontal first disc; the first disc is evenly spac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direction. A plurality of vertical first through holes are arranged on the upper bottle body above the first disc horizontally and fixedly; a second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the upper interval of the second disc if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relative and the number is the sam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and the second through hole are interlaced and disconnected in the initial state; the outer wall of the connection between the lower end of the upper bottle body and the upper end of the lower bottle body is formed into an inward depression. An annular locking part is enclosed by a locking strip, and the upper and lower ends of the locking strip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and lower walls of the bottle body respective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料瓶
本技术涉及一种饮料瓶,属于饮料瓶包装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饮料瓶是用来盛放饮料的一种容器。目前市面上还售有加味饮料,其通常是以液体的形式保存。但是,其弊端在于:为了保证饮品的口感、品质,以及延长保存时间,现有的加味饮品中大多都使用各种添加剂,不利于人的身体健康。目前市面上的干湿分离的饮料瓶,大多都是将试剂粉末或固态试剂放在瓶盖内,后期将瓶盖内的粉末或固体落入瓶内混合,但其存在的问题在于:1、饮料瓶的瓶盖较小,瓶盖内容积小,存储量有限,往往不能很好地调试饮料;2、试剂粉末或固态试剂的流动性较差,不能很好的落下后与瓶内的水混合,瓶盖内有残余粉末,造成浪费;3、当固态试剂为茶叶这类与水体浸泡后又不适合自身混合于水体的材料时,其存储于瓶盖内后期无法调配成客户满意的饮料。另有少量的干湿分离的饮料瓶是将试剂粉末或固态试剂放在瓶身下部,然后通过转动混合或是戳破混合的方式,但是往往没有很好地对上下瓶身进行锁定,这样就会造成人们手持饮料瓶时往往因误操作后将固体试剂和水体混合,不利于存储。且现有的饮料瓶为了能够更好混合,一般都是采用人工甩动的方式,这样水体内容易产生气泡,降低客户的饮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饮料瓶,该饮料瓶结构简单,通过将瓶身分为上下瓶体,上瓶体中放置水体,下瓶身中放置调味材料,实现了将调味材料与水体分隔开来。同时下瓶身容量大,可以满足客户的使用需求。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饮料瓶,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瓶身、下瓶身以及锁条;所述上瓶身上端敞开且套设有瓶盖;所述下瓶身上端套设于所述上瓶身下端内部,且所述下瓶身上端外沿卡合于所述上瓶身下端内沿上;所述下瓶身上端面固定设有水平的第一圆盘;所述第一圆盘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一圆盘上方的所述上瓶身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盘紧贴的第二圆盘;所述第二圆盘上间隔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相对且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第二通孔在初始状态下相互交错且不连通;所述上瓶身下端与所述下瓶身上端连接处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锁合部,一锁条围合于所述锁合部上;所述锁条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瓶身壁面和所述下瓶身壁面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锁条头尾分离且一端设置有开启端;所述开启端向外沿所述锁条切线方向倾斜;所述锁条通过所述开启端撕开。进一步的,还包括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套设于所述下瓶身内的连接轴和若干沿所述连接轴下端外壁圆周方向水平均匀固定设置的搅拌叶;所述连接轴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盘中部且所述连接轴下端穿出所述第一圆盘。进一步的,所述上瓶身外壁面设置有上定位点,所述下瓶身外壁面设置有下定位点;所述上瓶身和下瓶身相对转动到所述下定位点与所述上定位点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后,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在竖直方向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和所述第二通孔均为水滴状结构。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该饮料瓶结构简单,实用性强。2、通过锁条与上下瓶身可拆卸固定,可以在初始状态时将上下瓶身固定,然后通过撕开锁条,上下瓶身即可相对旋转。3、设置有搅拌组件,在上下瓶身相对旋转的同时,搅拌叶对下瓶身内物料进行搅拌。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的爆炸图;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图;图4为图3的B-B方向的剖视图图5为图4的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技术的下瓶身的局部剖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上瓶身的局部剖视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上瓶身;11、第二圆盘;12、第二通孔;13、上定位点;2、下瓶身;21、第一圆盘;22、第一通孔;23、下定位点;3、瓶盖;4、锁条;41、开启端;5、锁合部;6、搅拌组件;61、连接轴;62、搅拌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参见图1-7,一种饮料瓶,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瓶身1、下瓶身2以及锁条4;所述上瓶身1上端敞开且套设有瓶盖3;所述下瓶身2上端套设于所述上瓶身1下端内部,且所述下瓶身2上端外沿卡合于所述上瓶身1下端内沿上;所述下瓶身2上端面固定设有水平的第一圆盘21;所述第一圆盘21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圆盘21上方的所述上瓶身1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盘21紧贴的第二圆盘11;所述第二圆盘上11间隔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22相对且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二通孔12在初始状态下相互交错且不连通;所述上瓶身1下端与所述下瓶身2上端连接处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锁合部5,一锁条4围合于所述锁合部5上;所述锁条4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瓶身1壁面和所述下瓶身2壁面可拆卸连接。初始状态时,上瓶身1与下瓶身2通过锁条4相对固定连接,确保上瓶身1与下瓶身2不会发生相对转动,则水体和调味材料就被分隔开来,不会发生混合。通过旋转上瓶身1与下瓶身2使锁条4与上瓶身1和下瓶身2分离,使第一通孔22与第二通孔12连通,上瓶身1内的水体,经由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12流入下瓶身2内与调味材料混合,即可完成饮品的混合过程。进一步的,所述锁条4头尾分离且一端设置有开启端41;所述开启端41向外沿所述锁条4切线方向倾斜;所述锁条4通过所述开启端41撕开。通过开启端41将锁条4撕开,能够更方便用户的操作。进一步的,还包括搅拌组件6;所述搅拌组件6包括套设于所述下瓶身2内的连接轴61和若干沿所述连接轴61下端外壁圆周方向水平均匀固定设置的搅拌叶62;所述连接轴61同轴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圆盘11中部且所述连接轴61下端穿出所述第一圆盘21。搅拌叶62可以在上瓶身1与下瓶身2的相对旋转中,不断对混合的饮品进行搅拌。进一步的,所述上瓶身1外壁面设置有上定位点13,所述下瓶身2外壁面设置有下定位点23;所述上瓶身1和下瓶身2相对转动到所述下定位点23与所述上定位点13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后,所述第二通孔12与所述第一通孔22在竖直方向连通。设置上定位点13与下定位点23是为了方便客户直观清楚的了解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12是否已经连通。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通孔22和所述第二通孔12均为水滴状结构。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参见图1-7,上瓶身1内放置有水体,下瓶身2内放置有调味材料,所述下瓶身2上端套设于所述上瓶身1下端内部。在初始状态时,上瓶身1与下瓶身2通过锁条4与锁合部5相对固定连接,同时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12相互交错设置,此时上瓶身1与下瓶身2不连通,水体与调味材料不发生混合。然后,通过开启端41将锁条4撕开,则上瓶身1与下瓶身2即可进行相对旋转。当上瓶身1与下瓶身2旋转至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12上下连通时,上瓶身1内放置的水体即可经由第一通孔22和第二通孔12流入下瓶身2内与调味材料混合。另外,通过不断旋转上瓶身1与下瓶身2,可以利用搅拌叶62来对下瓶身2内混合物料进行搅拌,提高效率。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瓶身(1)、下瓶身(2)以及锁条(4);所述上瓶身(1)上端敞开且套设有瓶盖(3);所述下瓶身(2)上端套设于所述上瓶身(1)下端内部,且所述下瓶身(2)上端外沿卡合于所述上瓶身(1)下端内沿上;所述下瓶身(2)上端面固定设有水平的第一圆盘(21);所述第一圆盘(21)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圆盘(21)上方的所述上瓶身(1)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盘(21)紧贴的第二圆盘(11);所述第二圆盘(11)上间隔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22)相对且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二通孔(12)在初始状态下相互交错且不连通;所述上瓶身(1)下端与所述下瓶身(2)上端连接处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锁合部(5),一锁条(4)围合于所述锁合部(5)上;所述锁条(4)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瓶身(1)壁面和所述下瓶身(2)壁面可拆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瓶,其特征在于:包括同轴设置的上瓶身(1)、下瓶身(2)以及锁条(4);所述上瓶身(1)上端敞开且套设有瓶盖(3);所述下瓶身(2)上端套设于所述上瓶身(1)下端内部,且所述下瓶身(2)上端外沿卡合于所述上瓶身(1)下端内沿上;所述下瓶身(2)上端面固定设有水平的第一圆盘(21);所述第一圆盘(21)沿圆周方向均匀间隔开设有多个竖直的第一通孔(22);所述第一圆盘(21)上方的所述上瓶身(1)上水平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圆盘(21)紧贴的第二圆盘(11);所述第二圆盘(11)上间隔开设有所述第一通孔(22)相对且数量相同的第二通孔(12);所述第一通孔(22)与所述第二通孔(12)在初始状态下相互交错且不连通;所述上瓶身(1)下端与所述下瓶身(2)上端连接处的外壁向内凹陷形成环形的锁合部(5),一锁条(4)围合于所述锁合部(5)上;所述锁条(4)的上下端面分别与上瓶身(1)壁面和所述下瓶身(2)壁面可拆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饮料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平潭闽一贸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