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钧天专利>正文

两用折叠背包斗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865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两用折叠背包斗篷,包括:A面、B面、背带;所述第一拉链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的中间位置;所述门襟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的外面,且门襟位于第一拉链的一侧;所述第一母扣设置在A面内面的顶端;所述第二公扣设置在A面内面顶端的一侧;所述B面位于A面的背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两用折叠背包斗篷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折叠后形成背包,便于携带,解决人们由于忘记携带雨具从而造成过多购买雨具的资源浪费,挖掘雨衣的双重市场,不再仅限于雨天使用,解决雨衣斗篷不被人们选择的美观、功能、携带等问题,触感亲人,体验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背景技术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

Dual-purpose folding knapsack Cloa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dual-purpose folding knapsack cloak, which comprises: A face, B face and back strap; the first zipper is locat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of A face by suture; the front flap is located outside A face by suture, and the front flap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first zipper; the first mother button is located at the top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A face; the second public button is located on one side of the top of the inner surface of A face; The B-side is located on the back of A-side; the utility model has reasonable structure design by improving the dual-purpose folding knapsack cloak, forming a knapsack after folding, which is easy to carry, solving the waste of resources caused by people's forgetting to carry rain gear, excavating the double market of raincoat, and is no longer limited to rainbow days, so as to solve the beautiful and unselective problem of raincoat cloa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functions, portability, touching relatives, good experience effect and strong practicability, thus effectively solving the problems and shortcomings raised in the background technology item of the utility mode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两用折叠背包斗篷
本技术涉及雨具
,更具体的说,尤其涉及一种一体两用折叠背包斗篷。
技术介绍
天气作为人们无法左右且对人们日常出行影响较大的因素,本应一直是人们可以不断探索与挖掘出新设计的话题,但人们应对的方法和方式却较为单一,雨伞可以说是绝大多数人会选择的解决方式,然而其本身的设计却存在着许多难以用现有材料或工艺去解决的问题,如占用人们的一只手;对于拎包、提包、背包等携带物的遮雨效果不好;对于骑行、残障人员和老人幼童等,因生理原因,在大风天无法控制好雨伞而得不到良好的使用体验甚至可能导致发生危险等。作为阴雨天另一种人们所熟知的工具---雨衣斗篷,它的特殊性在于作为工具的同时也作为衣物,具有双重市场,而现阶段的市场在针对其中之一创新时往往会忽略了另一个。雨衣斗篷在携带、收纳时的确不如雨伞方便,同时外观单一,那么考虑与出行工具背包等形式上的结合,可以解决携带甚至收纳问题,甚至通过这样的结构,达成不再限制仅仅是雨天使用的目的,所以在雨衣的设计上,外观与功能性的结合作用,相比雨伞具有更大的可挖掘空间。基于时尚体验这一符合现代商业营销及设计的理论基础,传统雨衣斗篷更适合用潮流文化进行包装,只要找到最适人群并对雨衣的劣势之处加以改善,优势之处加以彰显,最终也许无法代替雨伞作为人们应对雨天的第一选择,也可以作为第二选择和有价值的创意创新产品得到更多人的关注和认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问题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雨衣斗篷,通过使用拉链,纽扣等工具以折叠为手段,在结构上进行改进,以达到与背包功能相结合的目的,同时,在外观上,通过时尚潮流的风格引入,从而解决雨衣斗篷在携带收纳和外观单一等不被人们接受的根源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两用折叠背包斗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雨伞会占用人们的一只手;对于拎包、提包、背包等携带物的遮雨效果不好;对于骑行、残障人员和老人幼童等,因生理原因,在大风天无法控制好雨伞而得不到良好的使用体验甚至可能导致发生危险等的问题和不足。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两用折叠背包斗篷,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两用折叠背包斗篷,包括:A面、门襟、第一拉链、帽子、拉绳、第一公扣、第一母扣、第二公扣、第二母扣、第二拉链、B面、背带、第三公扣、第三母扣;所述第一拉链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的中间位置;所述门襟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的外面,且门襟位于第一拉链的一侧;所述第一母扣设置在A面内面的顶端;所述第二公扣设置在A面内面顶端的一侧;所述B面位于A面的背部,且B面与A面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帽子位于A面及B面的顶端,且帽子与A面及B面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拉绳通过套合方式设置在帽子的内侧;所述第二拉链一侧缝合在A面内面的一侧,且第二拉链的另一侧缝合在B面内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公扣设置在B面外面的底端;所述背带缝合设置在B面的内面;所述第二母扣设置在B面内面的下部;所述第三公扣设置在B面内面顶端的一侧,且第三母扣设置在第三公扣的一侧。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两用折叠背包斗篷所述A面、帽子及B面均为TPU材料。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两用折叠背包斗篷所述第一公扣及第一母扣均设置有两个,且折叠后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两用折叠背包斗篷所述第二公扣及第二母扣均设置有两个,且折叠后第二公扣与第二母扣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两用折叠背包斗篷所述背带共设置有两根,且背带在B面内面的两侧呈对称状分布,背带的顶端及中部均与B面通过缝合方式固定。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本技术两用折叠背包斗篷所述A面及B面均呈半椭圆形。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技术A面、帽子及B面均为TPU材料的设置,高耐磨性、耐油、耐水,较为环保,且触感更加亲人,穿着使用效果更加优秀。2、本技术第一公扣及第一母扣均设置有两个,且折叠后第一公扣与第一母扣通过扣合方式相连接的设置,提高了折叠状态连接处的牢固性。3、本技术背带共设置有两根,且背带在B面内面的两侧呈对称状分布,背带的顶端及中部均与B面通过缝合方式固定的设置,折叠后可通过背带将斗篷背在背部,实现背包的作用。4、本技术A面及B面均呈半椭圆形的设置,增大了覆盖面积,且使斗篷具有披、穿两种使用模式。5、本技术通过对两用折叠背包斗篷的改进,具有结构设计合理,折叠后形成背包,便于携带,解决人们由于忘记携带雨具从而造成过多购买雨具的资源浪费,挖掘雨衣的双重市场,不再仅限于雨天使用,解决雨衣斗篷不被人们选择的美观、功能、携带等问题,触感亲人,体验效果好,实用性强的优点,从而有效的解决了本技术在
技术介绍
一项中提出的问题和不足。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折叠步骤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折叠步骤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第三折叠步骤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的第四折叠步骤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的折叠状态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的折叠状态后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技术的B面内面结构示意图;图9为本技术的B面外面结构示意图。图中:A面1、门襟2、第一拉链3、帽子4、拉绳5、第一公扣6、第一母扣7、第二公扣8、第二母扣9、第二拉链10、B面11、背带12、第三公扣13、第三母扣1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见图1至图9,本技术提供两用折叠背包斗篷的具体技术实施方案:两用折叠背包斗篷,包括:A面1、门襟2、第一拉链3、帽子4、拉绳5、第一公扣6、第一母扣7、第二公扣8、第二母扣9、第二拉链10、B面11、背带12、第三公扣13、第三母扣14;第一拉链3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1的中间位置;门襟2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1的外面,且门襟2位于第一拉链3的一侧;第一母扣7设置在A面1内面的顶端;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两用折叠背包斗篷,包括:A面(1)、门襟(2)、第一拉链(3)、帽子(4)、拉绳(5)、第一公扣(6)、第一母扣(7)、第二公扣(8)、第二母扣(9)、第二拉链(10)、B面(11)、背带(12)、第三公扣(13)、第三母扣(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3)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1)的中间位置;所述门襟(2)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1)的外面,且门襟(2)位于第一拉链(3)的一侧;所述第一母扣(7)设置在A面(1)内面的顶端;所述第二公扣(8)设置在A面(1)内面顶端的一侧;所述B面(11)位于A面(1)的背部,且B面(11)与A面(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帽子(4)位于A面(1)及B面(11)的顶端,且帽子(4)与A面(1)及B面(1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拉绳(5)通过套合方式设置在帽子(4)的内侧;所述第二拉链(10)一侧缝合在A面(1)内面的一侧,且第二拉链(10)的另一侧缝合在B面(11)内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公扣(6)设置在B面(11)外面的底端;所述背带(12)缝合设置在B面(11)的内面;所述第二母扣(9)设置在B面(11)内面的下部;所述第三公扣(13)设置在B面(11)内面顶端的一侧,且第三母扣(14)设置在第三公扣(13)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两用折叠背包斗篷,包括:A面(1)、门襟(2)、第一拉链(3)、帽子(4)、拉绳(5)、第一公扣(6)、第一母扣(7)、第二公扣(8)、第二母扣(9)、第二拉链(10)、B面(11)、背带(12)、第三公扣(13)、第三母扣(14);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拉链(3)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1)的中间位置;所述门襟(2)通过缝合方式设置在A面(1)的外面,且门襟(2)位于第一拉链(3)的一侧;所述第一母扣(7)设置在A面(1)内面的顶端;所述第二公扣(8)设置在A面(1)内面顶端的一侧;所述B面(11)位于A面(1)的背部,且B面(11)与A面(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帽子(4)位于A面(1)及B面(11)的顶端,且帽子(4)与A面(1)及B面(11)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拉绳(5)通过套合方式设置在帽子(4)的内侧;所述第二拉链(10)一侧缝合在A面(1)内面的一侧,且第二拉链(10)的另一侧缝合在B面(11)内面的一侧;所述第一公扣(6)设置在B面(11)外面的底端;所述背带(12)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钧天汤予鑫陈麟凤
申请(专利权)人:许钧天汤予鑫陈麟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