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人工鱼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0028034 阅读: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9-01-08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人工鱼巢,包括立体三通,所述立体三通的三个连接端口上分别连接有泥土储管以形成一个立体三通所在顶点朝上的三角体框架,各所述泥土储管的末端连接有堵头,各所述泥土储管的上侧面垂直地面地均匀分布有多个开孔,各所述开孔上种植有水生植物,各所述泥土储管内填有泥土以向水生植物提供营养。根据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多功能人工鱼巢按一定间距投放到需要增殖的水域中,以形成一片仿天然形成的水生植物区域,为产粘性卵鱼类繁殖提供产卵场所,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在泥土储管内的泥土里可以自然生长,长久存活,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并且泥土储管和水生植物错落有致,可以为孵化出膜的仔鱼提供庇护场所。

A Multifunctional Artificial Fish Nes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multi-functional artificial fish nest, which comprises a three-dimensional tee. The three connecting ports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tee are respectively connected with a clay storage pipe to form a triangular frame with the vertex facing upward. The ends of each clay storage pipe are connected with a plug, and the upper sides of each clay storage pipe are evenly distributed on the ground with multiple openings. Aquatic plants are planted on the holes, and the soil storage tubes are filled with soil to provide nutrients for the aquatic plants. According to the need, a certain number of multi-functional artificial fish nests are put into the water which needs to be proliferated at a certain distance to form a natural-like aquatic plant area, which can provide spawning place for the reproduction of sticky spawning fish. At the same time, the roots of aquatic plants can grow naturally and survive for a long time in the soil in the soil storage tube, playing the role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and soil storage tube. Because of the scattering of aquatic plants, it can provide shelter for hatched larva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人工鱼巢
本技术涉及水产增殖
,特别涉及一种多功能人工鱼巢。
技术介绍
鲤、鲫等产粘性卵鱼类在产卵繁殖时,一般需要将受精卵粘附于水草或树木的根须上完成胚胎发育。因此,自然水体中水草丰茂的水域以及消落区的植被覆盖较好的区域都是产粘性卵鱼类的产卵场或潜在产卵场。但是,由于挖砂、码头建设等原因导致河床或近岸水体底质受到较大破坏,水生植物急剧减少,致使产粘性卵鱼类的产卵场大幅减少,进而导致产粘性卵鱼类资源的衰退;护岸整治、河道渠化等破坏或减少了近岸植被,航道疏浚、水坝调控又导致水位降低,消落区的植被多数情况下裸露出水面,因此进一步加快了该类群鱼类的衰退过程。针对这一现状,为了增殖自然水体中产粘性卵鱼类的资源量,投放人工鱼巢为产粘性卵鱼类提供产卵场所是最常用且最有效的方法。多数情况下,人们是将一些水草、陆生植物或人工材料捆扎在一起作为辅助介质,通过一定的方式固定漂浮在水面上或悬浮于水中。一方面人工材料效果明显不如天然植物材料效果好,另一方面这些植物材料漂浮或悬浮半个月左右就会枯萎,叶片脱落或腐烂,失去相应的作用。此外,这些鱼巢的主要功能仅是为产粘性卵鱼类繁殖提供产卵附着介质。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长期使用,既可提供产卵介质辅助鱼类产卵,又可为出膜仔鱼提供庇护场所,兼具栖息地修复等多种功能的人工鱼巢。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长期使用,既可提供产卵介质辅助鱼类产卵,又可提供庇护场所,兼具栖息地修复等多种功能的多功能人工鱼巢。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人工鱼巢,包括立体三通,所述立体三通的三个连接端口上分别连接有泥土储管以形成一个立体三通所在顶点朝上的三角体框架,各所述泥土储管的末端连接有堵头,各所述泥土储管的上侧面垂直地面地均匀分布有多个开孔,各所述开孔上种植有水生植物,各所述泥土储管内填有泥土以向水生植物提供营养。进一步地,各所述泥土储管上的开孔数量为三个,相邻开孔之间的间距为30~50cm,两侧的开孔与各自邻近的泥土储管端部的间距为15cm。进一步地,所述立体三通、泥土储管和堵头的材质均为PVC。进一步地,所述立体三通、泥土储管和堵头的规格均为De110。进一步地,所述水生植物为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有益效果:根据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多功能人工鱼巢按一定间距投放到需要增殖的水域中,以形成一片仿天然形成的水生植物区域,为产粘性卵鱼类繁殖提供产卵场所,同时水生植物的根部在泥土储管内的泥土里可以自然生长,长久存活,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并且泥土储管和水生植物错落有致,可以为孵化出膜的仔鱼提供庇护场所。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本技术一种多功能人工鱼巢,包括立体三通1,立体三通1的三个连接端口上分别连接有泥土储管2以形成一个立体三通1所在顶点朝上的三角体框架,各泥土储管2的末端连接有堵头3,各泥土储管2的上侧面垂直地面地均匀分布有多个大小适宜的开孔4,各开孔4上种植有水生植物5,各泥土储管2内填有泥土以向水生植物5提供营养,泥土的软硬适中,适宜水生植物5的生长。根据需要,将一定数量的多功能人工鱼巢按一定间距投放到需要增殖的水域中,以形成一片仿天然形成的水生植物区域,为产粘性卵鱼类繁殖提供产卵场所,同时水生植物5的根部在泥土储管2内的泥土里可以自然生长,长久存活,起到生态修复的作用,并且泥土储管2和水生植物5错落有致,可以为孵化出膜的仔鱼提供庇护场所。待泥土储管2内的泥土失去营养后,可取下泥土储管2末端的堵头3,将泥土储管2内的泥土排出,再填入软硬适中、富含营养的泥土后即可继续使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各泥土储管2上的开孔4数量为三个,相邻开孔4之间的间距为30~50cm,两侧的开孔4与各自邻近的泥土储管2端部的间距为15cm。这样,使得种植在开孔4上的水生植物5的分布错落有致,为孵化出膜的仔鱼提供良好的生存环境。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立体三通1、泥土储管2和堵头3的材质均为PVC。PVC材料轻便,安装简易,成本低廉。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立体三通1、泥土储管2和堵头3的规格均为De1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水生植物5为挺水植物或沉水植物,确保其能在水中长期存活。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三通(1),所述立体三通(1)的三个连接端口上分别连接有泥土储管(2)以形成一个立体三通(1)所在顶点朝上的三角体框架,各所述泥土储管(2)的末端连接有堵头(3),各所述泥土储管(2)的上侧面垂直地面地均匀分布有多个开孔(4),各所述开孔(4)上种植有水生植物(5),各所述泥土储管(2)内填有泥土以向水生植物(5)提供营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体三通(1),所述立体三通(1)的三个连接端口上分别连接有泥土储管(2)以形成一个立体三通(1)所在顶点朝上的三角体框架,各所述泥土储管(2)的末端连接有堵头(3),各所述泥土储管(2)的上侧面垂直地面地均匀分布有多个开孔(4),各所述开孔(4)上种植有水生植物(5),各所述泥土储管(2)内填有泥土以向水生植物(5)提供营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人工鱼巢,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泥土储管(2)上的开孔(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飞李新辉刘亚秋陈蔚涛夏雨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