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32902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包括转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左侧的清洁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座上的机箱,所述机箱中设有左右延长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侧内壁中分别设置有通连外部的第一通连槽和第二通连槽,所述第一滑行槽上下端壁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腔和第二转腔,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转腔和第二转腔的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所述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之间的所述第一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转套中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花键槽。

An Advanced Grinding Process Equipment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dvanced grinding process equipment,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device and a cleaning device arranged on the left side of the rotating device. The rot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chassis fixed on the frame, in which a first sliding groove with left and right extension is arranged, and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with first and second connecting grooves connected to the outside is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inner walls of the left and right sides of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The upper and lower end walls of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rotating chambers.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has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installed in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and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installed in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between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liding sleeves. The first sliding groove has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installed in the first rotating sleeve. The first spline slot is arranged through the left and right part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管件打磨
,具体是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
技术介绍
在一些金属管件加工过程中,常常要对管件内壁中的毛刺进行打磨操作,而传统中的打磨工艺设备,自动化程度低,需要过多的人力手动操作,且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同时传统中的打磨工艺设备在打磨后难以实现对管件内壁进行清洁操作,给后期的喷涂带来极大不便,因此,传统中的打磨工艺设备存在较大弊端,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其能够解决上述现在技术中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包括转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左侧的清洁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座上的机箱,所述机箱中设有左右延长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侧内壁中分别设置有通连外部的第一通连槽和第二通连槽,所述第一滑行槽上下端壁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腔和第二转腔,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转腔和第二转腔的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所述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之间的所述第一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转套中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花键槽,所述第一花键槽中花键配合安装有左右延长的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左侧延长端贯穿所述第一通连槽且伸出所述机箱左侧端面外,所述第一花键轴右侧延长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套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腔中的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二转套中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左右延长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右侧延长端贯穿所述第二通连槽且右侧末尾固定设有挡板,所述第一螺旋杆左侧延长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套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腔的第二锥形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花键轴左侧延长端固定连接的清洁套,所述清洁套上下两侧端面内对称设置有端口朝外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左右端壁中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腔内底壁左右对称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中滑行安装有顶板,上下两个所述安装腔之间的所述清洁套中设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左右两侧的所述清洁套中对称设有第四转腔,所述第三转腔与所述第四转腔之间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四转腔中的所述第二螺旋杆上固定设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四转腔内顶壁固定设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驱动机底部动力连接有与左右两个所述第二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转腔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二螺旋杆配合连接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下两端面对称设有第一接连块,所述第三转腔与所述凹腔之间通连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远离所述第四转腔的端面上通过固定杆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靠近所述第四转腔的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接连块,所述第一接连块与所述第二接连块之间通过铰接臂铰接,所述机座中设有配比装置,所述配比装置包括配比槽以及配比块。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转腔与所述第二转腔上方的所述机箱中左右延长设置有第五转腔,所述第五转腔与所述第一转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端伸入所述第一转腔中且底部末尾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一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四锥形轮,所述第二转轴顶部伸入所述第五转腔中且顶部末尾固定设有第一传动轮,所述第五转腔与所述第二转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底部伸入所述第二转腔中且底部末尾固定设有与所述第二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六锥形轮,所述第三转轴顶部伸入所述第五转腔中且顶部末尾固定设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五转腔内顶壁设有第二驱动机,所述第二驱动机底部动力连接有第一主动轮,所述第一主动轮与所述第一传动轮和所述第二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一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上下两个所述安装腔左侧的所述所述清洁套中上下延长设置有第六转腔,所述第一转轴左侧延长端伸入伸入所述第六转腔中且与所述第六转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六转腔中的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第三传动轮,左侧的所述第四转腔左侧内壁中设有第三滑行槽,所述第三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三滑行块,所述第三滑行块中设有端口朝右的第二螺旋孔,左侧的所述第二螺旋杆左侧延长端伸入所述第二螺旋孔中且配合连接,所述第三滑行块左侧端面内固定设有第三驱动机,所述第三驱动机左侧端面动力连接有第二花键轴,所述第三滑行槽与所述第六转腔之间转动配合安装有花键套,所述花键套中设有端口朝右且与所述第二花键轴花键配合的第二花键槽,所述花键套左侧端面固定设置有与所述第六转腔左侧内壁转动配合连接的第四转轴,所述第四转轴上固定设有位于所述第六转腔中的第二主动轮,所述第二主动轮与上下两个所述第三传动轮之间通过第二传动带传动配合连接。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安装架外侧端面固定设有打磨条,所述安装架内侧端面固定设有清洁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配比槽设置于所述机座底部端面内且所述配比块固定设置于所述配比槽中。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装置在打磨时,首先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机转动,所述第三驱动机转动后可通过第二主动轮带动所述第三传动轮以及所述第一转轴转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后可带动所述安装架转动度,当所述打磨条位于外侧时,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机停止转动,然后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转动,所述第一驱动机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三锥形轮驱动所述第二锥形轮带动所述第二螺旋杆转动,所述二螺旋杆转动可驱动所述螺纹块向外滑动,同时可驱动所述第三滑行块朝右滑动,而使所述所述第二花键轴与所述第二花键槽脱离配合,当所述螺纹块向外滑动时可通过铰接臂驱动所述第二滑行块向外滑动,所述第二滑行块向外滑动后可通过所述顶板对所述安装架进行顶紧,由此所述安装架被限制转动,从而可防止打磨操作时,所述安装架发生转动而影响打磨效果;顶紧完成后,将所述清洁套与管件的管孔相对准后控制所述第二驱动机转动,所述第二驱动机转动后可通过第一主动轮带动所述第二传动轮以及所述第三传动轮转动,所述第二传动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四锥形轮驱动所述第一锥形轮带动所述第一转套转动,所述第一转套转动后可带动所述第一花键轴以及所述清洁套转动,所述第三传动轮转动后可通过所述第六锥形轮驱动所述第二锥形轮带动所述第二转套转动,所述第二转套转动后可驱动所述第一螺旋杆推动所述第一滑行块以及所述第一花键轴向左滑动,所述第一花键轴向左滑动后可带动所述清洁套逐渐伸入管孔中,由此可通过所述打磨条对管件内壁进行移动式打磨操作,从而可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打磨效率;打磨完成后需要清洁时,首先控制所述第一驱动机反向转动,使清洁套恢复至初始状态后,控制所述第三驱动机转动度后,使所述清洁棉朝向外侧,然后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机以及所述第二驱动机的协同工作,即可通过所述清洁棉对管件内壁进行转动清洁操作,从而可大大提高清洁效率以及清洁效果;本专利技术装置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可实现对管件内壁的移动式打磨以及清洁操作,可大大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清洁套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包括转动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包括转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左侧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座上的机箱,所述机箱中设有左右延长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侧内壁中分别设置有通连外部的第一通连槽和第二通连槽,所述第一滑行槽上下端壁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腔和第二转腔,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转腔和第二转腔的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所述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之间的所述第一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转套中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花键槽,所述第一花键槽中花键配合安装有左右延长的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左侧延长端贯穿所述第一通连槽且伸出所述机箱左侧端面外,所述第一花键轴右侧延长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套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腔中的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二转套中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左右延长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右侧延长端贯穿所述第二通连槽且右侧末尾固定设有挡板,所述第一螺旋杆左侧延长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套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腔的第二锥形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花键轴左侧延长端固定连接的清洁套,所述清洁套上下两侧端面内对称设置有端口朝外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左右端壁中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腔内底壁左右对称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中滑行安装有顶板,上下两个所述安装腔之间的所述清洁套中设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左右两侧的所述清洁套中对称设有第四转腔,所述第三转腔与所述第四转腔之间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四转腔中的所述第二螺旋杆上固定设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四转腔内顶壁固定设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驱动机底部动力连接有与左右两个所述第二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转腔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二螺旋杆配合连接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下两端面对称设有第一接连块,所述第三转腔与所述凹腔之间通连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远离所述第四转腔的端面上通过固定杆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靠近所述第四转腔的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接连块,所述第一接连块与所述第二接连块之间通过铰接臂铰接,所述机座中设有配比装置,所述配比装置包括配比槽以及配比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先进的打磨工艺设备,包括转动装置以及设置于所述转动装置左侧的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装置包括固定设置于机座上的机箱,所述机箱中设有左右延长的第一滑行槽,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侧内壁中分别设置有通连外部的第一通连槽和第二通连槽,所述第一滑行槽上下端壁中分别设置有第一转腔和第二转腔,所述第一滑行槽左右两端通过轴承可转动的安装有分别贯穿所述第一转腔和第二转腔的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所述第一转套和第二转套之间的所述第一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一滑行块,所述第一转套中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花键槽,所述第一花键槽中花键配合安装有左右延长的第一花键轴,所述第一花键轴左侧延长端贯穿所述第一通连槽且伸出所述机箱左侧端面外,所述第一花键轴右侧延长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左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一转套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一转腔中的第一锥形轮,所述第二转套中左右贯穿设置有第一螺旋孔,所述第一螺旋孔中配合安装有左右延长的第一螺旋杆,所述第一螺旋杆右侧延长端贯穿所述第二通连槽且右侧末尾固定设有挡板,所述第一螺旋杆左侧延长端与所述第一滑行块右侧端面转动配合连接,所述第二转套上固定设置有位于所述第二转腔的第二锥形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与所述第一花键轴左侧延长端固定连接的清洁套,所述清洁套上下两侧端面内对称设置有端口朝外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左右端壁中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固定设有安装架,所述安装腔内底壁左右对称设置有凹腔,所述凹腔中滑行安装有顶板,上下两个所述安装腔之间的所述清洁套中设有第三转腔,所述第三转腔左右两侧的所述清洁套中对称设有第四转腔,所述第三转腔与所述第四转腔之间可转动的安装有第二螺旋杆,所述第四转腔中的所述第二螺旋杆上固定设有第二锥形轮,所述第四转腔内顶壁固定设有第一驱动机,所述第一驱动机底部动力连接有与左右两个所述第二锥形轮配合连接的第三锥形轮,所述第三转腔中滑行安装有与所述第二螺旋杆配合连接的螺纹块,所述螺纹块上下两端面对称设有第一接连块,所述第三转腔与所述凹腔之间通连设置有第二滑行槽,所述第二滑行槽中滑行安装有第二滑行块,所述第二滑行块远离所述第四转腔的端面上通过固定杆与所述顶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滑行块靠近所述第四转腔的端面上固定设有第二接连块,所述第一接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时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冠松电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