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401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9 02: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包括基体、贯穿基体的井口通道、能够绕井口通道转动的环形转动件、与环形转动件相匹配的补心,环形转动件连接在环形转盘上,环形转盘的外缘沿周向固定一圈齿条,基体内设置齿轮、旋转驱动装置,齿轮与齿条相啮合,旋转驱动装置驱动齿轮转动;环形转盘的下方设置两个沿着井口通道的轴线对称分布的刮泥片,刮泥片呈半圆环状,刮泥片的凹面朝向井口通道的轴线所在方向,每个刮泥片均由一个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运动,两个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共线。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起钻过程中需要两名钻工才能够对钻杆表面圆周进行完全刮泥的问题,实现减少人力消耗、自动刮泥的目的。

A rotating disc structure with built-in mud scrap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rotating disc structure with a built-in mud scrap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well head passage through the base, an annular rotating member capable of rotating around the well head passage, a complementary center matching the annular rotating member, a ring rotating member connected to the annular rotating disc, a ring rack is fixed along the circumference of the outer edge of the annular rotating disc, a gear and a rotating driving device are arranged in the base, and the gear and rack are in contact with each other. Two scrapers symmetrically distributed along the axis of the wellhead passage are arranged under the annular turntable. The scraper is semi-circular and the concave face of the scraper is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axis of the wellhead passage. Each scraper is driven by a linear driving device and the driving direction of the two linear driving devices is collinear.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problem that two drillers are required to scrape mud completely on the surface circumference of the drill pipe in the process of starting the drill in the prior art, and realizes the purpose of reducing manpower consumption and automatically scraping mu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钻机转盘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
技术介绍
石油钻机属于重型矿业机械,是由多种机器设备组成、具有多种功能的联合工作机组。为了满足钻完井工艺要求,整套钻机必须具备如下八大系统设备:旋转设备、循环系统设备、起升系统设备、动力驱动系统设备、传动系统设备、控制系统和监测仪表、钻机底座、辅助设备。其中,旋转设备是指为了转动井中钻具,带动钻头破碎岩石的设备,包括了转盘钻井装置、顶驱钻井装置两大类型。转盘是旋转系统的工作机,是钻机的关键部位之一,它在工作过程中,借助转台通孔中的方补心或小补心,带动方钻杆、钻杆和钻头转动。在起钻过程中,直拔式的起钻无需动用转盘,转盘处于静止状态,此时从井内提出的钻杆表面附着大量的泥浆和岩屑,会严重污染井口钻台的卫生环境,同时不便于司钻观察立柱号、在遭遇起钻困难的井段时,由于钻杆表面附着的岩屑和泥浆,也不便在钻杆表面做标记、为司钻提供充分的卡钻点提示。现有技术中,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方式是在起钻过程中,安排两名钻工在井口,分别站在井口两侧,手持一根麻绳,麻绳两端用木条绑住。每个钻工都手握两端的木条,将麻绳用力贴紧在钻杆表面,从而在钻杆起钻过程中通过麻绳将表面的泥浆和岩屑刮下。这种方式需要两名钻工才能够实现对钻杆表面圆周的完全刮泥,浪费人力、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起钻过程中需要两名钻工才能够对钻杆表面圆周进行完全刮泥的问题,实现减少人力消耗、自动刮泥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包括基体、贯穿基体的井口通道、能够绕井口通道转动的环形转动件、与所述环形转动件相匹配的补心,所述环形转动件连接在环形转盘上,所述环形转盘位于基体内部,且环形转盘的轴线与井口通道的轴线共线,环形转盘的外缘沿周向固定一圈齿条,所述基体内设置齿轮、旋转驱动装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条相啮合,所述旋转驱动装置驱动所述齿轮转动;所述环形转盘的下方设置两个沿着井口通道的轴线对称分布的刮泥片,所述刮泥片呈半圆环状,刮泥片的凹面朝向井口通道的轴线所在方向,每个刮泥片均由一个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运动,两个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共线。针对现有技术中起钻过程中需要两名钻工才能够对钻杆表面圆周进行完全刮泥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转盘包括基体、贯穿基体的井口通道、能够绕井口通道转动的环形转动件、与所述环形转动件相匹配的补心,上述结构均为传统转盘结构,在此不做赘述。本专利技术中的转动部件为环形转盘,环形转盘位于基体内部,且环形转盘的轴线与井口通道的轴线共线。由旋转驱动装置驱动齿轮转动,带动齿条转动,从而带动环形转盘转动,由环形转盘带动环形转动件转动,使得补心随之进行转动,实现转盘的转动功能。本专利技术在环形转盘的下方设置两个沿着井口通道的轴线对称分布的刮泥片,所述刮泥片呈半圆环状,刮泥片的凹面朝向井口通道的轴线所在方向,每个刮泥片均由一个直线驱动装置驱动进行运动,两个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方向共线。在直拔式的起钻过程中,本专利技术仅需通过两个直线驱动装置驱动两个刮泥片相互靠近,使得两个刮泥片的凹面逐渐朝向钻杆方向靠拢,直至刮泥片的内侧贴靠在钻杆表面,此时保持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开始起钻。起钻过程中,由两个刮泥片自动的就会对从井内取出的钻杆表面的泥浆和岩屑进行刮削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起钻过程中需要两名钻工才能够对钻杆表面圆周进行完全刮泥的问题,实现了无需钻工手动操作,减少人力消耗、完全自动进行刮泥的目的,钻工还可以随时在起出转盘面上的钻杆表面作标记,在遭遇起钻困难的井段时,及时为司钻提供充分的卡钻点提示,从而提高起钻安全性,降低卡钻隐患。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控制开关位于司钻房内部。便于司钻直接控制直线驱动装置的的动作,从而控制两个刮泥片抱住钻杆或脱离钻杆表面,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便性。进一步的,所述刮泥片由内至外分为橡胶层、陶瓷层、金属层,所述陶瓷层的内侧壁设置凹槽,所述陶瓷层的外侧壁设置凸缘;所述橡胶层被挤压至所述凹槽内、并与凹槽的槽壁注胶粘接;所述凸缘插入至金属层的内部;所述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包括分别位于金属层的上下两侧的上翼缘、下翼缘,还包括穿过所述上翼缘、金属层、凸缘、下翼缘的螺栓;所述橡胶层的内侧壁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切口。刮泥片的内侧,是指靠近井口通道轴线所在方向的一侧,刮泥片的外侧,是指远离井口通道轴线所在方向的一侧。刮泥片由内至外分为橡胶层、陶瓷层、金属层,使得在井口通道的径向上,刮泥片分为了三层结构。其中最内侧为橡胶层,通过橡胶层直接与钻杆外表面接触,利用橡胶质软的特性避免将钻杆表面刮花。同时橡胶具有优良的弹性,当橡胶层被压在钻杆表面时,橡胶受力变形,向钻杆表面施加弹性复位力,从而自行提供更大的作用力作用在钻杆表面,提供更佳的刮泥效果。橡胶层被挤压至陶瓷层内侧壁的凹槽内,再通过挤注胶水进行粘接,此种结构下,橡胶层与陶瓷层之间充分连接,通过凹槽提高橡胶层与陶瓷层之间的粘接面积、增大摩擦力,提高结构稳定性,同时对橡胶层进行纵向的限位,避免橡胶层随着钻杆的起钻被带动上移,确保橡胶层保持稳定的刮泥效果。陶瓷层的外侧壁设置凸缘,所述凸缘插入至金属层的内部,直线驱动装置的驱动端固定连接安装体,所述安装体包括分别位于金属层的上下两侧的上翼缘、下翼缘,还包括穿过所述上翼缘、金属层、凸缘、下翼缘的螺栓。从而通过螺栓将安装体、金属层、陶瓷层同时连接起来,确保陶瓷层、金属层的连接稳固,同时确保被直线驱动装置稳定驱动。橡胶层的内侧壁设置若干相互平行的切口,通过若干切口将橡胶层的内侧分为层状结构,使得由多层橡胶依次对钻杆表面进行刮泥,附着在钻杆表面的泥浆和岩屑经过多层刮削,脱落的更为干净,能够显著提高自动刮泥的效果,进一步提高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效果。本方案中通过结构优选,实现了金属、陶瓷与橡胶三类完全不同的材质之间的稳定连接,使得刮泥片拥有非常优良的刮泥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麻绳手动进行刮泥的方式,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优选的,所述旋转驱动装置为电机,所述直线驱动装置为电动推杆。优选的,所述环形转动件与环形转盘可拆卸连接。如螺栓连接、卡扣连接等均可,便于拆解更换、维护修理。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起钻过程中,由两个刮泥片自动的就会对从井内取出的钻杆表面的泥浆和岩屑进行刮削处理,解决了现有技术中起钻过程中需要两名钻工才能够对钻杆表面圆周进行完全刮泥的问题,实现了无需钻工手动操作,减少人力消耗、完全自动进行刮泥的目的,钻工还可以随时在起出转盘面上的钻杆表面作标记,在遭遇起钻困难的井段时,及时为司钻提供充分的卡钻点提示,从而提高起钻安全性,降低卡钻隐患。2、本专利技术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通过结构优选,实现了金属、陶瓷与橡胶三类完全不同的材质之间的稳定连接,使得刮泥片拥有非常优良的刮泥效果,相较于现有技术中使用麻绳手动进行刮泥的方式,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包括基体(1)、贯穿基体(1)的井口通道(2)、能够绕井口通道(2)转动的环形转动件(3)、与所述环形转动件(3)相匹配的补心(4),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转动件(3)连接在环形转盘(4)上,所述环形转盘(4)位于基体(1)内部,且环形转盘(4)的轴线与井口通道(2)的轴线共线,环形转盘(4)的外缘沿周向固定一圈齿条(5),所述基体(1)内设置齿轮(6)、旋转驱动装置(7),所述齿轮(6)与所述齿条(5)相啮合,所述旋转驱动装置(7)驱动所述齿轮(6)转动;所述环形转盘(4)的下方设置两个沿着井口通道(2)的轴线对称分布的刮泥片(8),所述刮泥片(8)呈半圆环状,刮泥片(8)的凹面朝向井口通道(2)的轴线所在方向,每个刮泥片(8)均由一个直线驱动装置(9)驱动进行运动,两个直线驱动装置(9)的驱动方向共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包括基体(1)、贯穿基体(1)的井口通道(2)、能够绕井口通道(2)转动的环形转动件(3)、与所述环形转动件(3)相匹配的补心(4),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转动件(3)连接在环形转盘(4)上,所述环形转盘(4)位于基体(1)内部,且环形转盘(4)的轴线与井口通道(2)的轴线共线,环形转盘(4)的外缘沿周向固定一圈齿条(5),所述基体(1)内设置齿轮(6)、旋转驱动装置(7),所述齿轮(6)与所述齿条(5)相啮合,所述旋转驱动装置(7)驱动所述齿轮(6)转动;所述环形转盘(4)的下方设置两个沿着井口通道(2)的轴线对称分布的刮泥片(8),所述刮泥片(8)呈半圆环状,刮泥片(8)的凹面朝向井口通道(2)的轴线所在方向,每个刮泥片(8)均由一个直线驱动装置(9)驱动进行运动,两个直线驱动装置(9)的驱动方向共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置刮泥器的转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线驱动装置(9)的控制开关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玲曾道贵陈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油工程技术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