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003038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自动开关阀、隔断球、锥形孔、压缩弹簧、支撑块、引流管、三通管、岔管、压力传感器、电位器、实时检测装置、微控制器、参数设置面板、排液阀、流量传感器、储尿袋、排尿管与排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设置在所述导尿管的下端,所述自动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导尿管之间,所述导尿管通过自动开关阀与引流管相互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有预警装置,预警装置由警报器与异常状态监测器组成,当排尿异常时,预警装置中的异常状态检测模块会向微控制器发出危险信号,微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示音,提示医护人员及时人工处理异常情况,无需人工近身看护,节省人力资源。

A real-time urinary catheter

The purpose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to provide a real-time detection catheter device, including a catheter, an automatic on-off valve, a partition ball, a conical hole, a compression spring, a support block, a drainage tube, a three-way pipe, a bifurcation pipe, a pressure sensor, a potentiometer, a real-time detection device, a microcontroller, a parameter setting panel, a drainage valve, a flow sensor, a urine storage bag, a urine catheter and a urine switch. The utility model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e drainage pip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end of the catheter, the automatic switch valve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drainage pipe and the catheter, and the cathet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ainage pipe through the automatic switch valve. The utility model is provided with an early warning device,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alarm and an abnormal state monitor. When urination is abnormal, the abnormal state detection module in the early warning device sends a danger signal to the microcontroller, and the microcontroller controls the alarm to send a warning sound, which prompts the medical staff to handle the abnormal situation manually in time without manual close-up care and saves human re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导尿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患者在留置导尿期间临床上多采用开放引流和定时放尿两种方式进行排尿。持续性的开放引流会导致病人的膀胱功能衰退,拔管后进一步导致排尿困难、尿潴留、尿失禁、尿频等问题。定时放尿需要人工操作,增加人力成本,临床上在拔管前要对病人进行膀胱功能训练,这完全依赖人工操作,给人们带来诸多不便。针对上述问题,一些产品的解决方案是在导尿管上设置各种形式的导尿装置,目前现有的导尿装置,主要包括导尿管和储尿袋,导尿管与储尿袋相连,导尿的时候,将导尿管的前端插入尿道中,这样一来,一旦病人的膀胱中有尿液就会自动通过导尿管流入到储尿袋中,尽管这种导尿方式非常方便,但是如果长时间的使用后,由于尿道括约肌不会再承受任何压力,因而很容易造成尿道括约肌的损伤,甚至会出现造成病人小便失禁的问题,而且目前现有的导尿装置虽然能实现排尿、导尿功能,但是,无法做到实时检测感应,其使用范围受到限制,需要人工近身看护,浪费人力资源,另外,目前现有的导尿装置通常没有设置手动排尿开关,当排液阀出现故障时会对患者造成危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本技术设置有实时检测装置,在实时检测装置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岔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连接在引流管上,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相互连接,在使用时岔管内充满气体,可以避免尿液污染压力传感器,本技术设置有预警装置,预警装置由警报器与异常状态监测器组成,当排尿异常时,预警装置中的异常状态检测模块会向微控制器发出危险信号,微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示音,提示医护人员及时人工处理异常情况,无需人工近身看护,节省人力资源。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自动开关阀、隔断球、锥形孔、压缩弹簧、支撑块、引流管、三通管、岔管、压力传感器、电位器、实时检测装置、微控制器、参数设置面板、排液阀、流量传感器、储尿袋、排尿管与排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设置在所述导尿管的下端,所述自动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导尿管之间,所述导尿管通过自动开关阀与引流管相互连通,所述自动开关阀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锥形孔,所述隔断球设置在所述锥形孔的内部,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锥形孔的下方,支撑块与所述自动开关阀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与隔断球之间,所述三通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所述三通管与引流管相互连通,所述岔管设置在三通管的上端,三通管与岔管相互连通,所述实时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岔管的上端,所述微控制器设置在实时检测装置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微控制器的下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岔管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电位器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参数设置面板设置在所述实时检测装置上,所述参数设置面板与微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排液阀和流量传感器均依次加装在所述引流管上,所述储尿袋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管的末端相互连通,所述储尿袋的另一端与所述排尿管相互连通,所述排尿管上设置有排尿开关。进一步,所述微控制器的一侧连接有预警装置,预警装置由异常状态监测器与警报器组成。进一步,所述实时检测装置上设置有用于控制排液阀启闭的手动开关,手动开关与所述微控制器相互连接。进一步,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出尿孔。进一步,所述储尿袋上设有容量刻度。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设置有实时检测装置,在实时检测装置内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岔管的一端通过三通管连接在引流管上,另一端与压力传感器相互连接,在使用时岔管内充满气体,可以避免尿液污染压力传感器,本技术设置有预警装置,预警装置由警报器与异常状态监测器组成,当排尿异常时,预警装置中的异常状态检测模块会向微控制器发出危险信号,微控制器控制警报器发出警示音,提示医护人员及时人工处理异常情况,无需人工近身看护,节省人力资源,本技术设置有手动开关,手动开关用于控制排液阀的开闭,能够在危急情况下及时手动处理,避免医疗事故发生,本技术在储尿袋上设有容量刻度,便于实时查看病人的排尿量,本技术在导尿管和引流管之间连接有一个自动开关阀,自动开关阀内设有一个锥形孔,锥形孔内设置有一个隔断球,在锥形孔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块,支撑块上设有一个出尿孔,支撑块与隔断球之间设有一个压缩弹簧,当患者的膀胱内的尿液的重力大于压缩弹簧的回弹力的时候,隔断球会向下移动,从而使锥形孔与隔断球之间出现缝隙,膀胱内的尿液流出,这样的结构保证了膀胱内始终保存有一定量的尿液,从而能持续的给病人的尿道括约肌一定的压力,可以有效避免尿道括约肌长时间的不受力而导致损伤的问题。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导尿管;2-自动开关阀;3-隔断球;4-锥形孔;5-压缩弹簧;6-支撑块;7-出尿孔;8-引流管;9-三通管;10-岔管;11-压力传感器;12-电位器;13-实时检测装置;14-微控制器;15-预警装置;16-警报器;17-异常状态检测器;18-参数设置面板;19-手动开关;20-排液阀;21-流量传感器;22-储尿袋;23-容量刻度;24-排尿管;25-排尿开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1、自动开关阀2、隔断球3、锥形孔4、压缩弹簧5、支撑块6、引流管8、三通管9、岔管10、压力传感器11、电位器12、实时检测装置13、微控制器14、参数设置面板18、排液阀20、流量传感器21、储尿袋22、排尿管24与排尿开关25,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8设置在所述导尿管1的下端,所述自动开关阀2设置在所述引流管8与所述导尿管1之间,所述导尿管1通过自动开关阀2与引流管8相互连通,所述自动开关阀2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锥形孔4,所述隔断球3设置在所述锥形孔4的内部,所述支撑块6设置在所述锥形孔4的下方,支撑块6与所述自动开关阀2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5设置在所述支撑块6与隔断球3之间,所述三通管9设置在所述引流管8上,所述三通管9与引流管8相互连通,所述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自动开关阀、隔断球、锥形孔、压缩弹簧、支撑块、引流管、三通管、岔管、压力传感器、电位器、实时检测装置、微控制器、参数设置面板、排液阀、流量传感器、储尿袋、排尿管与排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设置在所述导尿管的下端,所述自动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导尿管之间,所述导尿管通过自动开关阀与引流管相互连通,所述自动开关阀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锥形孔,所述隔断球设置在所述锥形孔的内部,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锥形孔的下方,支撑块与所述自动开关阀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与隔断球之间,所述三通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所述三通管与引流管相互连通,所述岔管设置在三通管的上端,三通管与岔管相互连通,所述实时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岔管的上端,所述微控制器设置在实时检测装置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微控制器的下端,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岔管的上端相互连接,所述电位器连接在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一侧,所述参数设置面板设置在所述实时检测装置上,所述参数设置面板与微控制器通过电线连接,所述排液阀和流量传感器均依次加装在所述引流管上,所述储尿袋的一端与所述引流管的末端相互连通,所述储尿袋的另一端与所述排尿管相互连通,所述排尿管上设置有排尿开关。...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实时检测的导尿装置,包括:导尿管、自动开关阀、隔断球、锥形孔、压缩弹簧、支撑块、引流管、三通管、岔管、压力传感器、电位器、实时检测装置、微控制器、参数设置面板、排液阀、流量传感器、储尿袋、排尿管与排尿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流管设置在所述导尿管的下端,所述自动开关阀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与所述导尿管之间,所述导尿管通过自动开关阀与引流管相互连通,所述自动开关阀的内部设置有一个锥形孔,所述隔断球设置在所述锥形孔的内部,所述支撑块设置在所述锥形孔的下方,支撑块与所述自动开关阀的内侧壁相互固定连接,所述压缩弹簧设置在所述支撑块与隔断球之间,所述三通管设置在所述引流管上,所述三通管与引流管相互连通,所述岔管设置在三通管的上端,三通管与岔管相互连通,所述实时检测装置设置在所述岔管的上端,所述微控制器设置在实时检测装置的内部,所述压力传感器连接在微控制器的下端,所述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奕何力刘刚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翔越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