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中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0031492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3: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光器件和适配器二者之间的耦合要求;根据耦合要求确定第一夹装机构和第二夹装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根据耦合要求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点胶机构的点胶方式、第二夹装结构的送料方式、所述固化结构的固化方式和所述第一夹装结构的顶料方式;将各机构的运动转化为预设参数并在调节控制机构内进行预设置;启动该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系统,所述调节控制机构按照预设值依次控制所述第一夹装机构、所述点胶机构、所述第二夹装机构和所述固化机构的运作,直至完成整个自动点胶过程。

A Photoelectric Detector Auto-Coupled Dispensing Curing Method and System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atic coupling dispensing solidification method for photoelectric detector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cquiring the coupling requirements between optical devices and adapters; determin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according to the coupling requirements; determining the dispensing mode of the dispensing mechanism, the feeding mode of the second clamping structure and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according to the coupling requirements and the relative position relationship. The curing mode of the curing structure and the ejecting mode of the first clamping structure are described; the movement of each mechanism is transformed into preset parameters and preset in the adjusting control mechanism; the photoelectric detector automatic coupling dispensing curing system is activated, and the adjusting control mechanism controls the first clamping mechanism, the dispensing mechanism, the second clamping mechanism and the Institute in turn according to the preset values. The operation of curing mechanism is described until the whole automatic dispensing process is complet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及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
,具体涉及一种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点胶,也称施胶、涂胶、灌胶、滴胶等,是把电子胶水、油或者其他液体涂抹、灌封、点滴到产品上,让产品起到黏贴、灌封、绝缘、固定、表面光滑等作用。目前,市场上已有用于光纤插芯点胶的点胶机,但普遍存在以下问题:进行光纤插芯点胶操作的后续工作需要人工手动完成,如点胶完成后需要手动从夹具中取出光点胶耦合件,但是由于光点胶耦合件的尺寸小、精度要求高且受力容易发生形变,因此人手取件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容易破坏光点胶耦合件的精度。因此,现需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光点胶耦合件从夹具中脱出的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及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将光点胶耦合件从夹具中脱出的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及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光器件和适配器二者之间的耦合要求;步骤二、根据耦合要求确定第一夹装机构和第二夹装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步骤三、根据耦合要求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点胶机构的点胶方式、第二夹装结构的送料方式、所述固化结构的固化方式和所述第一夹装结构的顶料方式;步骤四、将各机构的运动转化为预设参数并在调节控制机构内进行预设置;步骤五、启动该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系统,所述调节控制机构按照预设值依次控制所述第一夹装机构、所述点胶机构、所述第二夹装机构和所述固化机构的运作,直至完成整个自动点胶过程。所述调节控制机构的控制步骤如下:PC主机通过串行总线实现与运动控制器间的通信,PC主机发送控制指令给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产生驱动脉冲信号传递给脉冲转换器;脉冲转换器接收驱动脉冲信号,转换为驱动数字信号,发送给相应的电池阀或伺服电机驱动器;电池阀或伺服电机驱动器接收相应的驱动信号后,相应的气缸或电机带动与其相应的第一夹装机构或第二夹装机构或点胶机构或固化机构进行相应的运作,直至完成整个夹装点胶过程。所述调节控制机构通过自动或者作业人员通过手动调节所述第二夹装机构的第一三维调节平台来调节所述适配器和所述光器件之间的相对配合关系。通过调节所述点胶机构的第二三维调节平台来调节安装在所述第二三维调节平台上的点胶结构的点胶途径和点胶角度。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系统,其包括支撑底座、第一夹装机构、第二夹装机构、点胶机构、固化机构以及调节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包括用于对光器件进行夹装的第一夹持结构和将点胶耦合的光点胶耦合件由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中顶出的顶料结构,所述第二夹装机构包括用于对适配器进行夹装的第二夹持结构和将所述适配器送至预设位置的送料结构;当所述光器件被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固定后,所述调节控制机构启动所述点胶结构,所述点胶结构按预设方式对所述光器件的上端面进行点胶,而且所述调节驱动所述送料结构将所述第二夹持结构所夹持的所述适配器送达并放置在预设位置的胶体上,而后所述固化机构自动启动并加热固化所述光器件的上端面与所述适配器之间的胶体使二者形成光点胶耦合件。所述第一夹装机构还包括旋转结构,所述旋转结构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和所述顶料结构旋转;所述旋转结构包括固定安装的所述支撑底座上的支撑架,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旋转电机,以及与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的转盘;其中,所述旋转电机设有用于防止线绞的中空孔。所述第一夹持结构包括用于与所述光器件的插芯部分嵌合连接的第一夹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转盘之间的中间筒;所述中间筒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所述第一夹块,所述中间筒的另一端端部与转盘固定连接。所述顶料结构包括同轴套设在所述中间筒外的外筒,固定连接在所述外筒的顶端用于与所述光器件的周向边缘相抵的顶料盘,以及顶料驱动结构;所述顶料盘成型供所述光器件的插芯部分穿过的穿过孔,所述顶料驱动结构驱动所述外筒和所述顶料盘向外顶出所述光器件直至所述光器件的插芯部分与所述第一夹块分离。所述外筒通过中间连接结构与所述中间筒滑动连接;所述中间连接结构包括与所述中间筒固定连接的中间连接筒,成型在所述中间连接筒上的滑块/滑槽,以及成型在所述外筒内壁上的用于与所述滑块/滑槽配合的滑槽/滑块;其中,所述滑槽和所述滑块的长度方向垂直于所述转盘的旋转方向,所述滑槽与所述滑块之间的长度差大于所述第一夹块与所述插芯部分的嵌合长度。所述外筒的下端成型有周向延伸部,所述周向延伸部的周向尺寸大于所述转盘的周向尺寸;所述顶料驱动结构包括至少一组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架上的顶出气缸,两个所述顶出气缸之间的间距大于所述转盘的直径,所述顶出气缸的伸缩杆位于所述周向延伸部下方;所述顶出气缸驱动所述伸缩杆伸出,所述伸缩杆与所述周向延伸部相抵并向上顶起所述外筒,所述外筒和所述顶料盘相对于所述中间筒向上发生滑动,所述光器件被所述顶料盘顶起直至所述光器件的插芯部分与所述第一夹块分离。所述固化机构包括绕所述第一夹装机构呈环形阵列分布的多个固化结构,所述固化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底座上的固定支架,可转动安装在所述固定支架上的紫外线固化灯。还包括防紫外线罩,所述防紫外线罩安装在所述竖直滑动平台的滑块上,且所述防紫外线罩正对所述紫外线固化灯的位置处成型有防干涉缺口。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所述顶料结构将耦合后的光耦合件从原来采用嵌合固定的所述光器件从所述第一夹持结构中自动顶出,从而避免采用人工操作,防止耦合后的光耦合件发生脱离或变形,且提高了取料速度;同时,通过所述调节控制机构实现对每个运动过程的调整控制,实现整个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系统的自动完成。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装置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装置另一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夹装机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一夹装机构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夹装机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夹装机构拆分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第二夹装机构截面示意图;图中附图标记表示为:1-支撑底座;2-第一夹装机构;3-第二夹装机构;4-点胶机构;5-固化机构;6-第一夹持结构;7-顶料结构;8-第二夹持结构;9-旋转结构;10-支撑架;11-旋转电机;12-转盘;14-中间筒;15-外筒;16-顶料盘;17-中间连接筒;18-顶出气缸;19-微型弹簧气缸;20-楔形块;21-轴承;22-夹头安装座;23-夹头;24-光纤座;25-V型定位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光器件和适配器二者之间的耦合要求;步骤二、根据耦合要求确定第一夹装机构(2)和第二夹装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步骤三、根据耦合要求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点胶机构(4)的点胶方式、第二夹装结构的送料方式、所述固化结构的固化方式和所述第一夹装结构的顶料方式;步骤四、将各机构的运动转化为预设参数并在调节控制机构内进行预设置;步骤五、启动该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系统,所述调节控制机构按照预设值依次控制所述第一夹装机构(2)、所述点胶机构(4)、所述第二夹装机构(3)和所述固化机构(5)的运作,直至完成整个自动点胶过程。

【技术特征摘要】
1.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光器件和适配器二者之间的耦合要求;步骤二、根据耦合要求确定第一夹装机构(2)和第二夹装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步骤三、根据耦合要求和相对位置关系确定点胶机构(4)的点胶方式、第二夹装结构的送料方式、所述固化结构的固化方式和所述第一夹装结构的顶料方式;步骤四、将各机构的运动转化为预设参数并在调节控制机构内进行预设置;步骤五、启动该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系统,所述调节控制机构按照预设值依次控制所述第一夹装机构(2)、所述点胶机构(4)、所述第二夹装机构(3)和所述固化机构(5)的运作,直至完成整个自动点胶过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控制机构的控制步骤如下:PC主机通过串行总线实现与运动控制器间的通信,PC主机发送控制指令给运动控制器;运动控制器接收控制指令,产生驱动脉冲信号传递给脉冲转换器;脉冲转换器接收驱动脉冲信号,转换为驱动数字信号,发送给相应的电池阀或伺服电机驱动器;电池阀或伺服电机驱动器接收相应的驱动信号后,相应的气缸或电机带动与其相应的第一夹装机构(2)或第二夹装机构(3)或点胶机构(4)或固化机构(5)进行相应的运作,直至完成整个夹装点胶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控制机构通过自动或者作业人员通过手动调节所述第二夹装机构(3)的第一三维调节平台来调节所述适配器和所述光器件之间的相对配合关系;通过调节所述点胶机构(4)的第二三维调节平台来调节安装在所述第二三维调节平台上的点胶结构的点胶途径和点胶角度。4.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支撑底座(1)、第一夹装机构(2)、第二夹装机构(3)、点胶机构(4)、固化机构(5)以及调节控制机构;所述第一夹装机构(2)包括用于对光器件进行夹装的第一夹持结构(6)和将点胶耦合的光点胶耦合件由所述第一夹持结构(6)中顶出的顶料结构(7),所述第二夹装机构(3)包括用于对适配器进行夹装的第二夹持结构(8)和将所述适配器送至预设位置的送料结构;当所述光器件被所述第一夹持结构(6)固定后,所述调节控制机构启动所述点胶结构,所述点胶结构按预设方式对所述光器件的上端面进行点胶,而且所述调节驱动所述送料结构将所述第二夹持结构(8)所夹持的所述适配器送达并放置在预设位置的胶体上,而后所述固化机构(5)自动启动并加热固化所述光器件的上端面与所述适配器之间的胶体使二者形成光点胶耦合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电探测器自动耦合点胶固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装机构(2)还包括旋转结构(9),所述旋转结构(9)驱动所述第一夹持结构(6)和所述顶料结构(7)旋转;所述旋转结构(9)包括固定安装的所述支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吉安卢胜强彭晋文于凯旋仲顺顺涂凯扬颜科舒斌戚媛婧
申请(专利权)人:中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